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评 >

【文艺评论】沈奇 || 读李璟编著《长安画派——方济众卷》感言

来源: 汉中文联 作者:沈奇 时间:2022-05-11

情怀与担当

读李璟编著《长安画派——方济众卷》感言

 e0aeb92f84c51cb1d6991e63ea18f2c.jpg

1

在当代陕西国画界,从“长安画派”到“后长安画派”,从个人艺术成就之别开一界,到新时代陕西美术发展的摆渡与开拓,及至从艺术文本价值到艺术人本风范,方济众先生都可谓承先启后的一代尊师,一位具有历史性影响且必将深入影响到未来的、优秀而又重要的艺术家。

我们知道,方济众先生是由祖籍汉中勉县走出而成名于陕西画坛的,进而成为“长安画派的一位干将”,且于上世纪八十年底初“创立陕西国画院并出任首任院长”,成为“长安画派之后衔接陕西画坛的重要人物。”1 由此也可以说,这位享誉海内外的陕西画家,更是现、当代汉中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百年一人”而越众独倬的重要历史人物。

记得在写于2013年春天一篇题为《深入时间的回望——重读方济众》的评论文章中,笔者曾满怀期待地提出:“作为‘长安画派’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且又有别于其主流走向、卓然独步而风格迥异的当代山水画家,方济众的艺术人格与艺术成就,将会成为一个具有长久欣赏价值与研究价值的潜在热点,为今天及未来的艺术爱好者与艺术研究者所重新认领和倍加珍重。”2

随后不久,由陕西理工大学“方济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吉武昌教授主编的《方济众艺术研究文集》和《对话方济众:走出长安画派——当代艺术名家专访辑录》两部相关文集,先后于2015年和2016年出版发行,继而在陕西美术博物馆举行首发式和学术研讨,为深入研究并重新评价方济众先生的艺术成就和艺术人生,开启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新局面。

如今,适逢“长安画派”成就风行六十周年,新一部由汉中美术家协会主席、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李璟编著,并列入著名画家、陕西美术博物馆馆长邢庆仁主编的《长安画派》代表画家系列评传丛书的《长安画派.方济众卷》,又于2021年9月出版,并于11月随同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开幕式上隆重面世,更是令人倍加振奋与欣慰!

2


研读《长安画派.方济众卷》,仅就笔者而言,有一种双重的亲切与感念。

一方面,笔者与方济众先生同乡,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汉中拜识先生,后于八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在西安留校任教后,与已回陕西美协工作的方先生有过一些交往,并一直以我们汉中勉县有这样的著名画家为骄傲。后来,方先生患病英年早逝,遂深怀遗憾和敬仰,虔心反顾研读先生之作品与人生,精心撰写过两篇不无定论性质的专论,并在陕西理工大学“方济众艺术研究所”成立暨方济众艺术研讨会上,主持首届学术研讨,出任第一任所长。可以说,作为同样从汉中勉县走出而耕耘于当代文学艺术界的后辈诗人学者而言,笔者和许多汉中文朋画友一样,都有一种“方济众情结”系于心怀,而耿耿念念至今。

另一方面,本书作者李璟,更是与笔者君子之交三十余年的乡友和学友,其间相互支持和交流不断,成为各自美好记忆。至今记得,1997年秋读到李璟为“后长安画派”之代表性画家张立柱撰写的题为《艰生地》评论文章时,就暗自赞赏其修为所在,是一位后望可期的有理论认知和学院素养的画家,而非那种粗人干细活只知“与时俱进”或“自以为是”的所谓“画画的”。果然,多年后李璟厚积薄发,一下子拿出了如此厚重的一部《长安画派.方济众卷》长篇评传,并赫然入列《长安画派》丛书,与《赵望云卷》《石鲁卷》《何海霞卷》《黄胄卷》共五部精装本一起整套发行面世,其规格之高、影响力之大,可想而知。当年的期许,山长水远,落实于今日之遥相唱和,得以为推进方济众先生的研究而加筑基础,提升影响,实在足以告慰共同的情怀与自甘认领的担当。

故而,需要首先指认的是,这部带有史料与评传双重价值的《长安画派.方济众卷》由李璟撰写,实可谓“历史际遇”性的不二选择。李璟八十年代求学于西安美术学院,在西安工作数年后,便义无反顾回返汉中老家,扎根故土而潜沉修远,于中年午后渐成格局,身兼大学美术教师和汉中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更是潜沉修远于画室案头而边缘自若的画家。是以,李璟对出于“地缘文化”影响而别有风致律动的当代汉中美术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长久体验与深心理解。尤其是,在其早年“艺术发蒙”期,曾得时在汉中且邻居而处的方济众先生言传身教之粘灌屡屡,印刻在心,追慕敬仰于怀,最终“初心”有待而“责无旁贷”出手此评传,其既“接心气”又“接地气”的人本可信度,和不失理论认知与学院素养的文本可信度,已足以保证其撰著的基本位格之所在。

而,就笔者个人研读这部期待已久的“凿空”之作感受而言,确然不但“靠谱”,而且有其不可替代的特别价值。

3

李璟的这部《长安画派.方济众卷》,共分“方家坝”“入室赵家”“行万里路”“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中国画研究室”“白石山庄”“滋卉园”“鞠躬尽瘁”七章构成,后附“方济众年表”和“作品索引”,并选用近百幅方先生的作品彩印插排以求互参并举之图文并茂。其著述架构,大体顺时循史,依序展开,钩沉梳理,下足了功夫。其成书史料详实,脉络清晰,加之走笔行文见情见理而诚朴清通,整体品貌观之,算得中规中矩之作。然笔者细读后发现,其实李璟此著朴茂中别有独到之心意与学理,值得另作深究。

大体知晓特别是熟悉方济众先生艺术历程者都会理解到,这位从汉中勉县走出而最终驰名海内外的“历史人物”,其人文精神谱系之脉息,实则从未出离过一生魂牵梦绕而深心依恋的汉中老家。可以说,温存于秦巴山间汉水上游的这方山水韵致与风土情致,既是先生艺术人生的“发萌”之地,也是先生艺术灵魂的“归属”之所,更是先生艺术道路与艺术风格取向的潜在“坐标”。有意味的是,历史也由此于吊诡中而不意间成其理路,偏偏在先生当年遭受“流放”时,被安排返回汉中,落脚虽非自家乡里却也大致风情一致的洋县白石公社王庄大队,从而得以苦中酿甘,重温故土情愫与家园情怀之“写生”与“采风”,并于三年后调汉中地区文化馆恢复“美术工作”,继续“返乡”之旅。如此八年,实际上隐然“过渡性”成就且成熟了这位画坛名家,那一份真正属于他自己的艺术精神和艺术位格,从而在早年“与时俱进”为“长安画派”之主要“干将”的“历史定位”之外,逐步找回并“安身立命”于独属于先生自己的艺术精神之“原乡”。

其实,真正到位的研究者或可理会到:“作为‘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和代表画家之一,先生的艺术气质和探索路向,本质上是与他人不同的,且一直对从属于这一画派,做着实践中的逸出和理论上的反思。”3 而这一“逸出”与“反思”的关键“转折季”,正是先生被“流放”回汉中的这八年之间。由此“过渡”,不但悠然会心而心手双畅之下,化生独此“方家”之笔墨气韵与画风情致,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长在长新的诗意田园世界和无可替代的秦巴风情画卷,也由此确立了以“小品”成大家的典范;同时,经由此一“过渡”,更蓦然回首原本独属于自己艺术精神的“潜文本”之所然,确立真正可代表个在艺术风格与艺术成就的“显文本”之风华。可以说,这八年返璞归真潜沉汉中的心路历程和画路历程,实可谓方济众艺术人生中,真正风华自茂而意义深远的“华彩段”。

如此话说回来,方豁然开朗而显而易见的是,作为深怀“方济众情结”也基本了解且深度理解先生汉中八年“流放生涯”的李璟,确然有备而来,构思与落笔《长安画派.方济众卷》的撰写,其整体构架与局部侧重,显然不谋而合于上述理路,从而将全书重心落实并细化于“白石山庄”与“滋卉园”两章,不惜浓墨重彩且细切诸般情节,以至于连这部分的文字语感,也特别生动而亲和。由此侧重,既填补了多年来有关方济众研究的一段重要空白,又丰富了方济众先生的艺术人生写照,也多少修补完整了方济众先生的艺术人生谱系,从而成为这部评传整体价值所在的最主要部分,也是其独备一格的重要贡献。

4

综上所述,李璟编著的这部《长安画派.方济众卷》,既多角度还原了历史画卷中的方济众艺术生涯之外在谱系,也多层面深化了人本价值维度的方济众艺术生涯之心路历程,对我们更加深入研究这位具有历史性影响且必将深入影响到未来的、优秀而又重要的艺术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基础资料和切实参考,更为凸显汉中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百年一人”的方济众形象,梳理并确立了一个显要而坚实的标识,可谓功莫大焉!

一腔情怀,一份担当,身兼美术教职、基层美术工作领导和独立画家于一身的本书作者李璟,在即将退休于午后斜阳而重整丹青志业之际,尽心竭力于此一厚重编著,耀然行世,已然足可告慰平生——当然,也足以告慰我们共同念念耿耿的“方济众情怀”而欣然无憾的了。

(2022年4月4日于京西香山在望印若居)

作者简介

沈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教授(退休)。著有《沈奇诗文选集》(7卷)等19种,主编“当代新诗话”丛书(10卷)等9种。( 汉中文联)


编辑:王俞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