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五个扎实谱新篇” 追赶超越再出发—三秦儿女向共和国报告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高振博 时间:2019-09-10

新时代 奋力续写新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7d3c6eff58ee39ab2cc5469d6bbc0bbb.jpeg

b19a7f7a672e8cef1d822dc214be6c06.jpeg

6e93bbfa58d0c2c370329f5f87644d2c.jpeg

108aa6fc4e4053358c05b2ab3b0ccb31.jpeg

e39a0e76f4a21d48a8a5ca442fae0103.jpeg

22cc736e7683faa35aa3b3eb934ab44c.jpeg

a801cc4a803674e220bd78cecf17dd51.jpeg

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记者 高振博

“1949”“2019”,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串联起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70年。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70年。这也是勤劳质朴的三秦儿女锐意进取、奋勇拼搏、不断谱写陕西发展新篇章的70年。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1935年,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到达陕北,中共中央开始了在延安的13年光辉岁月,中国革命由此不断走向新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同年,西安、安康等地解放。1950年1月镇坪解放,至此,陕西全境解放。陕西开始了建设、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陕西见证了共和国工业的发展。在国家“一五”“二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一大批重点工业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一件件“大国重器”在这里产出,一个完备的工业体系在这里建成。首只彩色显像管、第一块集成电路、第一架民用客机、第一台火箭发动机……均诞生在这片土地上。

陕西逐步站到了改革开放的潮头。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率先开放,西北内陆省份陕西积极融入改革开放的大潮中。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陕西发挥自身区位、资源、科技等优势,成为投资热土。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陕西从内陆腹地加快走向中国向西开放前沿。如今中欧班列长安号通江达海,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连通五洲,自贸试验区胸怀全球……陕西全方位开放的新形象为世界所瞩目。

经济社会发展捷报频传

三秦大地实现沧桑巨变

这是陕西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70年。

这是陕西不断深化改革、全方位开放的70年。

这是陕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的70年。

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兴盛——

陕西经济总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不足13亿元增长到2.44万亿元,财政收入由不到1亿元增长到2243亿元。陕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能源化工基地。

从内陆腹地到改革开放高地——

陕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居全国十大机场第七位,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量、重载率、货运量全国领先,中国(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陕西陆、空、数字“立体丝绸之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从温饱不足到决胜全面小康——

70年时光变换,百姓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10元增长到2018年的3331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4元增长到11213元。从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从家中生产到农村孕产妇免费分娩,从上学收费到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从没有社保制度到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陕西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全力以赴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从黄土飞扬到满目葱茏——

陕西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牛玉琴、石光银等治沙英雄“拴牢”了榆林的流动沙地,提供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水量的汉江、丹江水质优良,陕西对秦岭这座“父亲山”进行立法保护,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

融入全国全球发展大格局

释放陕西新活力新优势

回溯过往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陕西始终将自身纳入国家战略和发展大局中去统筹和谋划,找准定位,同时发挥自身优势,从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陕西积极发挥自身文物和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作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突破口。在20世纪80年代初,唐华宾馆、金花大酒店等一批涉外酒店纷纷设立。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后,陕西省又顺势提出“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的战略思路,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后,陕西抓住自身能源资源优势,推进西气东输、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让能源工业成为陕西的重要支柱产业。2013年以来,陕西加快融入“一带一路”,积极构建“一带一路”五大中心,让对外开放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更多的增量空间。

陕西积极把握产业演进规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如今,陕西的产业结构从新中国成立初的农业“一统天下”转变成为三次产业协同推进,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快迈向高端化,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第三产业占比提高到47.2%。

陕西不断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创新创业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2019年上半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73.87万户,同比增长99.1%;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高于全国5.3个百分点。

“五个扎实”奋力推进

追赶超越不断呈现新气象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着眼长远、立足全局,对陕西工作作出追赶超越的科学定位和“五个扎实”的明确要求。陕西按照“五个扎实”要求,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新时代追赶超越呈现新气象新作为。

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陕西航空航天、3D打印、5G移动通信等技术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367户,百亿以上企业29户;大力推动军民融合、部省融合、央地融合,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三星存储芯片、海航现代物流、京东全球物流总部等一批千亿级龙头项目落地投运。

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陕西积极构建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加区域特色产业的“3+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杨凌农业科技优势,积极推动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全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年底的775万人减少到2018年年底的77.55万人,脱贫697.45万人;革命圣地延安宣布实现整体脱贫。

扎实加强文化建设——

《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主角》等一批经典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吴天明、张艺谋、顾长卫等陕西导演,为西部影视开山立派;2018年,陕西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43.8亿元,是2014年的1.8倍。

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陕西不断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两免一补”工程实现城乡全覆盖;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省、市、县三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陕西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立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

70年众志成城,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风化雨。这是一段正在发生的历史,这彰显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面向新时代,陕西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新高度 壮阔山河日月新

86b0ab40e055aa71b0c131e44389ecb9.jpeg

流光溢彩的大唐不夜城。

ebd242098a42fecfac41a34998683a94.jpeg

华阴老腔在壶口瀑布激情上演。

a679f3b30fadd4b6625929572bc347d5.jpeg

35db7c1776473c539bf20b08078dcdb1.jpeg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5fc79632b36dd506518c01fed4bbea8c.jpeg

45cfa6e0fea12fb9e0456450a387f860.jpeg

668452db5d634c5da570c25cc6cfcc68.jpeg

5204223c6f60375d5e1fc4b46ae89bae.jpeg

制图 宏丽

陕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孕育了灿烂的文明;这里,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三秦大地沧桑巨变,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70年来,陕西地区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85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4438.32亿元。陕西经济发展实现飞跃,人均可支配收入飞速增长……

数字最有说服力。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兴盛,从温饱不足到决胜全面小康……一个个跳动的数字,展示了古老而又时尚的陕西在新时代追赶超越的盛景。展望未来,陕西仍将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书写辉煌。

新亮点 彰显三秦新气象

在西安航天基地通用机场,航空医疗救援实操课正在进行。

c4ad2eea8b136e331d52726ffe8efd87.jpeg

28fc68ddf4f3c0a36ea0aa8e84adf350.jpeg

宝塔山下向党旗宣誓。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能源化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陕北转型持续发展、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杨凌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加快建设。

长安号,向西跑起来

记者 康传义

“我们的液晶显示器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运往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12天左右即可到达,运输时间比传统陆运缩短了至少3周。”9月1日,陕西思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建军说。

西安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到全国各大城市的平均距离最短、平均成本最低,有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集散八方、辐射全国的独特区位优势,物流贸易枢纽地位不可替代。

2013年,首趟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出发。5年多来,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数量快速增长,搭载货物种类日益丰富,实现了与中亚及欧洲的高效连通。2019年上半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846列,是去年同期的1.55倍,重载率、货运量、实载开行量均居全国第一。

在开行数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实现中欧班列长安号的高质量发展,西安国际港务区用行动给出了答案: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陆海联运大通道。

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在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构建陆海联运大通道上的身姿坚定而耀眼:唐山港在西安港设立内陆港,“西安—宁波”“西安—青岛”陆海联运班列首发,“襄西欧”国际货运班列开行……

“下一步,西安国际港务区将进一步加强西安及西安港与各内陆省份、沿海港口、沿边口岸及各大企业的合作,打造中欧班列全国集结中心,为西安主动融入‘一带一路’贡献‘陆港力量’。”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孙艺民表示。

■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大力发展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及区域特色农业;全省粮食产量连续15年稳定在千万吨以上;世界上每7个苹果、每3个猕猴桃就有1个来自陕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年底的9.02%下降到3.18%,革命老区延安实现整体脱贫;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持续加强,渭河被评为最美家乡河,汉江、丹江水质优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了70%的水量。

农业合作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记者 程刚

9月2日,刚从哈萨克斯坦回国没几天的张正茂研究员,又在准备出发的行装。这次,他的目的地是白俄罗斯。在那里,一个占地5万余公顷的国际农业合作项目,正期待着这位杨凌农科专家的到来……

7月以来,张正茂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旱地小麦育种专家,一直在多个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合作项目基地奔波忙碌着。“投身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事业,是农科专家的神圣使命,我们有信心让中国先进农业技术越走越远,让杨凌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张正茂的话语充满信心。

杨凌,因“农”而立,因“农”而兴。22个春华秋实,让这个素有“绿色硅谷”美誉的中国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逐步发展成为引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亿万农民致富奔小康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杨凌示范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勇担国际农业合作新使命,全面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短短数月时间,一个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等新技术的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项目初具雏形,各项持续开展的国际农业合作交流活动,不断结出丰硕果实。

如今,一幅国际农业合作交流的绚丽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扎实加强文化建设 全省备案博物馆达到314家;2018年,延安、照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待干部群众分别达到901.8万人次和89.7万人次;“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西戏曲”等品牌不断叫响。

抖音里的时尚茯茶

记者 王睿

作为一名制茶人,玩抖音正成为朱薄源的一项新技能。

“我正在寻找专业的文案人员,让我们的抖音产品更具文化感染力。”9月2日,进入茯茶的销售旺季,朱薄源边打包要发出的茶叶,边筹划着如何用小视频展示茯茶的魅力。

2015年,朱薄源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茯茶镇踏上了茯茶创业路。如今,他已成为茯茶镇上的创业佼佼者。

今年5月,朱薄源第一次尝到了抖音的甜头:他发布的一段顾客在茯茶镇购买茯茶的视频,短短3天,点击量达160多万次。“陕西的茯茶还没有在抖音上有过这么高的点击率,我觉得这是推广茯茶的一个好途径。”朱薄源说。

通过抖音短视频,选原料、制茶、发花、包装等一系列制茶程序被朱薄源展示在观众面前,让人们领略到独具匠心的传统手工筑茶工艺。

手工筑制泾阳茯砖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因其独特的功效,曾经是风靡丝绸之路的神秘之茶。千百年来,茯茶氤氲的茶香里,藏着安定边疆的深谋远虑,也藏着陕商行走四方的传奇。

借助对茯茶文化的挖掘和重新打造,短短5年时间,茯茶镇已成为展示关中民俗文化的一张名片,吸引游客和茯茶企业在此聚集。目前,在泾河新城注册的茯茶企业超过100家,年产茯茶7510吨,茯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0亿元,带动当地3000多名群众在茯茶镇实现就业。

在西咸新区,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在被新技术、新理念“唤醒”。从抖音到国际文化交流舞台,“文化+”正在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并以此为城市赋能,为发展铸魂。

■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群众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序推进,3所高校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5所高校入围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公立医院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实现;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4.22%。

雷河社区里的幸福事儿

记者 张权伟

土坯房、泥泞路、守着灶台过日子……在过往的28年里,这样的景象与生活是郑美最主要的人生记忆。

然而,伴随着安康市移民搬迁工程的推进,原本生活于秦巴山沟沟中的她,在2018年10月,和家人顺利地从紫阳县蒿坪镇双星村搬到了安康市恒口示范区雷河社区。根据相关政策补贴,他们一家6口只出了1万元就分到了120平方米的安置房。

由搬迁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居住条件的改善。搬下来不到2个月,楼下的社区工厂便开业了。怀着试试看的心态,今年春节后郑美大胆地报了名。入职后,经过2个月的培训,她便成为如今月收入超过2000元的缝纫工。

“家门口上班,不仅能照顾女儿和公公婆婆,还能减轻老公的压力,多好啊!”郑美说。

无疑,生活在雷河社区的郑美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也洋溢在喜欢跳广场舞的杨家芳身上。杨家芳一家3口人2年前搬入雷河社区,并在社区找到了归属感。

小小的雷河社区只是安康移民搬迁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安康市,聚力改善贫困群众的住房条件,26.29万人搬进温暖舒适的新居,5.2万户危房得以安全改造;338家社区工厂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1.51万名贫困群众因此增收脱贫。

■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坚决纠正“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学习书院里寻初心

记者 王雄

8月30日下午,位于延安市新区西北角山体公园上的延安学习书院迎来多个学习、参观团队。展厅内,有的参观者在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有的在展板前驻足观看,还有的在数字化大屏前点击相关页面调取数据、资料。

正在一层“中国梦”主题展厅参观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福建省分行员工张东勇告诉记者,他是随单位来延安参加研学活动的。他说,延安这块热土,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通过参观延安学习书院,党员干部会更加热爱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在以后的工作中,他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全国首家宣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体平台,延安学习书院是展示延安人民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的新窗口;是面向全国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及学习交流的新平台;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新载体;是广大市民读书研讨的新空间。”延安学习书院常务副院长石翠琴说。

如今,延安学习书院为全国党员干部提供了精神“钙片”。据介绍,延安学习书院2017年5月4日正式揭牌开放,大家通过专题讨论、学习分享、读书讲堂、教育培训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截至今年8月31日,已有29.6万人次前来书院参观学习。

新画卷 锦绣三秦展新颜

92a412c088ede35e2c75225dc41984e6.jpeg

ce5374e6fc4920d3bedbb60e2acba50f.jpeg

2a2b653b2474cf0c75e95dd99ac52204.jpeg

72371693aa218cddb33679e377368259.jpeg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70年沧桑巨变,70年风雨兼程。今日之陕西,在追赶超越中更显厚重、更显多彩。

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公立医院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21.4%下降到2018年的3.18%……70年,是陕西发展充满活力的70年,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70年,也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的70年。三秦大地上,“三个经济”谱写出发展华章,高新农业科技孕育出累累硕果,灿烂文化熠熠生辉,惠民政策让群众生活日益精彩……

践行“五个扎实”,奋力追赶超越。今日之陕西,是奋斗的陕西,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步向前的陕西,是奔跑的陕西。回首70年,初心依旧,本色不改。发展的脉搏在三秦大地律动,新的动能推动着陕西走向未来。

编辑:张瑞琪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