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旅 >

人的一生,最少要爬一次华山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王保林 时间:2022-07-20


文/王保林



  第一次登华山,是在2000年五一假期。我与友人从延安出发,火车到达华山站,已是当天的下午。眼前,群山突兀而起,奇峰罗列,犹如屏障一般矗立着,完全遮住了视线。
  由于舟车劳顿,我们放弃了原本夜登华山的计划。翌日一早,见索道前的游客已经排成长长的队伍,听说还要等两个多小时,大家便商议决定徒步登山。
  在蜿蜒的山路上,我们拾阶而上,起初体力消耗并不大,走走歇歇,约走了三个多小时,来到华山第一站——北峰。这里有个观景台,也是游客中转休息的地方,从这里穿擦耳崖、苍龙岭可到达山外三峰。
  北峰又名云台峰,是华山主峰之一。山势险峻,三面绝壁,实属易守难攻之地。“智取华山”的战斗就发生在这里:1949年,国民党残部想借华山北峰之险负隅顽抗,解放军在老乡指点下,用竹竿和绳子从绝境处登上北峰,从而全歼华山守敌。
  站在北峰向南山眺望,隐约可以看到,一条陡峭的山脊向山顶延伸而上,宛如天路一般耸入云霄。原本想着北峰也就足够高了,未承想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忽然有人大声惊呼:看,苍龙岭!——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也算是一条天路。山脊长百余米,宽不足三尺,中突旁收,其如履薄刃、绝壑千尺的地势使得很多游客胆战心惊。相传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游华山,鼓足勇气爬上苍龙岭,回头望见山路险绝,大惊失色,认为难以生还,于是写下遗书,投下山涧,纵声痛哭。后来就有了“韩愈投书”之说。
  登山的路,比想象中更为艰难。若是没有两边的铁链,我等平常人定是无法攀爬的。山脊上的石阶,大都依悬崖凿壁而出,宽不到一米,窄处仅容一人通行。只有真正走在上面,才能体会到什么叫惊恐。畏首畏尾、神色紧张的游客随处可见。双手紧紧拽着索条,倒退着下山者有之;手脚并用、俯身爬行上山者亦有之;搀扶者、歇脚者、逆行者、攀登者……石阶两旁的铁索,大都被上下山的游客死死地拽着,似乎只要一松手,便会坠入身边的万丈深渊。
  若是遇到极窄处,上下游客更是拥堵。上不得,下不去,长长的游客队伍头尾相连,后面的抱怨前面的,前面的责备后面的。这样的僵持时间一般不会很长,大都会在说笑声中打破,尔后彼此相视一笑,便各自赶路了。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紧跟登山游客的脚步,终于爬到了一块地势较为平缓的歇脚处。我站直了身体,舒展着酸困的腰身,向山下望去。只见身后游客密密麻麻,如长龙一般盘踞于山林之间,亦如一团团、一簇簇的山花散布于山脊之上。
  站在山的脊梁上,听着山风呼啸,顿感天地之悠、苍生之微。我俯视着眼前的群山,思绪在神游,甫一转头,忽然发现自己挡住了游客的通行,瞬间不好意思起来,赶紧专心爬山。
  长不足百米的苍龙岭竟然爬了一个多小时。若不是同行者一再鼓劲打气,我几度有了放弃登山的想法。气喘吁吁爬到西峰,双腿已如灌了铅似的沉重,根本顾不得登高望远便疲惫地瘫坐在一处山石旁,狼狈不堪的样子一时引来友人阵阵调侃。
  稍事歇息,起身继续前行。穿过一处楼阁后,便来到了传说中的“沉香劈山救母”之处。眼前豁然一亮,只见高约5米、长数十米的巨石拦腰裂为三段,如同斧劈,立于头顶。石体上书四个雄浑大字:青天一握。巨石的一旁,竖着一把长约两米多的铁斧,斧柄上有题词:“仙家宝斧,七尺有五。赐于沉香,劈山救母。”
  俗话说得好:不怕路远,就怕志短。沉香的故事,为我继续前行提供了动力。来到华山最高主峰——南峰,已至午时。炙日当头,汗水早已浸透衣服,全身酸困,整个人似乎都要虚脱了。
  然而,胜利的喜悦全然掩盖了疲惫,这也许就是累并快乐的滋味。驻足峰巅,极目远眺,看云海翻滚,赏云山雾罩,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美意境,足够令人心生强大的力量。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我们尽情享受着登顶者的视觉盛宴……陡峭的山峰、巨大的山体,连绵起伏,尽收眼底。在阳光的照射下,裸露出的白色花岗岩山体似乎被罩上了一层皑皑的白雪,更为抢眼,堪称奇观。
  考虑到当天要赶回西安,我们没能走到东峰,相约下次再来。未曾想到,与华山的第二次相遇,已是十多年后的事了。五年前,陪退休的父亲到省城办事,无意间聊起华山。父亲说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登过,也不知现在变样了没。索性抽空陪着父亲去了一趟。当时西峰已有了索道,上下山确实是更为方便,却少了登山的乐趣。
  朋友,去登华山吧!相信这里的神奇、险峻和征服、攀登,会给您带来异想不到的收获。人的一生,最少要爬一次华山。只有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己、探索未知,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编辑:晓佳           责编:           终审: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