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评 >

“国潮”产品不能有符号无内涵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刘天放 时间:2024-03-01

盘扣、马面裙、宋锦外套、香云纱衬衫……这些听起来颇具年代感的词汇,成为今年春节假期的穿搭密码。但是,很多品牌只是盲目跟风,其“国潮”产品空有符号没有内涵,甚至充斥着“山寨”“抄袭”等问题。
  近年来,“国潮”之风越吹越强,涉及服装、美食、音乐、美术、建筑、家具、日用文创等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多个方面,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消费。这一方面表明消费者对国货越来越认可,追逐“国潮”的社会审美时尚正在悄然兴起;另一方面,也是文化自信带来的正面效应,这样的“双向奔赴”令人欣喜。
  “国潮”涌动,使不少老品牌靠着“国潮”焕发了“第二春”,也助推新兴品牌迎来快速发展的窗口期,一些新“国潮”借机而起。然而,有些“国潮”也出现了跑偏现象。正如媒体报道的,从2022年下半年起,“国潮”在消费领域的魔力逐步减弱,人们不愿意为“国潮溢价”买单。品牌贴上“国潮”标签就能大幅涨价,这种好事不太容易有了。
  当前,很多品牌只是盲目跟风,其“国潮”产品空有符号没有内涵,只不过是“网红”产品而已。在产品质量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其价格却先被哄抬起来,这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而且产品质量和销售手段频频“暴雷”,使这类“伪国潮”逐渐丧失了口碑。
  “国潮”兴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现象,靠的是厚重的文化内涵、过硬的产品质量而非“强贴标签”或凭空捏造。“伪国潮”本末倒置、名不副实,可能“红极一时”却无法长久。即使是“网红”产品,也必须强调质量,由此才能口碑飘红,否则,必将被消费者抛弃,甚至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的“国潮”市场秩序。
  借助“国潮”,很多企业开始迎合消费者的时尚需求,推出新产品,这使传统文化逐渐回归,变得更“潮”更有趣,甚至变身“社交符号”。然而,“国潮”并非“网红”。注重不断创新和产品质量,才能使“老国潮”焕发新生,也会使“新国潮”不断涌现,进而让“国潮”发挥应有作用。
  作者:刘天放 来源:《中国旅游报》

编辑:晓佳

上一篇:非遗文化迎开学 有趣有益有传承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