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大型秦腔历史剧《大将郭子仪》7月23日将在京演出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宋光 郭玉贤 时间:2019-07-09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应北京保利剧院邀请,由渭南华州区剧团创编排演的大型秦腔历史剧《大将郭子仪》将于7月23晚7点30分在保利剧院演出。这部剧是几十年来渭南华州人编华州戏,华州人导华州戏,华州剧团演华州戏的又一新创举,表达了华州人民歌颂英烈的真诚感情。

《大将郭子仪》主要讲述公元759年,唐朝名将郭子仪被朝中奸臣陷害,罢却兵权,正在此时,吐蕃二十万大军犯境,企图攻占长安,为阻拦郭子仪挂帅讨征,奸人掘了郭子仪家在华州的祖坟,郭子仪陷入悲痛之中。由于敌我双方悬殊,朝中无人挂帅征讨,皇上心急如焚,当此国家危难之际,郭子仪摒弃私怨,挺身而出,挂帅抗吐,终于妙计用兵,以少胜多,大败吐蕃,轩首隐藏在唐内宫的吐蕃奸细,收复长安,表现出了一位大将军忠贞、爱国、智勇、宽仁、豁达的品质和风范。

郭子仪(697年—781年),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人,唐朝杰出名将,政治家,军事家。虽已故1200余年,却一直活在华州人民的心里:国道旁“功盖天下,再造唐室”牌坊,华州公园的郭子仪塑像,1993年成立的郭子仪研究会,还有以其名字命名的子仪大街、子仪中学……他忠贞、智勇、宽仁、豁达的高尚品德与爱国精神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州人。

创编王世忠:古稀老人拿出“十年磨一戏”的劲头

为了贯彻习总书记文化自信的理念,弘扬传承民族文化,2016年,满怀爱国热情和深深的故乡情怀,华州区原常务副县长郭玉贤联系老朋友新疆克拉玛依戏剧协会主席,70多岁高龄的王世忠,表达了想要创作一部有关纪念、歌颂郭子仪爱国精神的秦腔剧,祖籍华州候坊的王世忠欣然答应,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创作的日子是枯燥单调的,王世忠没有任何怨言,为了准确的反映历史史实,把握郭子仪的性格特点和战场上运筹帷幄的大智慧,除了仔细阅读华州区研究郭子仪的专家闫广勤寄来的丰富资料,他还到克拉玛依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查找购买相关图书资料,伏案细读,分析研究,构思编剧内容和剧本结构。用他爱人黄芳琴的话说就是“入魔了”,他吃饭时想到戏立即放下碗筷,拿起笔就写,也常常是拿着筷子敲桌子,边敲边唱边写,而走路编唱词是他常用的方法,事先想好人物,唱词内容,边散步边编,回到家立即写到稿纸上。夜深人静或半夜睡醒更是他的主要创作时间,剧稿的大部分内容是在夜里完成的。

终于,历经近两年,经过无数日夜的奋笔疾书及反复修改、完善,八场大型秦腔历史剧《大将郭子仪》剧本创作完成。甚至在剧目上演后,在收到专家观众的中肯建议后,王世忠本着“十年磨一戏”的理念,虚心接受各方意见建议,对剧本再次进行修改、完善,力求尽善尽美。

导演王世奎:挽救差点“胎死腹中”的新生命

众所周知,一台剧目从创编到演员、场地的选择再到排练直至正式演出,不会一帆风顺,就如过五关斩六将一般。

经过多场演出后,秦腔剧《大将郭子仪》好评如潮,得到各级领导和专业人士的认可、肯定,邀约不断。谁又会想到当初它差点“胎死腹中”。这就不得不说到该剧导演王世奎。

导演负责制是演艺界的规则,剧目能否演得精彩,导演的作用至关重要。《大将郭子仪》的导演叫王世奎,也是一位华州老人,在《大将郭子仪》初稿摆到专家评论评审会上时,因为创作团队的“不知名”,并没有得到与会评审们的重视和好评,随时都有被“拿下”的危险。

作为一名华州人,王世忠创编的《大将郭子仪》初稿导演王世奎认真看过好多遍,还多次和王世忠研究、讨论,精改剧本,对剧情、场景、人物性格、戏剧冲突等如数家珍,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剧本、不改就能排演,如再做研究修改,该剧一定会成为一本好戏!”

王世奎是华州剧团的老导演,多年来他在本地、陕南、陕北、西府等地排导剧目80余部,曾获优秀导演奖。他是一个敢于担当,有主见有眼力的导演。虽已70多岁,可发言铿锵有力,正因为他一锤定音,《大将郭子仪》顺利通过评审,有了与世人见面的机会。

在后来的排练过程中,为了在自己的导演生涯不留遗憾,王世奎亲力亲为,他精心设计人物场景,仔细打磨每个演员的唱腔、表演动作,一次又一次的认真教练每个演员,从个练到分场,到通排,再到带乐,再到着装。每一个演员,每个细节都倾注了他的辛劳。排练现场他一次又一次、一句又一句百烦不厌地给演员们教练,70多岁老人认真、执着的样子,令排练场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十分感动,纷纷以他为榜样全身心投入到排练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大家地辛劳付出,华州剧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大将郭子仪》获得大家的赞誉,导演王世奎功不可没。

华州剧团团长屈小弟:四处奔波力破剧团窘境

《大将郭子仪》的剧本通过评审后,编剧郭玉贤便满怀激动来到华州区剧团,却迎来当头一棒:缺演员、缺服装、缺道具、缺场地……更重要的是缺钱!

这可咋办?

郭玉贤找到剧团团长屈小弟,说出了要排演《大将郭子仪》的决心。面对当时剧团的窘境屈小弟没有退缩,一口应承下来。缺演员他就筛选剧团退休离岗的老演员,逐一入户聘请,遇到多大阻力,受了多少委屈,只有他自己知道。服装道具的采购,灯光音响的设计、选购、布景、乐器、作曲、配器等,繁琐复杂的众多事项,都被屈小弟勤快的腿脚一一破解。他还四方筹措了2万元,修葺扩大了剧团舞台,以满足排练的需求。

难能可贵的是,屈小弟不仅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还扮演着居中的主演角色,为了不拖大家的节奏,他总是挤时间跟导演交流,揣摩角色性格,讨论台词、唱腔和表演动作,近半年的时间里,他都在超强度的状态下努力拼搏,无怨无悔。让人欣慰的是这个汉子成功了,他完成了自己的承诺:郭子仪是历史上的爱国英雄,是华州人民的骄傲,宣传郭子仪精神是华州剧团责无旁贷的责任,不管面对任何困难都要排演,而且一定会排好!

作曲史立力配器邓增奇:强强联手创佳作

曲谱,是一部戏的灵魂。器乐是一部戏的血液。

为了《大将郭子仪》的曲目能大放异彩勾人心魄,团队邀请到史立力为剧本作曲。

史立力也是华州人,曾在华州剧团担任琴师,走出华州后大展才艺,为秦腔艺术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在长期的戏剧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操琴又会作曲,也是板胡名家,是秦腔艺术界的多面手。接到邀请后史立力认真熟读剧本,熟悉人物和内容结构,然后发挥以往经验认真思考,确定主旋律,再谱前奏曲、间奏曲、唱腔曲谱等,前后花费了一个多月终于完成了整部剧的谱曲工作,排练中又根据实际剧情和导演讨论,修改完善,直至满意。

为了将曲谱演奏的更好,剧团请来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配器专家邓增奇先生,指导曲牌演奏和配器事宜。在排练现场观看了演员表演后,邓增奇对曲谱赞许称好,十分满意,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乐器配备方案,大大提升了整部剧的演出效果。

在史立力和邓增奇的合力策划指挥下,乐器配备精美齐全,乐队演奏曲谱悦耳动听。不管是在华州区的首演,还是在渭南大剧院的演出,以及参加西北大学的116周年校庆演出,观众的掌声,领导的首肯就是最好的诠释。

可爱的演员:你们图了个啥?

一部戏能否成功演出,离不开好的剧本,离不开好的导演,离不开好的曲目配乐,更不离开好的演员。

华州区剧团缺演员。虽然团长屈小弟召回了不少离退休的老演员,这些演员中年龄最大者已经68岁,有的几十年都不上台演戏,有的还经营着收入可观的小商业,有的已是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爷爷奶奶。演员中真正练功武打的寥寥无几,加之剧团几十年来也没有排演过这样的全本古装戏,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演练困难可想而知。怎么办?

庆幸的是这些演员是纯粹的舞台精灵,当得知是排演有关家乡爱国英雄的剧目,他们纷纷请缨参战。 据悉,剧中郭子仪的扮演者已经60多岁,过去他从来没有在舞台上演过轮刀舞剑的戏,然而这次一改前颜,边学边练,硬是凭着一股执着的精神和毅力,完成剧组交给的任务。

这些离开剧团的老演员们听从召唤,招之即来,在剧团经费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演练人员每天只有几十元的生活补助。在半年多日日夜夜的排练中,他们不畏酷暑、不怕疲劳、全心投入、一丝不苟,把演好戏视为重任。在高达40°的连续高温的炎热天气里,演员们曾多次着装排演,挥汗如雨,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在导演的指导下个个吃大苦,耐大劳,记台词、练功底、走戏场、练唱腔,排练场一派热血沸腾的景象。

《大将郭子仪》的编剧策划郭玉贤告诉记者,在西马村演出刚刚结束时,她想和一个主要演员说话,演员声音低微地说,对不起,我实在没力气啦。他就是郭子仪的扮演者尚毅军;有一次演完戏,一位演员刚走进台后就扑通坐在地上,十几分钟后才站立起来,为了演好这场戏,他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好好休息,他就是马仲英的扮演者剧团团长屈小弟……

他们到底为了啥?图个啥?只为千古颂英烈,只图演绎华州人精彩的历史文化。他们演绎了华州人忠贞爱国的精神,这是他们的心愿,也是他们的价值,更是他们的荣耀。

编剧策划郭玉贤的梦想:打造华州金色的名片!

《大将郭子仪》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努力,也离不开省、市、区各级文化、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而不能忘记的是那个幕后英雄——编剧、策划郭玉贤。就是她首先提出了创编这部剧的设想。如今,随着剧目的成功演出,以前笼罩在她心头的“雾霾”一扫而空,闲暇之余她没有停止思考。

“这台歌颂爱国英雄的大型秦腔历史剧,填补了现代华州人用传统剧目讲述华州历史故事的空白,为华州人树立了文化自信的榜样,也为世代华州后人留下了千古颂英烈的爱国主义好教材,” 郭玉贤说,“而且这是一部真真正正由华州人编、华州人导、华州人谱曲、华州人演唱的大型秦腔历史剧。”

我有一个梦想:把《大将郭子仪》打磨成为华州的金色名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州的人,华州的事,华州的戏。

(记者 宋光 通讯员 郭玉贤)

编辑:大风 张瑞琪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