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西安城墙坍塌给暴雨中的文物保护提了个醒

来源:大河网 作者:刘婵​ 时间:2020-08-10

作者:刘婵

看西安明秦王府城墙部分墙体坍塌的视频,感觉惊心动魄,事发过于突然,现场一片狼藉。 
  官方有关情况通报来得及时:8月8日上午9:27,由于近日连续降雨影响,位于西安市新城区新城广场西侧,于2009年实施的明秦王府城墙遗址修复保护砌体约20米发生坍塌,现场一辆公交车、三辆私家车受损,有四名群众被坍塌时溅起的砖石擦伤,已送到附近医院治疗。 
  所幸没有重大人员伤亡发生,所幸从专家目前研判来看,文物本体未受到破坏,当地文物部门正在马不停蹄落实抢险保护措施。 
  今年汛期以来,我国各地降水总量多、强度大,山洪、台风等地质、气象灾害频发,长江流域梅雨季“脾气大”,黄河流域“七下八上”也压力山大,部分地区损失严重。当此之际,及时组织排查文物单位灾害险情和隐患,搜集、保存好文物构件或者部件,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并引起足够重视。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7日16时,南方11省份有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到损失,一些文物单位受损严重。比如,安徽黄山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桥,四川阿坝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维会师桥,浙江泰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兴桥、薛宅桥等,均被洪水冲毁。还有湖北武当山五龙宫龙虎殿,湖南朱家大院等古建筑,房屋倒塌严重,汛期文物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如今倒塌的西安明秦王府,为大明“天下第一藩封”的秦王府城,离西安市青少年宫很近,基本处于市中心地带,事发时周围有不少车辆、市民路过。而很多古城的古迹,地理位置也相当优越,与周围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日常做不到“万无一失”,关键时刻便会“一失万  无”,下一次我们可能不会再如此“幸运”,唯有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据媒体报道,该段城墙去年就已出现浸水病害。这个细节既令人惋惜,也发人深省。面对安全工作,一些地方常会落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怪圈。但如果不能及时纠偏、补齐短板,最终只能自吞苦果、追悔莫及。 
  更值得反思的是,被洪水冲毁、被暴雨击垮的文物,有的可能就此永远毁灭了。即便事后重建,再修旧如旧,终究不是旧,再也无法回到当初的模样。这里的厚重文化记忆和积淀,随之也会消失,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极端天气里,针对这些珍贵文物的保护,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更多考虑气候的影响、地质的变化、场景的迁移。还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比如隔几年就要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协调配合、升级理念、共同努力,拿出更科学的保护方案,特别要谨防建设违规操作、车辆通行碾压等“失管状态”。 
  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各地文物部门已成立防汛抢险应急组织,启动汛期文物安全应急机制,全力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和受损文物善后保护工作。有时也不妨向老祖宗学智慧,北京故宫科学的排水系统使其600余年始终未遭水害,江西赣州古城“福寿沟”宋代城市排水系统至今仍在用。深入挖掘一些古城本身具有的独特防灾体系和抗灾功能,就能充分发挥其在现代城乡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媒体曾报道过江西赣州一座古桥,洪峰过后奇迹“生还”,并称之为“桥坚强”。用什么为古建筑延年益寿?它们坚强,我们也要读懂坚强背后的脆弱,让文物们少受些“乘风破浪”的考验。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