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孔桥》
《马栏清晨》
《转角》
五月的马栏革命旧址,云蒸霞蔚,细雨迷蒙。在雄伟的马栏革命英雄纪念碑前,一幅剪影般的画面令人动容:一位站得笔挺的退伍军人,神情肃穆,目光坚毅,缓缓举起右手向着纪念碑,敬了一个标准而庄严的军礼。这位退伍军人,正是画家朱满林。
朱满林有很多个头衔,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西安中国水墨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但在记者对他的采访中,他时常提到的一点是——我是个退伍军人!有着十余年军旅生涯的朱满林,在新疆生活了十三年。18岁入疆当兵,雪山哨卡上他用无私的坚守谱写着人生的青春岁月。军旅生涯为他塑造了特有的人生底色,也为他的艺术创作注入了钢与铁般的新鲜血液。
他师从新疆画院国画家谢家道先生,专攻西部山水。西域的大好河山在他的画笔之下被赋予别样的生机,寂寥的沙漠更显雄浑,凛冽的风雪饱含意趣,沉默的骆驼充满力量。似乎在他的身上,长安与西域,这两个地理词汇,也瞬时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那些画面空间流露而出的,既有长安画派的浑厚苍莽,又有西域大漠的粗犷激情。在继承并发扬长安画派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两种艺术风格的融合使他形成了自己的“路子”和极具个性化的风格。
朱满林以画骆驼见长,有着“西北骆驼王”的美誉。他笔下的骆驼健壮、传神,区别于温顺、驯良固有的形象,笔墨的浓淡映衬间,茫茫雪原与骆驼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朱满林画中的骆驼,时常传递出这样的信息:皑皑雪山下,默默前行的骆驼群在凛冽风雪中坚韧跋涉。扬起脖颈的骆驼,似乎是在仰天嘶鸣,那声音里于缄默中,仿佛存有不屈的抗争。
细看之下,这些骆驼几乎都是正视画面,迎面向人走来。“骆驼迎面而来,和别人眼中的骆驼从侧面匆匆而过不一样,我眼中的骆驼是径直而来的,飞奔的骆驼气势像马一样,飘逸灵动。他们和人一样,是能够与人对面交谈的,有着互相呼应的感觉。”在他看来,骆驼将十二属相动物的特征集于一身,是种神奇的动物:尾巴像猪,嘴巴像羊,脖子像龙,容纳了十二属相各个特征。于朱满林而言,画骆驼似乎就是在为自己画像,将自己丰盈的精神世界寄托于骆驼身上。“骆驼的性格和我自己很相似,做事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所以我喜欢它的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精神。”
“做事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朱满林,如同一头默默前行的骆驼,认定了自己的方向,在艺术广袤的大地上踽踽而行。作为一个画家,作为一个有着军旅生涯的画家,作为一个有38年党龄的画家,他坦言自己能够真正认识到党和国家走到今天的艰辛。如何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出那些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如何能够在笔墨之间,融入革命精神,给当代青年以激励,善于思考琢磨的朱满林,一直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寻觅更为闳阔的题材。“2012年,我曾经去井冈山进行创作写生,其间参观了当地的陈列馆。看到那些革命烈士栩栩如生的蜡像,而一面墙上写着当时一下就牺牲了五千多人,这个场景令人泪目,也让人非常震撼。革命烈士牺牲在了这里,血流成河的壮烈场面在脑海里难以磨灭,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最危急的时刻。所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绝对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出来的,那是用烈士的血肉之躯换来的。”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能刻骨铭心地体味到个中情感。那次陈列馆里强烈的冲击感,让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中国革命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打动了他的心灵。“新中国来之不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需要细细咀嚼才能领悟其中深刻内涵的。”
于是,当今年5月份在马栏革命旧址参观采风时,看到矗立在广场中央的纪念碑时,一个退伍军人内心的崇敬、景仰、感怀、激动,便随着寻访革命先辈足迹的一趟行程,在内心抑制不住地激荡涌动。一个退伍军人面向纪念碑敬礼的剪影画面,就这样情不自禁酝酿而出。
马栏,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曾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位于咸阳旬邑的马栏红色革命根据地,被誉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它对发展和巩固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打击敌人、支援延安、支持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而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
画家敏锐的直觉,让朱满林意识到:马栏这个地方必须去!“有志青年为啥要到延安去?走的什么路,是怎样到达延安的?我想怀着一种探寻的心理,通过自己的绘画,再现当时的历史气息,呈现马栏诸多的历史故事,以自己的视角去解读那些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革命斗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等为主要内涵的‘马栏精神’。”
一趟马栏之行,使他了解了土地革命时期马栏作为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南区和关中地区的南大门、中共陕西省委关中分区机关所在地,组织指挥陇东和关中地区革命斗争的历程,了解了清涧起义、旬邑起义、渭华起义和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经历的峥嵘岁月和丰功伟绩。“那些牺牲的烈士,还有坚贞的革命先辈,新中国正是由他们一步步艰难跋涉而建立起来的。山水画家最好的表现形式,就是再现这些场景。”
从马栏采风归来之后,朱满林怀着极大的创作热情投入到围绕马栏革命旧址的国画创作中。灵感喷薄而出,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创作出了三幅国画作品:《马栏清晨》《转角》《七孔桥》。以自己的画笔来展现革命激荡风云,从而给当今的人们以启示。在朱满林的心中,这是一个画家的使命,因而他的画中融入了个人的使命感。“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只是为了一个信念——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一个民族有自己的信仰,才有希望。在马栏,我感受到了这种信仰的力量。”
《马栏清晨》,是一幅全景视角的作品,这幅作品的另一个名称叫《马栏筑梦·革命起航》。画面中,马栏全景尽收眼底,沉静中似乎孕育着勃勃生机。近处的纪念碑与远处的嶙峋群山,虚实结合,意蕴丰赡。马栏的清晨,颇有寓意,既是时间概念上的开始,也是革命青年希望的起航点。画面的右上角,群山背后的一片鱼肚白,而后是一抹跃跃欲试、若隐若现的红晕,引人遐想无限。
《转角》,这个地名在当地被称为“拐角”。革命初期,经过这个地方,有志青年才可以到延安去,也正是通过这个地方改变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命运,所以叫“拐角”。青年们从这里,才算真正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里是当时通往延安的唯一路途。当时,红二十六军军部驻扎此地,刘志丹、谢子长驻军在这里。画面中,满目彤红。秋天收获的季节预示着红军命运的转折点,也意在指明革命力量的壮大,画面正中的红旗颇为显眼,红色是希望,是收获。艺术性、历史性、画面的平衡性遥相呼应,革命正在走向光明。右上角的远景依旧是红色,仿佛在滚动着。
《七孔桥》中,山峦、溪流、树木,将远处的一座桥映衬得岿然挺立。1942年以后,关中分区相继建成了被服厂、修械厂、造酒厂和医院,为了解决交通困难,方便设备和物资运输,1942年—1944年,关中分区组织马栏军民采取人拉、肩扛等方式采集石料,在马栏河上建起了一座长48米、宽5米、高7米的七孔石桥。《七孔桥》,展现了习仲勋同志带领当地群众进行根据地建设,修建此桥,造福当地群众的故事。潺潺河水流过,讲述着革命年月里的倥偬岁月。画面右上角的远处,同样是一片铺满山峦的红色。
“为什么画面远景中总有一抹似隐似现、风云涌动的红色?”朱满林的回答让人茅塞顿开:“国画的写意性很强,这是按照我自己的思路增添或者减少内容。东方是太阳初升之地,青年是中国的希望,青年们奔向希望之地,民族才有希望,或许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东方欲晓》。”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魏韬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