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评 >

中学推行“人脸支付”: 应谨慎但别一味排斥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陈广江 时间:2022-02-25

近日,有网友向湖北恩施巴东县政府反映,巴东县一中学推行“人脸支付”系统是否有必要性,第三方平台能否保障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涉事学校回应称,学生人脸信息是在家长同意并陪同的情况下,完成采集的,不存在外泄或另作他用,而且全校师生均自愿使用人脸支付,学校“校园一卡通”系统仍可使用,只是没人再用。(2月21日澎湃新闻)
  在个人信息频遭泄露的语境下,社会对校园“人脸支付”系统的必要性、正当性和安全性产生担忧,并不奇怪。毕竟是未成年的孩子,其个人隐私若一旦被泄露,不仅会给孩子及其家庭造成伤害,还将给教育带来“变味”的风险。此外,因家校之间信息不对称、地位不对等,校方“自愿使用”的说法,恐怕也难以完全服众。
  对人脸识别技术进校园,应当且必须保持谨慎之心,但过度悲观、一味排斥也不是客观、理性的态度。从长远看,深入应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技术不是原罪,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而不是拒绝使用;有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刷脸吃饭”并非首次出现在中学校园。自2017年10月杭州第十一中学校园食堂在全国首创刷脸支付后,这种支付模式相继在多地中学校园“开花结果”,并受到多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据报道,“人脸支付”系统直接和家长手机支付宝绑定使用,家长可实时查看孩子的每一笔“刷脸”消费,学生也免去了排队打饭、丢失饭卡等烦恼,学校更是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各方省时、省力、省心的背后是学生隐私可能被泄露的风险。但事实上,这可以通过技术和制度这两个关卡来制约。只要学生人脸信息的采集、使用和管理等所有环节,被严格限定在监护人同意的合理范围内,并确保学生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和利用,“人脸支付”就不是洪水猛兽。概而言之,确保学生和家长知情、自愿,确保学生隐私安全无忧,是推行“人脸支付”系统的前提。
  对于人脸识别进校园,教育部的态度“非常谨慎”,但并没有一味排斥和禁止。从实际情况看,如果人脸识别技术用在考勤管理、课堂纪律等方面,社会的争议和阻力较大;如果单纯用于学校食堂,则争议较小、容易推行。面对一项新兴技术,社会出现争议和担忧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这种争议和担忧对学校、服务商、监管部门等各方来说是一种监督和鞭策。随着《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校园“人脸支付”系统的风险完全可以降至可控范围内。
  具体到本次事件上,公众可以对学校的具体做法提出建议和质疑,但不宜因个案而否定校园“人脸支付”系统。
  作者:陈广江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高思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