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佳县非遗人才集中“充电补钙”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娟娟 时间:2025-04-22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娟娟 通讯员 康亮亮)为进一步推动佳县非遗工作规范化,提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履职能力,近日,榆林市佳县文化馆举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会,为佳县各地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集中“充电补钙”。 培训会上,专业老师详细解读了《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考核管理办法(暂行)》,重点就带徒授艺、活动参与、培训考核等提出具体要求,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履职尽责提供明确规范,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佳县枣木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彦飞作为非遗传承人代表发言,他表示深感责任重大,呼吁加强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避免技艺断层,努力推动“非遗+文旅”融合发展,让传统技艺既保留原真性,又能快速适应现代市场需求。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佳县文化馆坚持以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国传统文化为目标,通过加强非遗传承队伍建设,加大非遗传承人技能培训力度,持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确保非遗保护体系的构建逐渐完善。”佳县文化馆馆长高清波说。 谈及未来传承发展,佳县文旅局副局长王万刚表示,将从“保护、传承、发展”三个维度开展工作,坚持守正创新,强化整合协作,切实提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并融入旅游、文创、电商等领域,打造“非遗+”模式,不断激活非遗生命力,扩大非遗文化影响力,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佳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坚持保护与传承并重,多渠道宣传推广、多方式培训传承,不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传承力,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目前,佳县共有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8项,非遗分馆1个,省级非遗工坊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8个,代表性传承人99名。 编辑:夏雨 责编:姜琼 终审:慕瑜上一篇:寻找迷胡传承的“流量密码”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