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博 >

中国西部最古老的少数民族羌族历史渊源及文化特点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曹丽 时间:2022-10-19


羌族是中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也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分布亦广,据历史考证其还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重要的组成部分。羌狭义为中国古代西部民族名称,广义为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羌族源于古羌,主要在长江上游一带活动,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所以成为以羊为图腾的西北原始游牧部落。后历经战乱,多次迁徙,目前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其附近地区,以茂汶羌族自治县最为集中。在陕西的宁强和略阳两县,曾是羌族较为集中的聚居地,目前也有部分羌族群众居住。


5bb8eeb16f7eca4bb31b5445ea05ec7.jpg


羌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历史考证,大约在8000年前左右,在关中盆地的东部边缘、崤山的西侧(今天的陕西渭南、河南三门峡一带)就生活着古羌人部落。后经几百年的繁衍生息,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各种资源日趋紧张,古羌人部落与周边部落时常争夺领地,各种争斗不断,彼此之间互有伤亡。在这种情况下,古羌人被迫顺着黄河,开始向东迁徙的历程。距今约5000年左右,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据许慎《说文解字》记载,羌属羊部,为西戎牧羊人,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都表示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西北原始游牧部落。炎帝属于古羌族部落,在经年的战争中,炎帝部落大部分与黄帝部落相互融合,成为华夏族(即就是今天的汉族),另一部分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融合,成为了汉族、羌族以外的民族先民。

殷商时期,羌为方国之一,当时羌人已向商朝称臣纳贡。据《诗经·商颂》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氏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古羌与殷商关系密切,在挖掘清理的殷商甲骨文中,发现了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氏族或部落)称号的文字,就是“羌”,这是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族号的记载。周时,大量羌人融入华夏,据《尚书·牧誓》中所提到商末古羌人曾随周武王伐纣,就是汉水和嘉陵江上游的羌部族。秦王嬴政灭六国,定都咸阳,称秦始皇。据史学家蒙文通考定,秦始皇的老家在甘肃天水,而天水正是羌人故里,秦的族属是羌,"秦之为戎,固不自疑"。秦始皇也曾颁布法令,不准对西边的羌戎部落用兵。至今在四川茂县松坪沟,羌族聚居地仍有其始祖是秦始皇的说法。

d1cdffec76ad6fad69987c46144d5df.jpg


汉朝时,因匈奴强大,羌人服属于匈奴。西汉景帝时期,羌人一部分请求内迁,汉景帝刘启允许研种留何率族人迁于陇西郡的狄道(今甘肃临洮)、安故(今甘肃临洮南)、临洮(今甘肃岷县)、氐道(今甘肃西和西北)、羌道(今甘肃岷县南)等地。汉武帝刘彻为了反击匈奴侵扰,彻底扫平匈奴之患,派大将军霍去病攻打匈奴,开辟河西四郡,隔断了羌与匈奴的联系,并派军队进入湟中,在今甘肃永登筑令居塞;后又在湟水流域置县,始设护羌校尉,总辖羌中事务。三国时期,河西诸羌和武都、阴平的羌部分别降属魏、蜀。魏、蜀之间相互攻伐,都征召羌军参加作战,许多羌人迁入了陇、蜀、秦、雍之地,即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现甘肃、青海、四川一带)。魏晋南北朝时,嘉陵江河谷、汉水河谷是羌人的一个重要居住地,在这个时期,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沟通了关中和成都两大平原,但是相对于中原大地,交通不便的秦巴山地依然偏离政治中心之外,这让羌人在这里找到了生存的世外桃源。这一时期,羌人杨氏建立了武兴国,南安羌人姚氏建后秦政权,成为羌族在中华文明史中一个明亮的时光片段。之后,还有几个羌人部落相继兴起,即陇南的宕昌羌,川、甘边境和岷江上游的邓至羌,二者存在了140多年。从东汉到西晋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汉族之中。

隋唐时期,活动在甘青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羌人部落有党项、东女、白兰、西山八国、白狗、附国等,其中,西山八国系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各部的统称。他们处在中原王朝和吐蕃势力之间,有的同化于藏族,有的内附中原王朝,或同化于汉族,或在夹缝中生存,在唐蕃长期和战不定的局势下,得以单独保存和发展。宋代以后,南迁的羌人和西山诸羌,一部分发展为藏缅语族的各民族,一部分发展为现在的羌族。羌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叙事诗《羌戈大战》中记述:远古时候,羌人曾生活在西北大草原,因战争和自然灾害被迫西迁和南迁,南迁的一支羌人遇到身强力壮的“戈基人”,双方作战,羌人屡战屡败,正准备弃地远迁,却在梦中得到神的启示,他们在脖子上系羊毛线作为标志,用坚硬的白云石和木棍作武器,打败了“戈基人”,终于得以安居乐业,并分成九支散居各地。这段传说,反映了羌人迁徙的一段历史,与史书文献及考古资料结合,印证了羌族的来源。明末清初时,一部分羌族由四川迁往贵州铜仁地区,至此,羌族的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羌族历史悠久,文化也独具特色。由于羌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但拥有自已的语言,其文化都为代代口口相传。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羌族的“羌”字,在汉文献中解释为牧羊人,故字型从羊从人。羌人是从事畜牧并以养羊为特色的民族,其文化也具有浓郁的牧羊民族特色。

羌族家庭以个体家庭为主,儿子长大成婚后分家。家庭内实行父系家长制,盛行一夫—妻制。结婚仪式复杂而隆重,订婚过程有“开口酒”、“小订酒”和“大订酒”。结婚有“女花夜”、“正宴”、“谢客”三个形式。羌族丧葬以前有火葬、土葬等。火葬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但现在多盛行土葬。羌族服饰,男子一般包青色和白色头帕,穿自织的长过膝的白色麻布或蓝色长衫,外套车皮褂子,脚着草鞋。或有少数人穿布鞋或牛皮鞋,裹羊毛或麻织的绑腿,束腰带。妇女喜缠青色、白色头帕,或于头顶置瓦状的青布一叠,然后以两根发辫缠绕其上作髻,身穿拖至脚背的麻布或棉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裹绑腿,衣服袖口和襟边均绣有鲜艳美丽的花边,衣领上镶有一排小颗的梅花形图案银饰,腰系绣花围裙和飘带,戴耳环、项圈、簪子、银牌等饰物。绣花鞋状似小船,鞋尖微翘,鞋帮上绣有各色云彩图案,俗称“云云鞋”。羌族的主食有玉米、土豆,辅以小麦、青稞、荞麦等。食品中以玉米饺团、土豆糍粑、蕨菜、野菜、腊肉、咂洒最有特色。蔬菜有圆根、萝卜、白菜、辣椒、豌豆、杂豆等,佐以圆根叶子和白菜泡制的酸菜。常烹制的食物有王米粥加蔬菜、烤玉米或麦麸馍馍、蒸玉米面、以玉米面为主拌合大米的“金裹银”和以大米为主拌合玉米面的“银裹金”。杀猪后,内脏为年节的菜肴,猪肉切割成小块,风干后成为“猪膘”,存放得越久就越珍贵。男女老少都喜欢饮用青稞、大麦煮熟后发酵而成的咂酒。饮时启坛灌入开水,插竹管,轮流吸饮,完后再添水入内,直至淡而无酒味为止。

羌族的建筑技艺独特而精湛,其中以碉楼、石砌房屋、索桥和栈道等最为有名。羌寨的建设既是其建筑技术的具体表现,又是羌族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早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就记载,羌族先民“皆依山而居,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羌族住房均就地取材,用石块、黄泥砌成,擅长砌石墙,住房多呈方形或长方形,高二至三层,底为畜圈,中间住人,顶为晒场,以独木截成锯形楼梯上下。住房中心为“锅庄”,即火塘之上置一铁或铜、石质的三足架,用于炊爨。火种终年不息,有“万年火”之称。锅庄上方供奉祖先的神位,平时全家聚会、饮食、接待客人、节日歌舞以及祭祀祖先等都在锅庄旁边进行。一般聚族而居,三五十家聚集成为村落。寨中建有石碉楼,方形,底大上小,高达数丈。羌碉以功能分有战碉、哨碉、界碉、风水碉、官寨碉,以形状分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碉等,以质材分有石碉、夯土碉、木碉。石砌楼房利用地形而建,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宛如城堡,蔚为壮观。羌簇建筑技术的另一个成就是掘井、筑堰、淘滩、善治水。溜索、索桥和栈道也是羌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溜索是一种古老原始的渡河方法,即用一根竹缆横跨河川两岸,利用倾斜之势,人悬于溜筒上,从此岸滑向彼岸。索桥是在桥的两岸砌石为桥洞门,用几根或十余根竹绳并列,绳头固定于两岸石础或木柱上,竹索上铺有木板以方便人们通过。

羌族传统的民族节日大多与农事活动和宗教信仰有关。“羌年”是羌族一年中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最为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羌族新年。2008年6月,“羌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都要上演一场极具羌族传统文化特色的“非遗”庆典,展演羌文化歌舞,展示民俗绝技,展现羌文化的别样风情,感受民族团结、欣欣向荣的景象。

羌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不仅是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古羌人创造的辉煌的文明,既古老神秘又引人入胜,推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召唤人们回归传统,来探寻多民族国家的辉煌历史,见证历史,传承文明。

作者:汉中市博物馆 曹丽

 

编辑:西亮           责编:慕瑜           终审:吴汉兴

上一篇:李商隐樊南文化艺术馆研讨会召开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