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访谈 >

当文物“体检”遇上高科技——访青年“文物医生”董少华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青 时间:2023-04-19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馆员董少华 米浩/摄

董少华正在进行显微红外样品测试 米浩/摄

董少华(左)参与山东临清清真寺大殿壁画保护修复项目

萧后冠饰原状

萧后冠饰清理后

萧后冠饰复原件


  一般人逛博物馆,看到展出的精美文物时都会夸赞其“巧夺天工”“技艺精湛”,但在青年“文物医生”董少华眼中,职业病带来的第一反应是:这件文物可能有哪些病害?上面的锈蚀是啥?填补裂痕的胶是哪种?
  本期“我的文保故事”,为大家分享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馆员董少华的文保故事。
  与文保事业的不解之缘
  1987年出生的董少华和普通80后女孩一样,热爱读书、听歌和看电影。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因实在对文科专业不“感冒”,高考填报志愿时自己选择了西北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最终考入并度过七年的本硕连读美好时光。
  用董少华的话说,她并非“科班出身”,但缘何踏入文保行业,还要从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说起。大学毕业后,董少华进入陕西延长石油橡胶有限公司从事科研方面工作,因为对化学气味比较敏感,在那种环境中长期工作身体有点吃不消,于是一年多后选择辞职。
  2013年,她发现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正在进行事业编制招聘,“当时还有其他单位像是质检、林业部门的一些岗位也和我的专业对口,但我一直对文物比较感兴趣,就报考进来了。”
  入行前,董少华也和大多数人认知一样,以为工作就是去考古现场从地下发掘文物,入行后才发现文保行业分得非常细致,考古是考古,保护是保护,修复是修复,观念和认知在工作中一点点被改变。
  同年11月正式进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工作的董少华,被分到分析测试中心(现称“科技保护研究部”),老师告知以后由她负责实验室里的一台红外光谱仪,第一件事就是尽快把它搞懂、摸透并熟练操作。
  之前大学期间只是简单地接触过红外光谱仪,董少华对此并不熟练,但一切困难都难不倒这个坚强的姑娘。她在工作之余开始大量地阅读相关书籍、网上查找资料,她还为记者展示实验室里的一个书柜,里面摆满了关于红外光谱、壁画、纺织品、青铜器、金石等各类研究书籍。
  “红外光谱仪是干嘛的?界面咋全是英文?图库有上万种需要比对?”记者带着好奇的目光打量起这台外型酷似打印机的仪器。董少华解释道,红外光谱仪是用来做物质的定性分析,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比如食品分析、有机化学、石油化工、医学分析等领域。在文物检测方面主要是对青铜、土壤、颜料、珠宝玉石、纸张、竹木漆器、纺织品、彩绘胶料等文物材料以及保护材料等提供定性分析。因为仪器是从美国进口,所以显示器界面全是英文。
  董少华还告诉记者,这台仪器主要是对采集来的样本进行分析,难度主要在图谱解析上,图库里的图谱几乎涵盖地球上大部分物质,起码有上万种,但图库里的图谱都是单物质图谱,而在实际应用中,文物中的样品大都为混合物而非单一物质,像青铜器的锈蚀有可能是土壤、孔雀石和氯铜矿等的混合物质,这种图谱分析起来就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修复国宝时的新发现
  入行至今近十年,董少华逐渐适应并爱上了文保事业。“我的工作很好玩,不是说做某个检测好玩,而是通过仪器检测出样品到底是什么物质的时候,整个发现的过程特别有意思,有一种解密的感觉。”其中,让她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在萧后凤冠上的铜钗里发现了距今1400多年前的棉花。
  2013年,江苏扬州曹庄一地产开发商在其地产项目上挖出了一座轰动全国的墓葬——隋炀帝萧后墓。随墓葬一同现世的还有一顶极为珍贵的皇后礼冠——萧后凤冠,也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隋唐时代等级最高的冠饰。因为陕西对于修复凤冠经验比较丰富,2014年7月,陕西方面的文物修复专家和项目组临危受命,赶赴扬州将萧后冠带回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进行修复。
  为了尽可能地弄清楚萧后冠包裹在石膏和泥土中的具体情况,当年专家们通过X光片探测,让萧后冠轮廓逐渐清晰显现。经过实验室考古清理,从萧后冠周围清理出铜钗、铜香炉、铜灯等物以及其他残片,并在铜钗的钗脚里面发现纤维状物质。
  作为当年项目组团队一员,董少华清楚地记得,自己通过红外光谱仪的分析,一段约3厘米的纤维状物质最终确定是棉花。那一刻激动和喜悦溢于言表,一面是惊叹棉花竟能保存千年完好无损,一面又惊叹古人的智慧和工艺。(因为钗首和钗脚呈中空状,通过两根木销相连。为了让铜钗连接更为紧密,工匠便在木销上包裹棉花进行填充和加固。)
  通过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X光机、光谱仪、3D扫描仪……这些现代化的尖端设备,两年多来,修复专家们一步步还原萧后凤冠最初的模样。由于保护状况极差,凤冠不可能完全复原,同时,出于实验室考古研究的考虑,他们还特意保留了凤冠出土时的一些原貌。2016年9月18日修复后的萧后凤冠以及复原件在扬州首次展出便引起轰动,现藏于扬州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萧后凤冠的成功修复,使业界首次发现南方地区隋唐时期的棉,为我国棉花的栽培与传播提供了新的资料,同时也揭示了隋唐时期铜钗、钿花复杂的结构与工艺特征和隋唐皇后礼冠的形制,是我国实验室考古的典型案例。
  对于这一次终身难忘的修复经历,让董少华更明白文保工作者的工作容不得半点疏忽和差错,“文物最大的特性就是不可再生性,如果一旦被破坏,它就永远消失了,消失的也许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是根植在我们中华民族血液里的东西,所以对待每一件文物我们要心存敬畏、细心认真、科学严谨、反复求证。”
  每次出差必备“法宝”
  采访中,董少华反复强调她的工作并不是修复文物,而是给文物做“健康评测”,找出病害并解决修复时遇到的问题。因此,实验室检测占日常工作很大一部分。
  在每次开始检测之前,文物要先经过第一个环节——预评估。用董少华的话来说就是“先观察,再动手”,因为对文物造成损伤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她说,文物本身在库房保存是一种稳定的状态,但当要将它拿出来检测的时候,移动的过程有可能会对文物带来损伤,所以每次在检测文物前要对其进行一个预评估,基本上以观察为主,通过肉眼判断文物能否承受要做的检测项目,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有必要为文物进行检测。比如有些文物不适合挪动,动一下就会带来损害,所以不会对这类文物进行检测。
  董少华告诉记者,科技保护研究部有几十台大大小小的高科技设备,专为各类文物做体检。其中一台离子色谱仪,能检测青铜器的氯离子浓度,青铜器存在的“青铜病”,主要就是氯离子导致的。利用这些设备对文物全面检测以后,会出具一份健康报告,根据报告制定修复方案,修复专家们开会研究,通过后才开始正式修复。这是文物修复的一套标准流程。
  十年来,董少华检测的样品已达上千个之多,早已练就出一双“火眼金睛”。目前,她检测最多的是青铜器锈蚀。现在她只要看到检测图谱,基本不用比对,就知道上面的锈蚀是什么。
  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一环一定离不开出差。董少华说,实验室有时会承担一些保护项目和科研项目的任务,很多都在外地,隔三岔五就会出差。她回忆,因为工作主要是采集样品和做一些现场检测,所以都是短差为主,一般每次都是去个三五天,一年出差加起来差不多2个月左右时间。
  X射线荧光光谱仪、红外热成像仪、微波测试仪……这些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听都没听过的仪器是外出进行文物检测的重要工具,也是董少华出差必备“法宝”。
  X射线荧光光谱仪,用短短30秒就能测出文物中元素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对于青铜器,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判断文物的锈蚀成分、铸造工艺等。遇到石窟寺、土遗址、壁画等文物,红外热成像仪就派上用场了,通过检测文物的温度分布,根据实时显示的热像图判断文物渗水、空鼓等情况;微波测试仪,则用来测定石窟寺、石刻、土遗址、壁画的含水率,从而诊断文物产生病害的病因。
  正是有了这些“黑科技”的加持,让董文华在对文物的“问诊”中提供了精确的数据,从而更快、更科学地判断文物病害。“每次出差时间都很宝贵,白天为文物做各类检测、记录数据,晚上回去还要抓紧在电脑上录入数据进行分析,查漏补缺,这样才能为文物修复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外出工作大都在远离城市的荒郊野外,跋山涉水对于董文华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其中不乏惊险和刺激。“有一次去山东临清清真寺对壁画进行现场检测和采集样本,现场没有搭那种固定的架子,我们临时搭了一个3层移动式的脚手架,特别晃悠。我们不仅要爬上去,还要把仪器架上去进行检测。对于女生来说,的确需要一定的胆量。”
  有挑战,就有收获。每去一个地方,董少华都会和文物近距离“接触”,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一面,发现文物另一面的美。还记得有一年去洛阳龙门石窟做研究,当她站在距地面十几米高的卢舍那大佛佛头前时,佛像神圣的庄严之美带给人心灵强烈的冲击与震撼,无法用言语形容。
  预防性保护是行业趋势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现代考古研究提供大量的实物证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国提出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22字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以敬畏之心对待历史文物,保护好、传承好、开发利用好文物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文保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对文物开展预防性保护,是防止文物继续出现各种病害的有效途径,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文物寿命,也推动着文物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谈及行业未来,董少华认为,预防性保护是文保工作的一个趋势,因为“只有我们把文物的病给防住了,这样需要治疗的文物就更少了,对文物的损害也更小了,所以说预防性保护是文物保护非常重要的一环。当下,我国在这方面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做的这些保护措施是否真的对文物有效,只有等待时间去慢慢验证。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多接触文物、多研究文物、多保护文物,把我的发现、见解写成文章和同行进行交流、分享,这是一种学习、一种促进、一种不断纠错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提高自我的过程”。
  “我喜欢文物,也喜欢文保行业,能够去保护文物,和文物零距离接触,去了解它,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一种幸运。希望用自己有限的力量,让文物更持久地保存下去,给大众呈现出来。尽自己绵薄之力,把文保事业做得更好。”董少华坚信,他们年轻一代一定会接好班、站好岗,不断开创科技保护文物新局面。因为守护文物,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刘青 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晓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