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 >

陕西渭南:碗碗腔皮影艺人谢德龙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军民 时间:2020-09-07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李军民)谢德龙(1900—1983)渭南市临渭区碗碗腔皮影艺人。乳名森娃子,渭南市临渭区交斜镇美王官庄村人。他从小酷爱皮影艺术,考究碗碗腔调,不断丰富和提高皮影舞台艺术,曾任西安市皮影剧社社长,西安市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理事等职。

微信图片_20200907111918.jpg

他出身于贫苦民家庭,小时只读过3年私塾。1913年因当地早灾严重,加上官府、地主的残酷剥削,饥饿夺走了父母的生命,10岁时只好靠外祖母抚育,17岁就跟苟家村的孙子禄(朱娃子)学弹琴,跟庄子学演唱。白天练习月琴,晚上到旷野练嗓子,天麻麻亮就对着井口拔声,并经常随师傅到各地演出。他首次登台演出的是《吕蒙正赶斋》、《天仙配》等。因他嗓音宏亮,久唱不衰,韵味情深,声弦吻合,且能弹奏一手悦耳中听的月琴,青年时代就名震渭北各县,素有“渭北红”、“铁嗓子”的美称。他五音俱全,生、旦、净、丑行行精通,见长于“黑头”、老生及丑门。曾被“一杆旗”杜初升看中后收为徒弟,从艺10年,得益很深。他能演唱130余本,其买中“吃本戏”50多个。他的拿手戏有《金碗钗》、《水月庵》、《女巡按》等。有一天在华州区(原华县)演出被当地豪绅、县参议王仲谋收在自己的戏班里,为其挣钱,长达10年之久。一次未赶上为王母祝寿,被王捆在柱子上打得皮开肉绽,赶出家门。1946年因生活所追,为了养家糊口,只好弃艺从商,在交斜开了一个小杂货铺。1949年家乡解放,他在交斜区委书记赵清华的帮助下,组织了皮影社。1951年,谢的大徒弟、影戏艺人“窝子镜”芦成福约他去西安演出,那时虽已50开外,但嗓音仍十分园润宏亮,在表达各个行当及人物的复杂感情方面,依然动人肺腑。1952年在西安文联主任刘尚达和田益荣的帮助下,组建了“西安德庆皮影社”。谢任社长,芦任副社长。1957年西安文化局在平安市场为德庆社修建了能容纳4、5百观众的剧场。此时的谢德龙劲头倍增,大胆创新,将银幕(亮子)扩大了近2倍,把7寸大小的皮人改为1尺2寸,还让皮人调步走路。这样不仅美化了皮影艺术,又増强了真实感,并设女声、男声,改变了以前“前首”(即演唱者)一手包揽的旧习。谢曾相继担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迷碗剧团艺术顾问、陕西省广播文工团顾问。1958年去兰州演出时,甘肃省邓宝珊等首长看过演出后,赠给他绣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丝绒帐幕一幅。1959年赴北京参加全国皮影木偶小戏调演,荣获优秀表演奖。他创新的皮影制作艺术被苏联友人赞赏,《蝴蝶杯》一出戏中的影人道具经其复印,又回赠该社1套。1960年11月该社正式改建成“西安市皮影木偶剧团”,谢继任团长。

微信图片_20200907111925.jpg

微信图片_20200907111930.jpg

长期以来,他协助有关文艺团体教排,指导许多剧团的唱腔音乐、表演技巧。经他整理,使流传于民间的碗碗腔皮影戏及早搬上了舞台。他整理的历史传统剧有《莲花计》《八义图》《猪八戒招亲》《女巡按》《大闹天官》《三盗芭蕉扇》《三关排宴》等。还创作了现代剧《宝娃参军》《三页铧》《好保管》《婆爱媳》《好媳妇》等。特别是将《白毛女》《三世仇》《朝阳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戏移植成碗碗腔皮影演出,深受群众欢迎。长安书店还将他的《大闹天宫》《碗碗腔选集》公开出版发行。陕西省广播电台经常把他的演唱录音予以播放,以满足听众的要求。陕西省、西安市政府还让他先后为来访的30多个国家首脑、人民团体和友好人士作招待演出。

钟爱皮影艺术的谢德龙于1983年11月与世长辞,享年83岁。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