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探索西迁的精神密码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张炜 时间:2019-07-05

西安交大兴庆校区

1956年,交通大学西安校园,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基础建设

1956年9月2日,西迁队伍使用的乘车证

手捧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作家冷梦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西迁人》,心潮起伏,久难平静的思绪仿佛穿越到了60年前的古都西安:由上海西来的列车风驰电掣,从黄浦江到西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不断在脑海浮现。向西,向远方,远离大上海的交大西迁人,响应党的号召,扎根古都西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开创了中国高校搬迁的伟大壮举……

这部长篇纪实文学把我们拉回到62年前的交大西迁,作者经过大量的采访和艰苦的创作,再现了那段令人难忘的西迁岁月,企求为西迁留一部精神史,为交大留一部精神史,为中国知识分子留一部精神史!走进作品,我深受感染,想要随着作者的笔端,步入交大西迁的历史画卷,去感受西迁人,去探索西迁的精神密码。

西迁意味着什么?

交大的西迁是由中央决定,高教部、陕西省、上海市共同促成的一次高校搬迁,于1955年三四月间启动,前后历时5年。原本计划上海交通大学整体迁往西安,其间有所调整,最终形成西安及上海两所交通大学的格局。

交大西迁是我国当时历史环境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没有空防,1950年2月6日,国民党对上海进行轰炸,造成了巨大损失;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耽搁,上海长期受到国民党沿海残匪的骚扰,直到1955年5月,解放军陆、海、空协同作战,解放了舟山群岛的大陈岛及周围的列岛;然而,最大的危机来自美蒋联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海,上海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安全挑战,因此把上海交大迁往远离战火的内地,成为了历史的必然选择。

交大西迁也是国家建设大西北战略的需要。1955年,国家“一五”建设已经启动,西安成为机械电力工业基地,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西安有17项,进入有史以来空前绝后的大建设时期,缺乏大量的工程师。但是西安高等教育力量薄弱,工科尤甚,整个西北,只有一所设在咸阳的西北工学院,国家建设的大局需要交大这样国家重点工科大学落户西安。

当然,交大西迁也是陕西人民的福祉。“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于1937年10月设立了西北联大,1938年4月至1946年底,西北联大在陕西汉中坚持8年办学,陕西结束了没有现代大学的历史。而1955年启动交大西迁后,陕西高等教育便步入了有中向优的转变,至此,也逐渐成为全国教育大省、科技大省。

西迁创造了什么?

60年前,人们对交大西迁有不少争议,对西迁是否成功也是捏着一把汗的。陈毅副总理曾说:“迁校对不对,10年后看结果。”周恩来总理说:“即使搬过去,与当地土壤接不起来,大树死掉,就是个损失。”

60年后看西迁,事实又是如何呢?回答是肯定的,历史证明,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中央领导做出的迁校决策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

1955年八九月间,时任校长彭康带领一批老教授到西安踏勘校址,10月开始基建,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1956年9月10日在西安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实现了搬迁与教学两不误,从此交通大学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1981年4月,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在西安交大发表讲话时指出:“交通大学的迁校,是我国在调整高等教育战略布局方面的一个成功范例。”交大的西迁确实把老交大的文化、精神带到了西安。

1984年4月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教育部、国家计委的请示报告,西安交大被确定为国家“七五”计划10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决定了西安交大未来的发展走向。当时在国家排名或民间评估中,西安交大在全国排名第四。

198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在西安接见交大老教授时特别指出:“事实充分说明,在周总理的关怀下,交大西迁是正确的、成功的,历史要记录这一功绩。”

1989年12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揭晓,西安交大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获奖数位居全国高校之首。当时《文汇报》在1990年5月24日报道:“西安交大教学科研双喜临门,双获国优,名列榜首。”

1996年西安交大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大学名单。

1999年西安交大首批进入“985工程”第一层次建设大学名单。

…………

西迁后经过62年的艰苦奋斗,西安交大累计为国家育才25万多人,培养出的33名院士中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2017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入选国家一流大学A类建设名单,8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成为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科教高地。2017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居全国高校第二。“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入选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获批国家西部能源研究等4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立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项目两项,居全国高校第一。

西迁传承了什么?

2017年11月,15位交大西迁老同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信中说:“多年来在西北的奋斗,我们形成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并在代代师生中传承弘扬。”

2017年12月和2018年初,习总书记两次回复了交大老教授们的来信,并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62年来,西安交大师生克服重重困难,用青春和汗水在西北建设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不但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为国家培养了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和优秀的工程师,更是坚守了百年交大的“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优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和传承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回顾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西安交通大学对这一精神的内涵做了如下归纳梳理。

“胸怀大局”的担当精神

上世纪50年代,已有60年办学历史的上海交通大学,从繁华的大上海迁至古城西安,在大西北的黄土地上扎下根来。此次迁校,不仅仅是一次空间的转移,更凝聚着交大人浓浓的爱国心、报国心、事业心。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铮铮之言,犹在耳边,它是西迁群体爱国热情的真实写照。

西迁之时,老校长彭康心系国家发展大局,牵心交大教育根基,和班子成员苏庄、陈大燮一起,以非凡的毅力和卓越的领导力,率领交大教职工,光荣完成了西迁的历史使命。

交大广大教职员工,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西迁人爱党报国的爱国情怀。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婉拒周恩来总理的照顾,孤身一人前往西安……其感人事迹在交大师生中口口相传,称颂至今。而在西迁出现争论时,以钟兆琳、陈大燮为代表的一批老教授态度鲜明、掷地有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支援西北每个教师都有责任”,“迁校西安是政府的决定、祖国的号召,对国家工业建设是有很重大意义的,因此,我们要坚决响应这一号召”,他们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体现了崇高的家国情怀,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颂歌。

还有周惠久、陈学俊、沈尚贤、黄席椿等近40名教授以及杨世铭、蒋大宗、王季梅等近30名副教授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了古都西安。他们以自身的艰苦奋斗,表现了与党同心同德的高尚情操,共同铸就了可歌可泣的“西迁精神”,是“胸怀大局”的精神写照,书写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为建设祖国西部而无私奉献的壮丽诗篇。

“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

向西,向远方。西迁过程中,最令人动容的还是交大人在迁校、建校过程中经历的那些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日子,保存的那种拼搏奋进、排除万难的劲头。

1955年春确定西迁,一年后就开始了正常教学,实现了西迁与教学两不误:1956年9月10日,交通大学在西安人民大厦礼堂举行开学典礼,参加典礼的有2000余人。一、二年级学生在西安新校区正式开学上课。至此,交通大学在西安已有师生员工及家属近6000人。

1955年9月开始基建,经过一年时间,在西安东南隅的荒地上,建起了11万平方米的校舍,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后又经过两三年的艰苦努力,完善了后勤保障,解决了师生的后顾之忧,一座占地1200亩的“交大城”傲然矗立于古城西安。

1956年秋天开始搬迁,两年时间里,一共有1000多节车皮,除了运送几千名师生外,还运送了千万吨迁校需要的物资,特别是大量的科学实验设备……顺利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迁徙。

回顾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无论是著名的教育家、教授、讲师、助教、医生、管理职员、技术员,还是炊事员、理发师、花工及其他后勤人员,都无怨无悔奔赴古都西安,拼搏奋斗,艰苦创业,成为了西迁的践行者和西安交大的缔造者,也成为了西部开发的先行者。

“无私奉献”的标杆精神

大学之道,在于立德树人,在于培育英才。“西迁精神”最为可贵的就是体现在全体教职工身上的那种兢兢业业、工作第一的无私奉献精神。

1956年,刚到西安的教师们顾不上休息,一下火车就忙着筹备开学。9月下旬,新学期正式开始,一切却井井有条。“这就是交大人的品质,没有因迁校而延迟一天开学,没有因为迁校而少开一门课程,也没有因为迁校而耽误原定的教学和实验计划,堪称那个年代的一个奇迹。”陈听宽教授自豪地说。

西迁早期的老教授钟兆琳、陈大燮、张鸿、赵富鑫等,更是以满腔热情,不分昼夜地投入到紧张繁重的建校工作中去。他们精益求精、身先示范,把老交大“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教学传统演绎得淋漓尽致。

伴随着第一批西迁人润物无声的感染与影响,越来越多的交大人沿着先辈走过的足迹,步履铿锵,足音响亮。蒋庄德、吴百诗、陈国光、黄席椿、蒋大宗、王季梅、陈瀚、胡奈赛、杨世铭、陶文铨、陈听宽……一代代西迁人,他们继承师志,传承师魂,将融于“西迁精神”的百年交大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正如84岁高龄的西安交大退休教师胡奈赛所言,交大西迁最珍贵的是迁来了一批有思想有大爱之人,他们不仅在西迁历史中做出巨大贡献,更成为我们治学之路的标杆。

“弘扬传统”的创新精神

沿着“西迁精神”的传承脉络,西安交大走出了一条求实创新、超越自我的开拓创新之路。在新时代,西安交大正以“西迁精神”的内涵实质为引领,开创和升华了新的实践内容。

2014年,西安交大正式开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渭河之滨,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正在拔地而起,上百座塔吊,近万名建设者正在打造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同年,西安交大还发起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并成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已得到包括英法意及中国周边国家40余所高校的响应。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认为,这将是交大迁校后的第二次创业。“作为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的国家级项目,是西安交大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西安交大将大学与社会有机融合,发挥大学引领作用的积极探索。”

如今的西安交大,不仅是重要的人才库、智力库,更是西部地区位居前列的科教高地。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一场浩浩荡荡的西迁,更离不开西安交大人对“西迁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憧憬未来,新的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而西部则是实现这一伟大壮举的关键与前提。可以预见,广袤的西部,将伴随着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发展进程,在华夏大地展示出最美好的前景。作为雄踞西北的西安交大定会肩负起重要的历史使命,向西、向远方,让熠熠闪光的“西迁精神”在西部大开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再次绽放异彩。

《西迁人》,一部交大西迁的创业史,一幅献身西部的群英谱,一段新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我曾有幸读过冷梦的两部纪实文学《高西沟纪事》《小巨人传奇》,与之相比,《西迁人》无论是创作功力,还是艺术价值,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首先是篇章结构更富有逻辑性了。作品从15位交大教授给习总书记来信切入西迁主题,第一章交代西迁人的历史环境和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第二章讲述了老一代交大人激情燃烧的西迁岁月;第三章刻画了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西迁群像;第四章记录了交大西迁人白手起家,在古都西安的创业故事;第五章梳理了西迁人徒承师志,献身科学,“西迁精神”薪火相传的历史轨迹;第六章展望未来,勾勒了新时代“西迁精神”的继续与传承。也许是作者采访过程中深受严谨的科技工作者的感染吧,全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读后令人对那段西迁历史了然于胸。

其次是行文的平实流畅。作者通过真实的故事和质朴的语言,反映了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和西迁人丰富的精神世界,没有刻意煽情和拔高,娓娓道来,平和顺畅,符合理工科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第三是选材取舍把握得当。书中多处都涉及西迁争论问题,作者既弘扬了无私奉献的西迁人,也没有责备对此有不同意见或因种种实际困难而无法西迁的老交大人,符合实际情况,令人信服;另外,书中也多处写到知识分子在“反右”和“文革”中受迫害情况,但作者都不是从抱怨和声讨的角度来描写,而是作为西迁人忍辱负重、无私奉献精神境界的一个铺垫,张扬了人性的光辉,使“西迁精神”更加鲜活而丰满。

然而毋庸讳言,整部作品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第四章应主要从创业角度,把西安交大初创时期取得的成绩归纳得更加集中突出一些,这样与全书的结构就更加和谐了。另外,恐怕是囿于作者理工科知识的缺陷,个别语言的表述还显得有些沉闷繁琐,需进一步提升精练。

(作者系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

编辑:张瑞琪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