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博 >

千载金石 国粹之光——兼评《金石研究》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古心 时间:2023-09-13


文/古心



金石学自北宋中叶创始,历元、明、清、民国,绵延至今已近千年,作为研究与赏鉴并具的专门之学,其历史可谓邈远悠长,经久不衰。

金石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金石的学问,金指青铜礼器,石即丰碑石碣。早在上古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在金石上刻画文字(符号)、镌题功绩。《墨子·兼爱下》:“子墨子曰:‘吾非与之(笔者注:指先圣六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槃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镂于金石”,即在金石上镂刻先圣六王的言行勋绩。又《吕氏春秋·求人》云:“得陶、化益、真窥、横革、之交五人佐禹,故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铭乎金石”,即在金石上铸刻大禹的丰功伟绩。这些刻在青铜碑石上的文字(或符号、图像),后世称之为“金石文字”,或迳称“金石”。

北宋以前,鲜有专治金石的学者,见诸史籍的只是零星的记载,如《汉书·郊祀志》载,汉宣帝时,张敞“好古文字”,曾考释过美阳(今扶风县法门镇)的尸臣鼎。又《元和郡县志》载,唐贞观年间,在天兴县南(今凤翔县)出土了十件石鼓,上面刻有文字,经时人考释,认为是“纪周宣王畋猎之事,其文即史籀之迹也”,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观摩后皆称其书法古妙。这些在当时人看来已是古奥难识、形似大篆的文字,便是石鼓文,后世称之为“石刻之祖”。

一至五辑合成图.jpg

《金石研究》丛刊封面


迨至北宋,统治者重文抑武,特别是自仁宗开始倡导恢复古礼,崇礼复古渐成社会风潮。文人士大夫嗜古成廦,热衷于搜寻研究古器物。凡钟鼎彝器、石刻玉印、木简瓦当,“无不在当时好古家网罗之内”。他们或摹写钟鼎款识,迻录碑石刻辞;或图绘器物形制,定其名称(如钟、鼎、鬲、敦、尊等);或传拓古器铭文、纹饰,互赠拓本以供赏玩研究;或考释古器文辞,探究古制,以补正经史;或纂辑青铜碑石目录,以明金石存留情形等等。这些沉埋已久的金石器物在尚古学者们的膜拜下重获“新生”。由此,在士大夫阶层中出现了一群专攻金石的学者,刘敞、欧阳修导夫先路,承续者曾巩、吕大临、李公麟、杨南仲、黄伯思、董逌、沈括、王黼、赵明诚等。宋室南渡后,亦不乏踵继者,如洪适、薛尚功、洪遵、王俅、娄机、王厚之、王象之、陈思、郑樵等。据民国学人宣哲的《金石学人录》统计,两宋金石学家有164人(引自卫聚贤《中国考古学史》)。这些金石家勤于著述,留下了一部部不朽的巨著,如刘敞《先秦古器记》、欧阳修《集古录》、吕大临《考古图》、李公麟《古器图》、王黼《宣和博古图》、赵明诚《金石录》、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洪适《隶释》《隶续》、王俅《啸古堂集古录》、陈思《宝刻丛编》等。据杨殿珣《宋代金石佚书目》,两宋金石佚书有89种,容媛《金石书录目》载现存者约有30种,著述规模可谓庞大。王国维在《宋代之金石学》中说:“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如金石学,亦宋人所创学术之一。宋人治此学,其于搜集、著录、考订、应用各面,无不用力,不百年间,遂成一种之学问。……由是观之,金石之学,创自宋代,不及百年,已达完成之域……汉、唐、元、明时人之于古器物,绝不能有宋人之兴味,故宋人于金石书画之学,乃陵跨百代。”金石学创立伊始即取得了极高成就,王国维的评价可谓中肯精到。



两宋以后,金石之学渐衰,进入清代,在顾炎武、傅山、朱彝尊、阎若璩等学者的倡导下,金石学又勃然复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金石学之在清代又彪然成一科学也。自顾炎武著《金石文字记》,实为斯学滥觞。”乾嘉以降,金石之学臻于鼎盛,涌现出了一大批金石学名家,如毕沅、钱大昕、王昶、翁方纲、黄易、孙星衍、阮元、吴荣光、张廷济、吴式芬、陈介祺、叶昌炽、潘祖荫、杨守敬、吴大澂等,不胜枚举。其著述也洋洋大观,如《金石萃编》《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西清四鉴”、《山左金石志》《筠清馆金石文字》《两汉金石记》《寰宇访碑录》《捃古录金文》《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嵩洛访碑日记》《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八琼室金石补正》等。据宣哲《金石学人录》,清代金石学家多达1058人。其著作见存于后世者(不计佚书),据容媛《金石书录目》,清代(延至民国初年)计有906种,而在此之前存世者仅67种(引自卫聚贤《中国考古学史》)。正是这些矻矻孜孜、醉心金石的学者逐渐建构起了清代金石学的庞大殿宇。

清代中后期,随着新材料如殷墟甲骨、西域木简、齐鲁封泥等的不断发现,金石学的研究范围从以青铜石刻为大宗,而扩延至镜铭兵符、钱币玺印、竹木陶器等,出现了数量众多的专门性及综合性巨著,如陆心源《千甓亭古砖图释》、陈介祺《封泥考略》《十钟山房印举》《传古别录》(专讲传拓工艺的理论著作)、李佐贤《古泉汇》、吴大澂《古玉图考》、叶昌炽《语石》、刘鹗《铁云藏龟》、孙诒让《契文举例》等等。虽考证之法多本宋代成例,但在金石学视野及考证的规模、范围和精深细微方面,清人皆远迈宋人,有集大成之果。

清季民初,西学东传,金石学研究的视野愈加开阔,以罗振玉、王国维为代表的金石家学兼中西,积极吸纳现代科学方法,在金石学领域(如甲骨学、简牍学、石经学等)作出了令人瞩目的开创性成就。如罗振玉的《殷商贞卜文字考》、《殷虚书契菁华》、《殷虚书契前编》及《后编》《续编》,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周制度论》《魏石经考》《简牍检署考》,罗王合著的《流沙坠简》等,皆对学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现代学科思潮的激荡下,作为一门博雅古老的学问,民国时期的金石学研究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而逐渐与现代学术接轨。这一时期出现了数种通史性的金石学论著,如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论》、朱剑心《金石学》、陆和九《中国金石学讲义》等,对前人金石学的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总结和梳理,从中可一窥金石学发展和演变的轨迹,是近代金石学相对于传统金石学研究格局的一大突破,其中马衡的《中国金石学概论》被誉为近代金石学的开山之作。关于“金石学”一词,前人皆未有明确定义,马衡在《中国金石学概论》中说:“金石者,往古人类之遗文,或一切有意识之作品,赖金石或其他物质以直接流传至于今日者,皆是也。以此种材料作客观的研究以贡献于史学者,谓之金石学。古代人类所遗留之材料,凡与中国史有关者,谓之中国金石学。”凡彝器碑版、简牍陶器、骨玉玺印等,不论有无文字,皆为金石学所当研究者。“故今日之所谓金石学,乃兼古器物学、金石文字学而推广之,为广义的学科名称,非仅限于狭义的物质名称已也。”其对金石学的经典概括深为学界所推重。金石文脉薪火相传,赓续者杨树达、郭沫若、容庚、王献唐、于省吾、唐兰、陈直、商承祚等皆在金石学领域卓有建树。



综观金石学近千年的兴衰历程,其与社会导向、文化氛围密切相关。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学术文化的日益繁荣,传统文化愈来愈受关注,地上发现、地下出土的金石故物也与日俱增,其数量之多、种类之繁令人目不暇接,金石鉴藏、研究之风渐起,沉寂已久的金石学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金石渊薮,夙推关中”,作为周秦汉唐文明的荟萃之地,关中被称为“金石重镇”,上世纪三十年代,本着“提倡高尚艺术,发扬文化”的宗旨,在邵力子、杨虎城的主持下,关中文化名流寇遐、党晴梵、张寒杉等人发起成立了西京金石书画学会,学会以《西京金石书画集》作为会刊,对推动陕西金石书画的研究贡献极大,惜刊物仅出版五期便因战乱而被迫辍止。前人殷殷宏愿未竟,犹冀来者传斯学而光大之,当代陕西书法家陈建贡先生踵武前贤,邀集海内外同好于2017年创办了金石学专刊——《金石研究》,该刊目前已出版五辑,影响渐及学术界、书法界、收藏界等。

从栏目设置上看,该刊设有吉金、刻石、瓦甓、玺印、题跋、简牍、人物、争鸣、文房九大类,门类齐全,别具特色。其中,吉金、刻石、瓦甓、玺印、简牍皆属传统金石学的研究范畴,举凡鼎彝、镜鉴、权量、钱币、兵器(属吉金),碑碣、墓志、摩崖、造像、骨片、玉器(属刻石),古砖、古瓦、印陶(属瓦甓),各类公私印章及篆刻艺术(属玺印),竹简、木牍、缣帛(属简牍)等,靡不涵盖。题跋亦为金石学的固有范畴,文人雅士将金石考据、鉴赏文字以书法的形式题写在拓片上,是为金石题跋,千年古器藉拓片以传世,藉题跋以明其流传之序。金石题跋集珍贵的拓片、考究的文辞与精美的书法于一身,既可把玩赏鉴,亦可稽古探幽,别具一格。专刊辟有“人物”一栏,专门讲述金石学者的生平足迹、学术或艺术历程,从中可睹其风貌,感其意志,以激扬后学。金石家大多能书会画,自然对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具情有独衷,视古砚、古笔、镇纸等为珍宝,这些文房器物气象高古、意蕴深厚,栏目特设“文房”,足见创刊者的金石雅趣。“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术问题(争议)只有经过充分商讨论辩,才能愈来愈接近真相,该刊专辟“争鸣”一栏,以期创设自由开放的金石文化氛围。

从选载文章看,该刊不拘学历、身份及职业的限制,以质取文,新材料、新观点、学术性、艺术性为其择文标准。通览该刊各辑,公布金石新材料是其一大特色,如近些年新发现的《张氾请雨铭》《刘福功德颂》(刊于第一辑)、《嵩岳残碑》(刊于第三辑)、《燕然山铭》(刊于第四辑)、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土的骨签(刊于第二辑)、元青瓷押印(刊于第一、二辑)、河北省滦南县出土的两汉砺石(刊于第一、二辑)、唐代大书法家冯承素为其父撰书的《冯师英墓志》(刊于第二辑)、乌程汉简(刊于第五辑)等等。在披露新材料的同时,作者对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或书法价值也进行了探究,或考释文字,或钩沉历史,或辨析源流,或品评艺术等,其研究成果有的深为学人所称赏。有新材料,必有新问题和新观点,综观各辑,学术创见亦不鲜见,如吴征的《甲骨文“夏”字考——兼论“秋”字》(刊于第四辑),从五千余个甲骨文字中,释读出“夏”字,且从形、义、声及训诂等方面详加论证,考述精当,颇有大家之风,吴征先生应是甲骨文“夏”字释读第一人。大路大魏的《信公盨文字补考(上)》(刊于第五辑),文字释读不同于以往学者从形声字着眼,而独辟蹊径,从表意文字出发,由音韵、字象上溯至甲骨文,辅以经传、古人思想等旁证,多有新见,其考据有乾嘉之风,且释读过程中视野开阔,如经横向对比两河流域的“封土”城台,推测大禹所治“九州”应为“九个土台”,其创论引人深思。再如张驰的《商代九州分野及五方之禾刻铭二种释考》(刊于第五辑),据九州分星刻铭拓本,考释出甲骨文中的未识字光影魔术手拼图.jpg依次为昴、亢、虚、娄、荆、觿;据五方之禾刻铭拓本,考定商代时五谷应为光影魔术手拼图2.jpg(麦、黍、稻、粟、菽)。其新解较前人研究又前进了一大步。

最后从形式及装帧来看,该刊文图并茂、生动活泼,设计典雅、印制精美,既是“一部面貌新颖、品质高标、学术精深的金石学乃至文物学的优秀文辑”(周晓陆先生评语),又是可供欣赏品评的艺术收藏品。

《金石研究》自创刊至今已走过六年,存亡续绝,步履维艰,笔者作为《金石研究》的编辑,个中酸甜体味更加深切,但“义固有取而事则甚难,力虽有限而希望无尽”,在国内外金石同仁、学术界、收藏界等各方襄助和支持下,金石研究的队伍正逐渐壮大起来,使得千年国粹——金石学这一专门之学得以传扬承续下去。祝愿《金石研究》在今后的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作者单位: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


编辑:金苗           责编:李奕铮           终审:吴汉兴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