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博 >

追思古代墓葬艺术——观《来自巫山的鎏金铜棺饰》有感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蕾 时间:2023-05-15


有学者曾说,每一个人的墓碑下,都埋藏着一部世界史。作为人生之归宿,墓葬曾经凝结着古人的终极梦想。

何为墓葬?在中国古代社会,“墓”与“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却又相互区别的两种事物。墓,可理解为安置死者肉身之地;葬,则是指安置死者的方式。二者并称为墓葬,墓葬也可看作古人生死观的物化形态之一。墓葬受中国古人生死观、宗教、制度、礼节、祖先崇拜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在中国人心中显得极为重要。由于古人对死后世界的种种憧憬与幻想,更直接地体现于墓葬与随葬品之中,因此,通过对一座墓葬的发掘与考察不仅可以了解到该时期建筑、绘画、雕塑、工艺品等多种艺术形式,而且可以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某一个时期的社会,更有利于人们了解其制度、文化、礼节、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墓葬作为中国古人在生死这个最大的哲学命题下,以建筑、雕塑、绘画等多种表现手法所营造出的艺术作品,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关乎于该时期整个社会古人的生死观、等级制度、礼制文化等诸多方面。因此,对于一座墓葬背后所蕴含的艺术文化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所谓“鎏金”,是把黄金和水银混合起来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附在器物表面,如此反复几次,便形成鎏金表面层。从南北朝到隋唐,随着石雕造像成为主流,金铜像制作越来越少,但艺术上越来越细腻优美,与石雕造像一样体现着不同时代的风格特色。

巫山,作为地理名词,历史上曾出现在中国各地。现在主要指横贯湖北、重庆、湖南交界一带。近几十年的三峡考古工作中,千余件鎏金铜棺饰在巫山从沉睡中醒来。它们以图画的形式,生动地记录了千年前巫山的经济富庶和繁荣、人民的生命理想和激情,是三峡地区独特的丧葬巫文化符号。巫山县是铜棺饰的晚期使用中心,出土的铜棺饰则多为表面有刻画图案的铜棺饰,图案内容丰富,时代也较晚,多集中于东汉中晚期。饰棺作为我国古代丧葬制度的礼仪要求,其所用的棺饰上的各类图案,是古时人们精神信仰的真实体现,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逝者的悼念和希望逝者死后能过上无忧无虑生活的祝福,以及逝者本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跨越千年,为我们展现了古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他们所想象中的天界生活景象以及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趣。

饰棺是古代贵族丧葬礼制的要求。《周礼·春官·丧祝》记载:“丧祝掌大丧勤防之事……饰棺,乃载,遂御。及葬,御柩,出宫乃代。及圹,说载,除饰”。棺饰是古人对棺椁进行装饰时所用的物品,对葬具进行装饰的做法可见于各个朝代。“顶级墓葬”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鲜明特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多元一体连绵不断,特色各异的“顶级墓葬”在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层出不穷,传承有序,影响深远。“顶级墓葬”是社会发展的头部平台,追溯其源头,寻找其祖型,探索其历史的必然性,从来都是中华文明研究的重中之重,是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同时期的“顶级墓葬”有不同特点,但精致的设计、巨大的规模,豪华丰富的随葬器物,具有极强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却完全相同。“顶级墓葬”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受生产力水平制约,越是年代较早越是简单质朴,但王者的理念与追求万变不离其宗,唯我独尊是根本原则。


2.jpg


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巫山博物馆联合陕西考古文物保护修复研究院共同编纂的图书《来自巫山的鎏金铜棺饰》是一本通俗有趣的历史读物。本书用虚拟故事为切入点,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变身为顽皮孩童,参加东汉晚期巫山县城的一场盛大葬礼。细节丰富的插画下尽可能还原历史现场,既满足了人们对文物考古的好奇与幻想,更能感受到千年前长江上游巫山这座县城的富庶繁荣、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是一本破解天书的文物图集。本书由鎏金铜棺饰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带领读者揭开绚丽画面里的种种神秘面纱,了解西王母信仰与巫文化、丧葬文化的来龙去脉。诙谐幽默的语言让馆藏的文物不再冷冰冰,栩栩如生的器物图层层揭开叙事构图,让千年前巫山人的生命理想和激情跃然纸上。同时,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科普读物。本书是博物馆与科研单位联合的一项集体成果,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给读者带来沉浸式的别样精神体验。既可以看到不少闻所未闻的古老工艺,感叹古代艺术家的惊人技法,还能带领人们了解文物修复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有些甚至是突破性的新收获。

赓续薪火,传承文明。墓葬自古以来在中国古人心中就极为重要,历经几代,墓葬逐步演变发展,成为一种等级制度与文化艺术。通过对墓葬艺术的全面解读,可以了解到该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古人生死观等诸多方面。本书可以说是一扇窗口。读者从解读墓葬背后的真正内涵出发,重点了解鎏金铜棺饰所蕴含的文化艺术,并诠释各个朝代古人生死观与等级制度、礼制文化等诸多方面,探析其背后的真正内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千年沙海滔滔,千年钟鼓未敲,千年烟云聚拢,千年雾散烟消。近几十年的三峡考古工作,使千余件鎏金铜棺饰在巫山从沉睡中醒来。翻阅该书,我们仿佛看到了千百年来巫山经济的繁荣与富庶、感受到上千年来人民的生命理想和激情——那是一个时代的技艺与图腾。 (作者: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李蕾)  

 

编辑:卫卫           责编:赵梓希           终审:吴汉兴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