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返乡大学生以电商模式带动榆林清涧优质农副土特产品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黄博 时间:2019-07-13

六七月红杏枝头闹,塬上的妹子田间笑。又是忙碌的一天:天还不大亮,康焕等“塬上妹子”靓丽的身影,就活跃在了陕北榆林清涧县高杰村镇张家畔村的红梅杏林里。

迎着陕北黄土塬上灿烂的朝阳,她们麻利地指挥并帮助农户尽快完成新鲜红杏采摘工作。上午完成田间作业后,下午将仔细分拣、过秤、包装、装车,晚上再安排冷链车连夜发运。第二天一大早,还凝结有陕北土塬上晨露的红梅杏就到了北京城,送到了客户手中。

从6月中旬鲜杏初熟以来,她们已这样连轴转地忙碌了一个月,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生病时手举着吊瓶一样出没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

他们是一群多数年龄只有2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目前供职于清涧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专职负责运营县域电商公共品牌“塬上清涧”。

塬茆上来了群年轻人

说是一群,其实只有9个人。9人的头儿是其中年龄最大的80后创业模范韩永文。

为了保证果品质量和新鲜,他们经常出没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户保质、按需采摘——今天的订单是多少就采多少。

韩永文2006年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先后做过红枣、杂粮等农特产加工销售,并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不断扩大经营规模。2014年引入电商营销,打造了陕北农副土特产种植、收购、加工、门店及线上一体化经营体系。

2017年国家商务部推进电商示范县,被首批选中的清涧县为了更好地推进电商发展,注册成立了清涧县电子商务协会,韩永文被选为会长。协会成立后,首先在清涧成立了精准扶贫农特好产品示范店,把清涧所有农特产品聚集到一起销售,并联合了清涧所有加工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抱团发展。

2018年5月,清涧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了近300万斤红枣,解决了全县红枣积压问题。这也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年便注册成立了“塬上清涧”县域公共品牌和国有企业清涧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韩永文被选中担任电商中心领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韩永文积极吸引优秀返乡大学生加盟电商中心,并率领这支纯粹由返乡大学生组成的年轻团队,以电商这一新的模式全力推销并带动清涧优质农副土特产品发展。

清涧县副县长韩秀晋介绍说,“塬上清涧”这一平台以清涧有机特色农业、养殖业为基础,充分整合零、散、碎的优质资源,把地域特色、民俗风情与“塬上清涧”品牌融为一体,采取区域农牧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品牌化运作的新模式,为全县特色产品提供“上网通道”。

提起清涧,过去人们立马会说“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碳”。如今有了“塬上清涧”,人们才发现原来清涧盛产的不仅有“石板”。进入“塬上清涧”公众号,会看到以网上订单模式推销的清涧优质农副土特产品种类太丰富了,涉及红枣、红杏、粽子、瓜类、粉条、挂面、黑毛土猪,以及小米、黑豆等五谷杂粮。

韩永文对“塬上清涧”的介绍是,夏卖瓜果、秋卖杂粮,一年四季有土特;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千客万户;一边帮助农户拓展市场销路,一边扶助农户发展产业,同时投身精准扶贫,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

清涧县副县长韩秀晋说,“没有这些精通互联网营销的返乡大学生,我们的电商平台‘塬上清涧’不会做得这么好,他们的运营对我们县农副土特产业发展帮助太大了!”

今年红梅杏从6月初开始网上预售,截至目前共卖出1万多箱,2.5万余公斤,帮助杏农增加收入20多万元,户均增收约2000元。而这,得益于这些大学生在红梅杏成熟之前就已在网上开始了预售,并通过“塬上妹子”这样的网红代言。

韩秀晋说,今年,在“塬上清涧”提前预售宣传的推动下,清涧山杏由原来的每斤1元卖到了现在的3.5元。

清涧县石咀驿镇牛家沟村山杏种植大户郝瑞海说:“在电商的推动下,其他商贩不会再压价了,确保了我们的收益,我今年能卖8万多元。”该村村主任郝瑞海说:“今年仅红梅杏一项,我们村平均每户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

网上销售有力帮助了清涧的精准扶贫。长期分管扶贫的清涧县委常委张合平说,“塬上清涧”以每公斤6—8元的保底价订购村民的红梅杏,带动高杰村镇张家畔村、石嘴驿镇枣林沟村和牛家沟村等村庄的100多户贫困户发展红梅杏产业,并逐渐走出贫困。

70多岁的贫困户徐海民老人说:“我把在西安打工的儿子、女儿都叫回来帮忙采收,一天一个人采摘的山杏能卖500元以上,就是帮人采收也有150元的工费,比打工强多咧!”

黄土地上有作为

清涧不只有石板。返乡大学生扮靓了清涧县沟壑纵横的百道道川、千座座塬,还有川塬上盛产的绿瓜红杏黄米黑猪,更有川塬上勤劳农人灿烂的笑容。

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塬上清涧”,韩永文把应届大学毕业生康焕打造成子品牌“塬上妹子”网红,此后又相继打造了 “土猪妹” “土鸡姐姐”等子品牌和抖音版网红,进一步拉动了农特优产品销售。

刚从职业学院毕业的王婷,大学学的是设计专业。她说,在城里,她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在这里却相当于美工总监,独自一人负责所有的图片设计、包装设计。还有27岁的贺存,独立担纲行政及客服;26岁的徐美丽担任文案及网络运营......而“塬上妹子”康焕,前不久成为冯家沟村党支部书记。

康焕还有一个身份:“选聘大学生”。为了吸引大学生到榆林就业创业尤其是到民营企业工作,该市2014年出台政策由市级财政补贴选聘优秀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工作。五年来已选聘千名优秀大学生回榆林到民企就业。

清涧县委副书记赵贵波说,清涧目前正大力发展山地苹果、精优红枣、黑毛土猪、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以及农产深加工业;随着各项产业的兴旺发展,清涧县特别需要像韩永文、康焕这样的返乡创业就业大学生,他们在这里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据了解,榆林市中小企业局正在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大选聘优秀大学生的力度,包括清涧在内的榆林市各区县也纷纷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返乡。

榆林市委书记戴征社说,今后榆林还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来榆林。

编辑:夏雨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