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数字文旅“上新”引爆假期 游客从“走马观花”变“身临其境”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青 时间:2025-10-10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青)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陕西文旅市场除了传统热点持续火爆,更有一道由科技赋能打造的“风景线”格外亮眼:全省一批数字文旅新项目集中亮相,依托前沿技术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可感知的沉浸式场景,引领广大游客从“走马观花”的旁观者,变身为“身临其境”的深度体验者,为假期文旅市场注入科技活力。 假日期间,全省多地数字体验项目人气火爆。在大唐西市,假期期间前来体验“丝路灵境”XR沉浸空间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在数字技术构建的世界中,敦煌壁画里的飞天“动”了起来,尘封的丝路古道再现了悠扬的驼铃声……体验者只需要跟随数字设备发出的指引,便可亲身解锁“穿越历史 玩转未来”的沉浸式文旅新体验。假期该空间日均接待游客近千名,推出的54部剧目涵盖历史人文、亲子互动、红色文化等主题,广受好评。项目开发方陕西灵境拓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飞表示,选择落户西安,正是看中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像团队打造的《秦潮觉醒》《隐秘的秦陵》等作品均以本地历史IP为创意灵感。 同样在西安,由陕文投打造的《帝国密码——秦始皇陵》项目持续火爆,其位于芙蓉新天地数字娱乐综合体的快闪店,让游客不出市区就能“亲历”秦朝王宫盛景。假期推出的“月满华诞·穿越秦时”主题活动,以“文化+科技+节日”融合模式,吸引众多家庭参与。西安市民柳絮称,此前带孩子参观过兵马俑、体验过陶俑手工,此次数字还原项目更立体震撼,带来全新感受。陕西文投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尔蔓介绍,芙蓉新天地5万平方米购物中心已完成业态升级,将传统商业替换为数字科技、智能类新业态,为消费者提供创新文旅消费体验。 继现象级体验《消失的法老》之后,博新全宇宙(西安)沉浸式探索中心开启的第二部大空间虚拟现实作品《生命的纪元》与古城观众见面。该项目由《消失的法老》原班团队担任制作,并联合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共同出品——在一场长达45分钟的沉浸式虚拟现实之旅中,观众可穿越太古宙、寒武纪、白垩纪等时期,见证地球生命演化关键节点。负责人王丽君表示,该项目融合教育、历史与科技,适合亲子家庭,假期推出的优惠活动带动预订量较往年同期有明显的增幅。 由国际顶级飞行剧院团队匠心雕琢的曲江飞行剧院,在国庆中秋前夕正式上线。凭借球形巨幕、裸眼3D4轴动作平台、全感官模拟系统,成为假期文旅新亮点。游客体验影片《长安之上》后表示,“巨型球幕+动感座椅”的配置太震撼了,感觉自己真的踩着风掠过大雁塔、大唐不夜城,耳边全是“哇”声,体验感拉满。 轻轻敲一敲,千年编钟的乐声随手势轻敲响起;用手一拿,国宝鎏金走龙就在手中变大变小……赶在假期前上新的《西博宝藏》精品文物数字艺术互动体验项目,让来这里参观的游客,有了一次和国宝文物的“亲密”接触的机会。据西安博物院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项目运用前沿的FV3D数字化场域技术与混合现实(MR)交互手段,实现了文物从“静置展陈”到“可触可感”的跨越,也解决了博物馆场地空间有限,无法更加全面完整展示馆藏文物的弊端。 “鎏金铜蚕出来时直接震住了。”“穿越到传说中的楼兰古城,意犹未尽。”“从鎏金铜蚕的故乡石泉开始,很nice!”“家门口的丝绸之路,超惊喜。”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梦回楼兰》大型沉浸式XR探索体验项目在安康桃花源欢乐谷向公众开放,受到了广泛的好评。项目以象征丝路繁荣的安康瑰宝“鎏金铜蚕”为叙事起点,借助前沿影视科技,构建起从秦岭腹地直通西域楼兰的“数字丝路”,再现了丝绸之路的开放与交融,也极大地丰富了安康假日文旅市场的样态。 咸阳古渡廊桥的《寻秦·觉醒东方》XR体验馆内,游客通过VR眼镜跟随复活兵俑“仲坚”,开启22分钟的秦朝穿越之旅。“兵马俑在我眼前苏醒的那一刻,汗毛都竖起来了!”刚结束体验的游客张先生难掩激动。该项目运用8K高清素材和AI图像合成技术,精准还原了秦咸阳宫、郑国渠、长城等历史场景。项目负责人李伟表示,团队将根据游客反馈持续优化体验,让消失的文明重焕生机。 为了进一步培训壮大数字文旅产业,2025年以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累计投入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3900万元,支持全省42个数字文旅项目落地,资金投入与项目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0.7%和23%。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数字领域新技术,大力扶持企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与陕西特色的标杆项目,不仅有效激活了文旅消费市场的内生动力,更让陕西文旅在保留“烟火气”与“文化味”的同时,焕发了浓郁的“科技感”,为文旅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质生产力。 编辑:子墨 责编:小木 终审:慕瑜上一篇:免签政策激发希腊民众赴华游热情 西安深度文化体验获盛赞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