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从小城旧镇到最美城市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唐伟 刘青 时间:2019-09-06
江滨之夜 安子林/摄 巴山云海 李仁义/摄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记者 唐伟 刘青)9月5日上午,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陕西“奋力追赶超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发布会第八场,邀请到中共汉中市委书记王建军,中共汉中市委副书记、市长方红卫出席并介绍情况。 王建军围绕“振兴丝路源点城市绘就真美汉中画卷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华章”作主题发布,介绍汉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汉中市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变和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汉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追赶超越,践行“五个扎实”,落实“五新”战略,发展“三个经济”,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强市、陕西最美城市,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走在上升通道,主要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高举旗帜明指引 确立建设“三市”大目标 王建军介绍,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融入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圈,全方位增强城市承载集聚能级,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三个经济”高地城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坚定文化自信,叫响做靓“汉祖之源·汉人老家”“汉水之源·国家宝库”“丝路之源·投资热土”“活力之源·绿色循环”四张城市名片,把汉中打造成“一老家四基地”的丝路源点城市;建设陕西最美城市,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和宜居宜业宜游“三宜一体”的陕西最美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汉中着力打造“三个六”重点支撑,即: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努力打造特色产业、交通枢纽、信息物流、对外开放、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六个中心”,增强汉中在陕甘川渝毗邻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壮大现代材料、绿色食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新型能源、新兴产业“六大产业集群”,为建设“三市”奠定坚实基础;围绕构建开放融合新格局,启动建设农产品、大宗材料、中医药和中医治疗康养、天然气新能源、航空产业和空港经济、区域旅游集散等“六个生产交易中心”,使之成为发展“三个经济”的重要载体,有效引领了汉中改革发展行稳致远。 追转并重促超越 实现发展增长有机统一 汉中区位优越、资源富集、基础较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发优势明显,面临着做大总量与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进入新时代,汉中着眼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出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创新驱动“组合拳”,通过实施“十大工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标提质提速。 实施千亿元投资工程,谋划推进以“一环两城三园四极”为重点的三大类项目战略支撑体系,民用货机、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基地加快建设,“155”产业集群公路、“四环红太阳”路网体系加速构建。 实施农业倍增工程,十大绿色农产品基地扩规增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实施工业翻番工程,建成省级以上工业园区21个,汉中航空新城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580.08亿元,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三大支柱产业占比86.05%。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兴产业孕育发展。 实施全域旅游工程,率先在全国地级市出台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2018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0亿元,汉中市荣获“全国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 强化创新驱动战略,市绿色循环产业经济研究院和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建成投用,国家级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加快建设,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汉中市被列入17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 统筹城乡筑基底 形成城乡协同并进新格局 汉中深入实施“双百”城市战略和美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推进十大建筑等“五个十大”工程,打通断头路,改造背街小巷,大规模开展老城棚户区改造,全面推进“四城联创”活动,使城市成为宜居之地,“一江两岸”打造出新时代城市会客厅,兴汉新区成为彰显汉文化魅力的世界级文化名片,航空新城引领产城融合新突破,“一心一带三辐射”城镇空间格局基本形成,荣获“美丽中国最美城镇奖”。 一县一策推动县域经济竞相发展,汉台GDP突破300亿大关,南郑成功撤县设区,城固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西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洋县荣获全国有机产品十佳县,勉县、略阳、镇巴探索绿色循环发展新模式,留坝被命名为全国首批“两山论”实践创新基地,宁强、佛坪荣登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改革开放激活力 打造“三个经济”新高地 汉中市围绕发展“三个经济”,强化硬件支撑,做强“三个经济”大通道,西成高铁变天堑为通途,西汉、十天、宝巴高速建成通车,汉中机场直飞京沪深琼杭等15个大中城市,被国家列为179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丝路源点城市、“西三角”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培育主体业态,构建“三个经济”新平台,“六个生产交易中心”规划实施,汉中海关揭牌运行,褒河物流园加快建设,京东城市仓、无界工厂仓辐射三省五市,秦巴地区中药材和生态扶贫农特产品展示交易服务中心年内即将建成;聚集高端要素,打造“三个经济”新引擎,实施“四向融入、全域开放”战略,成功举办首届朱鹮国际论坛,朱鹮文化展亮相日本大阪G20峰会,打响张骞故里文化经贸使团品牌,招商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5%以上。 多措并举惠民生 共建共享幸福新生活 近年来,汉中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创新推出全链条产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医健一体健康扶贫、“一抓两促”教育扶贫、“六种形态”通汉协作扶贫等模式,汉中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获得全省两连优,2012年以来减贫88.6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4.5%下降到5.15%。 汉中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双高双普”达标县创建,龙岗学校、北师大汉中学校、美康医疗等重大民生项目落地汉中,“医共体+健联体”模式在全省推广,健康汉中建设迈上新台阶;聚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面覆盖。 此外,汉中还倾力打造文化名市,天汉楼、天汉大剧院等文化地标加快建设,《汉水汉中》《汉中栈道》《汉中天坑》等一批大型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国际留学生感知汉文化活动联通中外,张骞墓、汉中“三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汉中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系统治理优生态 构建生态文明新体系 近年来,汉中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陕西省委关于汉中“绿色循环、生态宜居”的发展定位,在实践中提出要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美好的“三生融合”发展之路。 通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汉中的“绿水青山”正在变为“金山银山”。以秦岭违建专项整治为首战、四个保卫战为接续,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1天,汉江、嘉陵江出境水质稳定达到域类标准,创建为陕南唯一一家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实施陕南森林化战略和国土绿化行动,建成8个国家级、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59.1%。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一核三极”汉江生态经济带为统揽,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循环高效、低碳清洁、环境治理“四型”绿色产业。 此外,汉中近年深度挖掘朱鹮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持续深化生态保护、品牌塑造、对外交流,探索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并进的互利共赢之路。下一步,汉中将在省上的指导和支持下,把朱鹮保护与品牌打造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做成国家名片,为陕西争光。 编辑:庞阿倩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