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评 >

文艺工作者要增强审美“三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师海娥 时间:2022-04-29

文/师海娥

  近年来,文娱行业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艺人违法失德等问题,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去年以来,相关政府部门逐步加大了整治力度,通过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有力规范市场秩序,坚决遏制行业不良倾向,有效廓清文娱领域风气,积极引领向上向善社会风尚。作为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理应以高尚的操守和优美的文笔,不断增强审美鉴别力、创作力和感染力的审美“三力”,为社会创美文、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美名,营造一个百花齐放、美不胜收的文化艺术胜景,让全社会感受到文艺作品带来的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美的召唤。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英国文学家、美学家约瑟夫·爱笛生在《论洛克的巧智的定义》中说:“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着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不论处在何种时代和社会环境,文艺工作者的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具有真善美的形式、真善美的内容和真善美的内在思想,从而起到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引导人们良好社会行为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具有文明进步思想、甄别善恶美丑能力和艺术创作才能,能够切实认识到艺术作品承载着教导、引领和匡正社会精神文明的功能和作用。
  但在一段时间里,却有个别文艺工作者放弃坚守自己正确的审美观,迎合拜金主义、物欲追求的低级趣味,以感官刺激增加阅读量、票房、流量、收视率以及知名度和经济回报,陷入美丑不分的泥潭不能自拔,致使一些文艺工作者和作品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造成一些作品低俗媚俗,以丑为美,甚至“不丑则不美”“越丑则越美”。在这种美不胜丑、正不压邪的不良风气下,一些文艺工作者甚至对丑不能不写、不能不演,以“丑”为荣,带来粗制滥造、庸俗不堪乌烟瘴气的不良风气。
  文艺作品的美,就是让人赏心悦目,给人以健康、舒服的视觉、听觉和感觉。俄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人得自天赋的美感应该提高到由学习、修养而形成的审美趣味的水平。”文艺工作者要在创作和表演中真正得到心灵共鸣,就需要提高表现、表演和展示心灵之美、精神之美和内在之美的水平和自觉。虽然表现美的形式、方法和技巧可能不同,挖掘美的深度、审视美的角度可能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美的本质和人们爱美的本质毫不例外地不会随着时代变换、环境变迁而变化和改变。有时候,美丑也许会被颠倒,但是美丑不会永远被颠倒;美也许会被玷污,但是不会永远被玷污;美丑也许会被少数人颠倒,但是不会被绝大多数人颠倒;美也许会被少数人玷污,但是不会被绝大多数人玷污。以丑为美的“艺术家”和作品,也许会被少数人用眼睛欣赏,但是必定会被更多的人用心灵厌恶。无论历史更迭、社会发展,无论经历自然的和人为的灾难、曲折,追求向上、向善、向美永远是社会的主流思想,是人们心灵中赖以支撑的精神支柱。
  日前举行的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全体文艺工作者发出共同倡议,号召全国文艺工作者努力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切实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矢志追求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的崇高精神。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的重任,承担着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责任和使命,增强审美鉴别力、创作力和感染力的审美“三力”,扬美弃丑、激浊扬清,传播真善美,引领时代风尚。


编辑:晓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