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陕西省政协围绕“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建言献策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李妮 时间:2019-07-23

记者 李妮 实习生 王泽心

一座大秦岭,世代中华情。千百年来,秦岭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文人墨客走进它、歌咏它。7月16日至17日,省政协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西安召开。与会人员围绕“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积极建言资政,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共同保护秦岭献智献策。

突出统筹规划

加强顶层设计

与会人员认为,首先要加快建立完善相关规划。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纳入陕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规划,加快编制完善秦岭保护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统筹生态保护、城镇建设、功能分区、土地利用、林地保育及文化保护发展的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形成全省秦岭区域生态产业发展的“一张蓝图”。

“秦岭保护需要加强区域统筹协调。”民盟陕西省委员会相关人员提出,建议设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门议事机构,推动我省与甘肃、四川、河南、湖北等省相关市县建立大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机制,发挥我省在秦岭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同时,加强对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安康、商洛等市县的统筹协调,做到秦岭生态环境治理实践的协同共进。

完善管理举措

增强治理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平台化、网络化、智能化监管能够提高秦岭保护的质量。” 致公党陕西省委员会相关人员建议,搭建数字化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平台,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建设车载、手持移动终端、视频监控终端等多种终端,建成“空天地”一体化监管平台,实现秦岭资源环境信息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监测与整体评估,逐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监管保护模式。

“按照‘谁受益、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生态补偿原则,建立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平衡各方利益。”政协宝鸡市委员会建议,健全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省级公益林补偿标准,并将公益林和商品林纳入地方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建议设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基金,通过对外交流合作,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的低息贷款及环保项目,广泛吸纳海内外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尽快形成以市场化渠道为主,政府渠道、社会渠道并举的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机制。

参会常委们一致认为要持续开展管理整治,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始终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坚持生态环保督查巡查工作常态化,积极开展联合执法与交叉执法,全面整治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等问题,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坚决杜绝秦岭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发生。

坚持生态优先

提升治理水平

秦岭特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种子植物159科892属3124种、野生脊椎动物35目115科365属73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是“天然中药库”和“世界生物基因库”。

为此,台盟陕西省委员会建议,加强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对秦岭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建立秦岭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地档案,全面准确及时掌握生物多样性情况。对濒危物种要及时实行各类保护、拯救措施,尽可能地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尤其是对秦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和朱鹮要加强保护,加快推进秦岭大熊猫抢救与繁育中心建设。加强硬件建设,建立全区域、全要素、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和评估系统。

加强秦岭植被保护,对提升秦岭生态保护水平意义重大。政协西安市委员会提出,西安市以秦岭都市水源涵养林保护工程、大绿三期、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为载体,在秦岭北麓大力营造生态林和经济林,不断提升秦岭森林景观质量,切实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

民革陕西省委员会建议,着力加强水资源保护。要重点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地森林资源管护和水源涵养林建设,注重秦岭水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技术手段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区的水环境进行水质监测,全面监控秦岭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

合理开发利用

构建生态体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追求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并不矛盾。为了促进秦岭一般保护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会人员献智献策:发挥秦岭“世界生物基因库”“天然中药库”优势,大力发展地道药材品种,打造规范化中药材生产基地。积极打造天然氧吧、骑行、徒步、休闲农业等生态文化品牌,特别是要重视利用手机App平台打造太白山、“七十二峪”和以“秦岭四宝”为主题的秦岭精品旅游品牌,大力塑造特色鲜明的秦岭旅游品牌形象。

同时,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建议,加强秦岭景区常态化管理,要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解决好涉旅景区内宗教场所、旅游景点、农家乐等的土地确权问题,实现土地使用的合法化;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注重改造提升,定期排查并及时消除宗教场所及周边的相关安全隐患。

秦岭具有独特的人文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建议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建立文化遗产动态管理机制,完善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实施文化保护督察。重点加强秦岭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秦岭景区文物古迹、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等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现代化水平。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