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评 >

党员干部“双报到”:人到心更要到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5-08-21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娟娟 通讯员 庞丽)近年来,各地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服务社区建设,服务居民群众,受到大家广泛好评。但在一些地方却有点“走了样”,变成了干部“签个到、拍个照、扫个地、除个小广告”的“社区一日游”。这种“人到了心未至,身下了情未深”的形式主义,严重背离了“双报到”的初心。

不是说打扫卫生不重要,但老百姓更盼着解决那些“操心事”。干部们为了积分达标、“留痕”,便倾向于选择那些易操作、好留影的“浅服务”,至于是否真正解决社区痛点、回应居民关切,反而成了次要问题。没把社区当家,没把居民当亲人,自然沉不下心去了解真问题,更别说真心实意想办法了。若只满足于这种“身到”而“心不到”的服务,一切服务都是无源之水,徒增基层负担。 

“双报到”要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必须破除形式主义桎梏,让干部“身入”更“心至”。首要关键在于精准匹配资源。应将“社区需求清单”和“党员资源清单”精准对接,通过社区网格员深入摸排、问卷调查等多种渠道精准识别居民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全面梳理报到党员干部的技能特长与服务意愿,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与动态更新,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更要紧的是推动考核“指挥棒”向重实效转变。必须坚决摒弃唯报到率、唯留痕材料、唯积分论的粗放评价方式,考核重心应转向解决实际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突出居民满意度这一核心标尺。可以适当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通过随机访谈、匿名问卷等方式收集真实的反馈信息,对在“双报到”中搞形式主义、造成不良影响的党员干部受到追责,让制度真正“长牙带电”。同时建立“社区吹哨、党员报到”的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专项治理中能迅速集结力量,唯有如此,才能把分散的“报到点”编织成坚实有效的服务网络。

邻里矛盾调解、老旧小区改造、环境卫生整治等等社区治理中的难题,无不需要干部们真心实意、俯身躬行去化解。一定要搬掉形式主义这块“绊脚石”,让干部的“心”真正沉下去,让服务精准“对”上来,让社区和居民真切“得”实惠,将“双报到”转化为察实情、解难题的真情行动。

编辑:夏雨           责编:晓佳           终审:张建全

上一篇:抓好作风建设的“三个关键”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