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 >

路遥诞辰70周年:平凡的世界,不平庸的一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上官云 时间:2019-12-03

“三四岁你就看清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并且明白,你要活下去,就别想指靠别人,一切都得靠自己。”这是著名作家路遥在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写下的一段话。

今年是路遥诞辰70周年。路遥本名王卫国,生命只有匆匆四十余年。但坎坷的经历没能击败他,一部《平凡的世界》,直到今天,仍在以温暖而富有力量的文字激励了无数年轻人前行,人们记住,也记住了不认命的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

而这两个人的故事,恰恰映衬着路遥在现实世界中不平庸的一生。

作家路遥。郑文华 摄

饥饿的少年时代

1949年12月3日,路遥出生于陕北农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里人口众多,尽管父母辛勤劳作,但日子仍然过得十分贫苦。不得已,路遥被过继给自己的伯父,那一年,他七岁。

在那里,他度过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伯父家的情况稍好,但生活也不宽裕。路遥依旧穿得破破烂烂,时常为买一支铅笔发愁。他坚持读完了四年初小,又参加了高小考试,从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家里并没有足够的钱供他上学。生性倔强的路遥不肯听从养父的安排,去砍柴放羊,而是独自一人跑到了县城,后来通过反复谈判,家里勉强答应让他念书,但每个月只给25斤粮票。

对路遥来说,这点粮票并不能满足基本的饮食要求。吃不饱的时候,他就跑到野地里去找点可以果腹的东西。

记忆中的遭受饥饿折磨的生活,在路遥的心头打下了深深地烙印,以致在后来的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身上,几乎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大学时代的路遥

1973年,几经周折,路遥成为延安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

他的生活依然简朴低调,有时候吃完饭,用开水冲一碗菜汤便是美味佳肴。上课之外,路遥把大量时间花在了读书上,《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红楼梦》等经典著作都在他的书单里。

枕头旁常常摞着一尺多厚的书,是路遥住宿舍的标配。他自己开玩笑,叫“床头文学”,读书到深夜是家常便饭,随身带着的一部《创业史》更是翻来覆去地读,重要章节甚至可以背下来。

他的大学同学曾回忆,一次大家一起去西安搜集《延安颂》的编写资料,在铜川到西安的火车上,路遥就这么一直读着书,直到火车进站。

庞杂的阅读,为路遥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974年夏,复刊不久的《陕西文艺》(今《延河》)一时缺少编辑,决定借调路遥。在那里,他很快有了发挥才华的机会,一边工作一边写作。

没多久,路遥的长篇散文《银花灿灿》发表于《陕西文艺》1974年第五期;第二年,散文《灯火闪闪》刊发于《陕西文艺》第一期。当时,这些作品的发表在他的同学中引起了轰动,大家争相传阅。

有了这些文学基础,毕业后,路遥如愿进入杂志社工作。

抱病完成《平凡的世界》

1975年,已经写出众多优秀作品的路遥冒出一个念头:写一部能够全景式展现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小说。这就是后来读者熟悉的《平凡的世界》。

小说写起来并不是那么顺利。他花了三年时间做准备工作,到学校、工矿、企业、机关单位走访;为了了解当时十年间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几乎翻遍了当时的报纸,直到“手指头被纸张靡得露出了毛细血管,搁在纸上,如同搁在刀刃上”。

写第一部时,路遥是在一个煤矿,经常饿着肚子干活,直写到昏天黑地,分不清是不是天亮了;写第二部时,他住在陕北的县招待所,手掌冻僵了,就用热水捂热接着写。

实际上,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完稿后,路遥并没有获得多少赞誉,相反倒是收到一些评论家表示“失望”的态度。他难过,但却始终没选择放弃。

然而,就在抄写《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时,路遥的身体出现问题,开始吐血。得知消息的弟弟马上劝他停止第三部的写作,但路遥执意不听。他说,自己已经考虑好了,要用生命去结束《平凡的世界》。

他和死神争分夺秒的赛跑。总共花费六年光阴后,《平凡的世界》终于得以成书,路遥也一举夺得“茅盾文学奖”。

一部小说中的现实倒影

《平凡的世界》,架构十分宏大。它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广阔的社会面貌。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无疑是孙少安、孙少平兄弟。

孙少安从小挑起了家庭的重担,18岁凭借着“精明强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了远近闻名的能人,后来还在村里盖起了烧砖窑,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成功致富。

读书成绩很好的孙少平则渴望见识外面的世界。书的开头,他是个穷困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他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但从未放弃过改变命运的努力。

他身上有着作者的影子。比如,孙少平在山里劳动休息时,会躺在黄土上,仰望蓝天白云,眼里充满泪水。《平凡的世界》里说:“他老感觉远方有一种东西在向他召唤,他在不间断地做着远行的梦。”

这一幕,像极了当年艰难求学的路遥。

也有读者说,孙少平也好,孙少安也罢,他们都曾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年轻人,但从始至终都在凭借顽强毅力与生活抗争。他们的信念就像是火种,每个年轻人看到光亮,就不会忘记知识和希望的力量。

平凡的世界里,不平庸的人生

可是,当荣誉到来的时候,路遥的身体撑不住了。1992年11月17日,他因病去世,走完了他平凡但不平庸的一生。

贫困几乎伴随了路遥一生,童年少年自不必说,从事文学创作后,这种情况也并没有多少好转。据说,他当年去领茅盾文学奖的路费,都是借的。弟弟跟他开玩笑:千万别获诺贝尔文学奖,因为找不来外汇。

但和孙少安、孙少平不放弃一样,路遥从未放弃过写作。他说过,“只要广大的读者不抛弃你,艺术创作之火就不会在心中熄灭。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

优秀的作品总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路遥病逝后,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续广播”节目又先后两次播出《平凡的世界》,它成了一部“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2018年9月,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评选中,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与《人生》入选。在今天,它依然拥有数不清的读者。

评论家白烨说过,书中表达了人人共有的情感,尤其是有乡村文化背景的人在逆境中向上爬的勇气,“年轻人看这个书,大部分都具有这种给你加油打气的功能,这是我们对这部作品保持敬意的最大原因。”

在路遥笔下,生活充满各种各样的不顺利,主人公大多都是于连式的小人物,但却都对未来充满希望,从未被苦难打到,这也许是路遥小说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许多年过去了,路遥所写的世界依旧离读者很近。他笔下那些为生活奋斗、与命运抗争的普通人的故事,仍旧令人为之动容:因为,我们总能在其中照见自己的影子。

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的那样:

“少平现在认识到,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该按照普通人的条件正正常常的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之想。当然,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

编辑:思羽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