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延安宝塔:山地苹果挂满枝头 果农日子喜上心头

来源:中国网 作者:米彩虹 袁琳娜 时间:2019-08-1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为全面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农业农村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生动讲述陕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联合主办,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承办,推出“春风又拂面 乡村振兴正当时——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宣传活动,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立秋后,陕北黄土高原的山峁上一早一晚已经能明显感觉到凉意了,这对农作物一年只能收一茬的农民来说,意味着离丰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在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的山上,苹果树一棵接着一棵,连成一片苹果林,成片成片的烂漫在起伏的山头,套着袋子的苹果等待着高原上最好的成熟时机的到来。

1

延安宝塔区山地苹果沿着山峁成片成片绵延几十公里。贺冬鹏/摄

苹果树种进庄稼地

从延安市宝塔区城区到柳林镇,只有5公里的路程。从市区出来,到柳林镇的孔家沟要走上山路,柏油路两旁很少见到生长的庄稼,大多都是树和野草。上坡,转弯,一直走到山头上,尽收眼底的便是漫山遍野的苹果树。而在三十多年前,孔家沟的山头上要么是荒山,要么庄稼,很少能见到苹果树。

在温饱还没有解决的年代,粮食和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那时候没人栽果树,山上种的都是谷子、洋芋、玉米、豆子等。苹果不能当饭吃,没人愿意种。

今年54岁的薛国军,种过地,打过工。年轻的时候,家里主要种玉米、谷子、洋芋等农作物,辛苦一年,收入只有几百块钱,刚够一家人吃喝,遇上干旱天气,有时候吃都吃不饱,一家人住在烂土窑里,日子恓惶。种了几年地之后,薛国军又转去甘泉砖厂打工,工钱一天2.5元。他说:“那时候出门干活就为了吃人家的白面馍馍,家里穷,吃不起,外面干活能挣钱还管饭。我也算好手艺人,但一年挣下来也就700多元”。

1986年,延安市宝塔区被确立为苹果优生区,在政府的支持下,柳林镇也开始栽苹果树。薛国军刚开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只栽了11亩,挂果之后一年收入4000块,第二年收入1万块,眼看着种苹果收入一年比一年好,薛国军开始扩大苹果面积,从11亩到20多亩一直发展到今天的50多亩。2017年,苹果收入达到25万元。现在,他家里已经不再种庄稼了,全部种植果树。

薛国军说:“我们这以前穷,后生们娶不到媳妇,没人愿意来,现在光景好了,我种植苹果供了一个大学生,给儿子娶了媳妇儿,买了房,买了两辆小车,还给家里修了平房,现在一年保底收入也在20万左右。”

2

沉甸甸的苹果挂满枝头。贺冬鹏/摄

苹果树“上山下川”的弯路

宝塔区的苹果生产走过一段弯路。

宝塔区地理优势好,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山地果树通风透光,自然上色,病虫害少,昼夜温差大,一年500多毫升的降雨量,日照时长达2000多小时,十分适合苹果生长。自将宝塔区确立为世界苹果优生区后,宝塔区委、区政府开始下大力气发展苹果产业。

据宝塔区果业局副局长孙延飞介绍,那是90年代,刚开始苹果树都栽在山上,结出来的苹果又大又甜,品质非常好。当时心切,刚引进来品种,急着增产,认为山地苹果好,川地平整,便于管理,那川地里的苹果应该更好。于是,就让苹果树集体下山,让产量不高的玉米上山。

但是,那一次尝试失败了。

孙延飞说:“苹果海拔达不到一定高度,不容易开花,结的苹果上面有水锈,影响品质、产量,技术水平达不到,光照不足,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后总结经验,知道川地不结苹果,就把川地苹果树砍掉,又把苹果种在山上。”

从那之后,宝塔区历任领导十分重视苹果生产,从育苗到销售,给予全套支持,面积扩大的同时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完善。现在,宝塔区各个乡镇都有果树站,共有技术人员130多人。树上有树上管理,树下有树下管理,完全是绿色无公害管理模式,不打农药,上羊粪、农家肥,杀虫灯、粘虫板、捕食满等物理办法防治。

领导一任接着一任抓,经过30多年的发展,2018年,宝塔区苹果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49.9万亩,产量35万吨,产值17亿元。

今年,全宝塔区正在准备申报绿色苹果县城。

3

苹果树上的粘虫板。贺冬鹏/摄

苹果树脱贫又致富

今年46岁的刘延安是柳林镇仁台村人,因为身有残疾,家里妻子也失去了劳动力,过去在家里只能种一些玉米,农活不忙时靠给农家打零工挣钱,一年只有几千块钱的收入。

2015年开始,刘延安也开始种苹果树,现在有将近20亩果园。刘延安种苹果前前后后有5年了,他之前是贫困户,种苹果后,政府给地膜、推土机、农药、防雹网等各种补助,还有专门的技术指导,去年苹果毛收入有8万多,纯利润有6万多。

2013年夏天,因延安下大雨,刘延安家的石窑被雨水冲的走形了,不能住人。种苹果盈利后,刘延安新盖了5间平房,去年还供孩子上大学。

刘延安说:“我以前有外债,但种苹果后盖了房子,还供孩子上大学,现在也借了一点钱,但不愁还,现在政府政策好,补得多,种苹果投入也少,等今年苹果熟了,我的账差不多也就还完了。”

4

果农在果园里整理苹果树。贺冬鹏/摄

据柳林镇果业技术服务站站长乔磊介绍,全镇有苹果产业的贫困户,经过政府“推、拉、调、带”的支持,2018年,贫困户全部脱贫。现在,区上正在大力推广智慧果园技术,在选果线、建冷库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在后整理端减少中间商的差价,让更多果农获利。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