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致力打造塞上宜居榆林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燕郡 惠刘艳 李娟娟 时间:2019-09-25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曾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榆林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点地区、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区域和全国两个跨区域防沙治沙示范区之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节点和前沿地区,生态区位敏感重要,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392毫米。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下,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始终坚持“北治沙、南治土”的生态建设理念,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历史大逆转。 为进一步巩固防沙治沙成果,努力建设塞上宜居城市,加快“美丽榆林、幸福榆林”建设进程,2016年,榆林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市发展战略高度,做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要决策,将其作为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 2016年11月正式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提出创建申请,2017年1月,原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榆林市启动创建工作,并将榆林市列为国家西部干旱半干旱沙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试点予以示范带动和技术支持。2017年8月《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6年)》在北京通过评审,榆林市政府批复并印发实施。 2017-2019年,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创森”工作大会,书记、市长亲自动员部署。邀请国家森林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深入调研取证,广泛征求意见,立足榆林实际,按照“塞上森林城宜居生态市”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定位,科学编制《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6年)》,提出“一核、两区、三带、四廊、多片、多点”的总体布局框架。 “创森”期间,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初步建成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北部风沙区建成总长1500公里,造林175万亩的长城、北缘、环山、灵榆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块,樟子松面积达到13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4.80%。沙区通过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矿山综合治理等多种措施,160余万亩宜林荒山荒地得到有效治理。榆溪河生态长廊二期工程,建成了近10公里贯穿城区的水系森林绿地景观,全市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7738.1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16平方米,实现了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通过实施速生丰产林、防沙治沙、农田林网体系建设、高速公路两侧高标准绿化、村镇绿化等工程,全市沟河路渠得到全面绿化,农田林网得到完善和提升,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83.35%、水岸林木绿化率达到83.06%,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田林交错、点面结合、多层次、立体化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创森”期间,大力实施“五个百万亩”基地建设,全市各类经济林面积达400万亩,其中红枣170万亩、“两杏”80万亩、山地苹果65万亩、长柄扁桃40万亩、核桃32万亩、海红果5万亩,初步架构起红枣、“两杏”、核桃、山地苹果等独具特色的经济林果产业主框架,形成红、黄、绿各色相融的经济林果产业新形态,建立起集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新体系,同时开发以杏花、杏果、杏叶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每年吸收数万名游客观光游览。花卉苗木产业蓬勃发展,发展面积20万亩,全市苗木自给率为89.89%,产值达10亿多元,极大地提升了生态惠民能力,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森林旅游业方兴未艾,以神木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龙头,各个省级森林公园、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每年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全市森林旅游人数逐年增加,综合效益明显。随着游客的增多,保护城市古树名木成为重中之重,即将出版《塞上树魂》和《榆林市珍稀古树保护复壮方案》,为全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方案。 “创森”期间,按照“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强化林业科技支撑,坚持开展送林业科技下乡活动,三年来共派3100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市各乡镇、村、组,开展技术示范培训1680场次、讲座1500期次,累计培训6.5万人,发放技术资料90万多册。2017-2019年共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园区9个,科技示范林175处;取得省级科技成果4项、市级科技成果4项。 “创森”期间,严格执行全国森林资源限额采伐制度,征占用林地实施定额管理,林地林权、林木采伐利用和木材运输管理日趋规范,山区、沙丘自然植被得到较快恢复。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封山禁牧和森林公安都有健全的机构和专业化防治队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加强完善“一站三网”森防体系建设,先后编制印发了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多项森林病虫害防治防控预案,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趋势实施有效监测,植物疫情成灾率在4.8译的控制指标之内,杜绝了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疫情的传入,较好地实现了“一降三提高”的总体目标。森林防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火灾平均受害率控制在0.2译以内。同时,加大日常巡查检查力度,打击偷牧乱牧行为,严格执行责任金扣减和问责规定,全市封山禁牧工作成效显著。 森林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今后森林城市的建设中,榆林将按照森林城市建设十年规划,紧紧抓住全国森林城市群和陕北森林城市群建设的良好机遇,奋力开创榆林新时代追赶超越新局面,持之以恒开展“大地植绿”和“心中播绿”,着力打造塞上宜居榆林,让驼城百姓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把榆林打造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 文化艺术报记者 刘燕郡 惠刘艳 李娟娟 编辑:慕瑜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