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评 >

教育部出招 有助培养更多体育人才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杨雪 时间:2022-02-24

冬奥后,一则与体育相关的新闻引起热议: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高校不得给高水平运动员单列推免名额或制定单独推免办法。

体育冠军上名牌大学,已是如今的标配。有专家统计:国内高水平运动员至少有80%是大学生。今年的冬奥冠军任子威、武大靖等明星选手,刚拿到亚洲杯冠军的中国女足多名队员,还有东京奥运会的几十位冠军,不仅为国争光,也成为他们所在学校和班集体的荣耀。“和冠军同班”带给人的兴奋,本身就说明了大学招收体育人才的意义。高水平的体育精英,不仅为老师同学增光添彩,也潜移默化地丰富了大学的文化氛围,更成为高校树立形象的金招牌。不论从哪个层面来看,高校欢迎冠军,都是多赢的好事。

同时,运动员进高校是否能够符合公平标准,也自然成为人们考虑的一个问题。每年高考人数超过1000万,优秀运动员却避免了去挤独木桥。2021年,共有713名运动员获得保送上大学的推荐资格,清华、复旦、浙大等双一流大学均设有保送运动员录取名额。

客观来说,体育本身就是竞争性很强的一个领域,能够在赛场上出类拔萃,已经证明了一个人的意志品质、规划力和竞争力。对运动员适当降低文化课门槛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保证运动员在大学里也有相同的结业和推荐免试研究生标准,进一步做到公平合理,运动员上大学就能够得到社会舆论更热烈的认可和欢迎。

目前有些高校的有些办法,对运动员“开绿灯”,也许是考虑到运动员很多精力要用于训练,因此管理上采取以训练时间冲抵学分、延长毕业年限等办法,使运动员更容易出成绩。怎样做到规范管理,让各高校严进严出,应该是教育部此次下发文件的初衷。同时,教育部《意见》还对普通高校建设管理高水平运动队提出了要求。

中国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要想有更完善的优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应该唱主角,发挥体教融合的优势。这也是国际经验。

我们看到,在篮球、田径等领域,中国高校的体教融合做得不错,队员们学习训练两不误,有很多人走上职业赛场。然而,在更多的项目上,高校里的运动员很难保证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因此也很难培养出世界冠军。

教育部此次提出,各地各有关高校要把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作为深入推进体教融合的重要途径,在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竞赛、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而且高水平运动队也将被纳入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序列,畅通高校优秀运动员进入省队和国家队的通道。这就有可能撬动高校资源,服务于国家体育人才培养。

教育部提出目标,高校在评价指标的激励下,给予高水平运动队足够支持,使高校不仅招收冠军,还能实质性地培养出冠军。这样的高校体育,是更值得我们憧憬的。


编辑:刘芝林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