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镇巴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编辑2 时间:2019-10-14
“奋力追赶超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材料二 七十年砥砺前行,七十载岁月如歌。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激情实干、勇于创新”的镇巴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奋发图强,镇巴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苍凉走向美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政治稳定、平安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接连跨越 经济实力连续跃上新台阶。201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4.56亿元,按现价计算,是1952年的693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GDP跃上新台阶的步伐越来越快,从1952年的1222万元到1亿元(1988年)用了36年,从1亿元到10(2006年)亿元用了18年,从10亿元到50(2015年)亿元用了9年,从50亿元到80亿元用了3年。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从元级到万元级的历史性飞跃。1952年,人均GDP仅为71元,1978年达到145元,2018年达到34003元,比1952年增长了478倍。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动力强劲。改革开放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千方百计扩投资、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呈台阶式上升。1950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为0.91万元,1978年为96.13万元,2018年达到77.77亿元。重点项目投资从“八五”期间的4381万元,提高到“十二五”期间的236亿元。坚持从走出去,到请进来,全力招商引资,“十二五”以来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3个,引资到位142亿元。 财政金融规模快速扩张。2018年财政总收入25132万元,分别比1952年、1978年增长了1281倍、14倍。银行存款余额7.92亿元,是1952年的9.2万倍。银行各项贷款余额2.31亿元,是1952年的3.4万倍。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71.2:6.5:22.3调整到2018年的20.2:36.8:43,实现了由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模式向第二、三产业为主的方向性突破。 农业产业步伐加快。先后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制度、土地确权登记、集体产权制度等农村重大改革,以茶叶、畜牧、魔芋、中药材为主导,蚕桑、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为支撑的“4+X”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2018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2亿元,分别是1949年和1978年的203倍、93.4倍。“三品一标”认证成效显著,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个、绿色产品21个;镇巴腊肉、香菇、天麻、大黄、树花菜、黑木耳、花魔芋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占全市认定总量的21.2%、居各县区首位。建成省级农业园区2个、市级农业园区7个,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977家。 工业经济实力凸显。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煤炭、锰矿、石材等资源开发,农特产品和中药材园区加工,天然气和页岩气勘探为主的多元支撑发展体系。201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3.1亿元,是1949年的7949倍。工业增加值25.17亿元,占GDP总量的29.8%。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3家,2018年实现总产值51亿元、增加值24亿元,分别增长22.4%和20.6%。建筑市场活力增强,2000年全县建筑总产值2724万元,2010年突破亿元,2018达到7.52亿元。 市场消费多业并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群众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餐饮、购物、休闲、娱乐、旅游等产业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美团外卖等互联网经济融入群众生活,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7亿元,是1953年的1030倍。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加强苗族风情谷、青水苗乡、渔渡溶洞、观音山、草坝等景区建设,以体验“三乡文化”、观光农业、高山云海、避暑养生为主的旅游产业稳健起步,草坝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景区,全县A级景区实现零突破。 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解放初期,镇巴县城面积仅有0.138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00余人,行路难、用水难、排污难、如厕难等问题突出,广大农村更是支离破碎、经济萧条,十分落后。进入新世纪后,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速提档,水泥路、安全房、自来水、清洁电、卫生厕、互联网全面普及,群众生活更加自尊自信自豪,县城城镇化率达到42.4%。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1978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仅有388公里。经过四十余年的建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连续开展“交通建设年”“交通提升年”“交通会战年”活动,全力“争高速、促县乡、抓通村”,交通建设跨越式发展,境内公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目前总里程达到2499.9公里,每百平方公里通车里程达到72.7公里。210国道西乡堰口至县城二级公路完成改建,县城至汉中车程缩短至2小时以内;到镇公路全部改造升级,所有行政村新建了水泥路;西乡至镇巴高速公路、210国道县城过境段改线、星子山隧道及引线工程等项目全面建设。全县电力入户率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6%以上,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县,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 县城品位持续提升。累计实施重点城建项目58余个,建成黑虎梁山体亮化、黑虎楼、枫谷桥、苗坛等旅游景观工程,体育运动中心、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巴山广场等重大市政工程,打通了秦茗街、北新街、沿山路、文化路等主要街道,“巴山最美县城”“陕南民歌县城”“山水园林县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5.1万人。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森林城市,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 农村环境生态宜居。坚持实施集镇“五大工程”,推进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集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大幅提升,成功创建省级旅游特色名镇1个。融合山水元素和传统文化,推进美丽乡村风景线、美丽乡村市级示范村和县级推进村建设,黎坝镇春生社区、青水镇营盘社区、大池镇大池坝社区获评2018年陕西美丽宜居示范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和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村1个。 四、生活质量节节提高,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70年的努力奋斗,镇巴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从物资匮乏、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加大民生投入,人民生活摆脱贫困,由解决温饱迈入总体小康,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聚焦发力、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县人民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截至2018年底,累计出列贫困村36个,贫困户脱贫37543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24.11%降至8.9%。2019年1.72万人脱贫、93个贫困村出列的目标实现后,全县贫困发生率将降至1.28%。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02元,是1978年的167.3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64元,是1978年的118.8倍;全县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加快,群众消费正在由粮食、衣着等基本生活消费为主转变为以文化、旅游、养老、教育、保健等为热点的服务性消费。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全方位提升,城乡居民消费由“量”向“质”转变。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变,201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01%。 社保体系全面建立。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稳定器”作用,已形成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险、失业险、生育险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2018年,全县“五险”参保人数达到19.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和99.8%,发放各类养老金3.28亿元。救助体系全面建立,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月540元、335元,农村特困人员月救助资金达到450元。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镇巴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服务供给更加丰富,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投资2.37亿元,实施“双高双普”提升工程,各类学校均实现“四化”目标,教育信息化采购国内一线品牌并实现“班班通”;实施了镇巴中学扩建、职业中学和观音小学搬迁、县城第二小学、教师周转房、恒大幼儿园等教育项目,全县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已处于全市领先水平,成功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和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县。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97.7%,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消除“超大班额”,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实现“七连增”。 卫健事业长足发展。加强医疗阵地标准化、诊疗设备科学化、健康管理智能化建设,实施县中医院搬迁、县医院住院楼、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等项目建设,目前全县有县级公立医院3家,镇卫生院21家,标准化村卫生室183个,民营医疗机构17家,医护人员1600名,全县千人拥有床位数4张。以健康镇巴为引领,探索推行四步筛查、“2+2+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4+X”医疗保障、“互联网+健康扶贫”等模式,开辟“125”健康扶贫“镇巴路径”,因病致贫率从2016年初的38%下降到2019年初的4.2%,荣获2018年度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国健康扶贫工作突出县、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等荣誉,“互联网+健康扶贫”项目成果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上展出。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建成镇综合性文化服务站17个,村级文化广场124个,全县馆藏图书16.5万册、文物藏品1059件,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图书馆,县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率达到100%。连续13年开展“月月喜相逢”活动,相继参加全省、全国艺术节等活动,镇巴民歌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山歌子啥好听》等3首镇巴民歌选入全国义务教育教科书,涌现出刘光朗、彭光琴等一批文化名人,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全县累计申请专利83件,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1280万元,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4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户,省级创新型试点县正式列入建设序列。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战略合作,黄精育种、重楼育苗、林下中药材仿野生栽培等技术合作取得新突破。 六、环境治理持续加强,美丽镇巴优势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镇巴坚持践行“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循环发展、惠及民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美丽镇巴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 生态建设全面加强。立足生态功能区规划,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工程造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强化水土流失、中小河流、坡耕地、农田等综合治理,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确认镇巴为全国首批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是陕南唯一入围的县。 “十二五”以来,累计实施工程造林12万亩,义务植树360万株,治理水土流失1374平方公里、坡耕地9000亩。 污染防治有效遏制。持续推进秦巴生态保护和“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落实“铁腕治霾·保卫蓝天”行动,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组合拳,下硬茬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和污染源,2018年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1天。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双清”“清四乱”行动等取得阶段性成效,出境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严格危化品运输监管,加强固体废物、尾矿库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全县土壤环境安全可控。 节能减排持续推进。强化重点能耗企业监管,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2%左右。建成光伏电站11座,装机容量7486.5。全力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及提标改造、垃圾填埋场及部分集镇污水处理、垃圾填埋项目建成投用。2018年,县城污水处理率96.2%,垃圾处理率100%,农村垃圾处理率96%。全县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持续下降。 7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自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来自于全县人民的接续奋斗。展望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县人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为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建设“五个镇巴”而努力奋斗! 编辑:唐伟 米浩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