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访谈 >

浓郁的出版情怀 常青的思想结晶——专访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炜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龙 张嘉懿 时间:2023-04-14


张炜




ded611f381797e7e5a92757766dbcc0b_img_673_145_191_137.png

阎晓宏在新书发布会上讲话

ded611f381797e7e5a92757766dbcc0b_img_674_330_190_143.png

武勇超在新书发布会上讲话


这是一个洒满阳光的春晨。和煦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屋内,欣欣向荣的气息氤氲在陕西师范大学思齐堂。3月30日,齐聚一堂的陕西新闻出版传媒界的精英们,正在为一套三册70余万字的出版行业理论专著“出版资源评估与研究”丛书的出版庆贺。
  “出版资源评估与研究”丛书分为《出版人力资源评估与研究》《出版内容资源评估与研究》《出版物衍生资源评估与研究》3册。丛书由全国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张炜和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勇安教授领衔的专业团队用心打磨,精心完成。
  丛书将出版资源作为研究的主题和对象,基于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的探索与实践,总结梳理了国内外著名出版传媒机构的典型案例,对出版人力资源、内容资源和出版物衍生资源三大核心资源进行基础性分析和研究,从而延伸到出版资源的评价与选择,以推动出版业的融合发展。
  这样的理论专著在出版界是全新的、尚无前例的。
  此刻,专著主编张炜正在台上,向参会的领导和同仁们介绍着这套丛书的创作、编辑出版历程,浑厚的声音里澎湃着他一如既往的激情。
  挑战的勇气来自情怀和责任
  2018年9月,时任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的张炜,申报了“出版资源评估与研究”项目,包括“出版人力资源评估与研究”“出版内容资源评估与研究”“出版物衍生资源评估与研究”3个子项目,2019年3月获得批准立项。挑战这样一个涉猎范围很广,要求很高,业内尚无理论框架可借鉴、难度很大的项目,需要实力,更需要勇气。
  为什么要去挑战?张炜说:“或许,热爱出版,对这个行业有长期的实践与思考,当前行业的发展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才促使我下定了决心。”
  张炜说出了实情。其时已经54岁的他,面对当前阅读方式多元、媒介生态变迁、零售平台渠道垄断、出版人才匮乏等问题,忧心忡忡。作为一名老出版人,意识深处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要为出版业的未来做点更有益的事情。实力和勇气,来自于他对出版业的情怀,来自于潜心出版业30多年的实践与思考,来自于对于出版业未来发展的忧患意识,更来自于他生命中始终铭刻的责任。
  此前,张炜已发表过多篇理论性和专业性俱佳的论文,在业内有不小的影响力。然而出版一部几十万字的专著,却不是写一篇论文那样的简单。2019年6月,张炜联手陕西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勇安教授,率领集团一批中青年同志,正式开始了项目的研发工作。项目团队召开多次研讨会,确定整个项目及各子项目分工。收集资料,深入调研;反复研讨,确定体例框架;项目审定,听取行业专家、出版管理、编辑、校对、发行等各方面意见;最终确定稿件,进入编辑出版环节……环环相扣的过程背后,是倾情的付出,是智慧和经验的奉献。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认为:此书是主编张炜、王勇安在思维理论上、实践上的大胆创新,非常难得。既立足传统出版,又站在时代前沿,抓住了人力资源、内容资源、衍生资源等出版业的根本问题和薄弱环节,不乏思想、理论与实践的闪光点,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于出版工作者有启示意义。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武勇超认为: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陕西出版界乃至全国出版行业,都具有特别意义和影响。主编及研发团队将深耕出版界多年的经验和成果,成理论成体系地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探讨,有胸襟有担当。
  业界的同仁们盛赞此书:这套丛书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制约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与时代的步伐合拍,与陕西出版业的发展方向同步,具有时代先进性。开创了出版业特别是陕西出版业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的先例,对出版理论的丰富,对出版学科建设,对出版理念和出版研究能力提升有积极意义,对出版资源内涵的重塑和对出版业务边界的拓展,具有行业引领性。丛书的主编毅然坚守初心和责任,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团队完成了丛书,这种主动担当精神将激励更多的业界人士积极进行出版业务理论的探索研究。丛书所开辟的宽广领域,为未来更多的业内人士开展理论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和研究基础,具有思想激励性。
  此刻的张炜是欣慰的,因为他做了一件对行业有意义的事。这份执着于出版事业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力贯全书。
  不懈的追求源于初心与激情
  一套专著的诞生,绝不是偶然的,必有其心路可以追踪。张炜的心路,要追溯到很久以前。
  1986年,刚满22岁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的张炜进入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任编辑,自那开始至今,他从未离开过出版界。先是在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出版处做出版管理工作,然后又先后任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2007年,43岁的张炜担任陕西出版集团总编辑;2020年至今,担起了责任更为重大的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之职。以出版为毕生事业,以做一名优秀的出版人、一名真正的文化人、一位有担当有作为的出版企业领导者为追求,胸怀激情的张炜,心无旁骛地浸润在出版文化的海洋中,已经整整37年。
  在不断的思考中追求发展的目标,是张炜种在大脑里的生命树。在陕师大出版社的6年工作,他深深地热爱上了这份事业。坚实的编辑出版知识和业务基本功是在这里练成的,做一个有文化的普通知识分子的初心和目标,是在这里萌生的。陈俊明、史念海、霍松林、叶舒宪、尤西林、刘路等陕西师范大学前辈们的言行举止和文化熏陶,至今仍让他念念不忘。
  追求者的脚步从来都是坚定的。作为一名普通的编辑,他在工作初期就拿过两次全省青年编辑竞赛一等奖;作为一名出版管理者,在当初版权刚盛行的时候,他一个人一次就输出过40多本版权;在工作期间完成MBA学习,两篇论文先后获国家级论文奖,在“中国出版成就展”组织工作中获得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嘉奖,主持出版的《举一反三》连续20年畅销,成了响当当的市场化图书品牌。
  岁月匆匆,初心不改。从2007年至今,不管是任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还是董事长,张炜的业绩卓然:策划了十余种重大出版项目,其中八个项目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中国蜀道”丛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还有十余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在他的带领下,集团旗下8个出版社精品好书不断出版,集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攀升。
  沿着出版业发展之路,从普通编辑到管理者,从读者到专著丛书主编,从总编辑到董事长,张炜身上的文化脉络交织相融,脚步厚重稳健。时代成就了一个有守望情怀的全新的张炜、一名有影响力的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思想常青必须与时俱进
  阎晓宏说:“通览全书,不乏思想、理论与实践的闪光点,诸多著述是深刻而又有独特价值的。”
  的确,思想性和指导性交织融合于这套专著之中。丛书从对资源的概念界定入手,逐章解析资源开发的意义、需求、评价和整合能力,并将资源管理系统建设、资源开发策略和路径、资源市场建设、资源品牌创新和维护、产业的开发等等纳入其中,内容包含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关键要素和难点掌握之准确,实证案例之具体,实在难得!没有对出版业务全方位的熟悉了解以及深切的体验,特别是对问题深刻的认知,对出版业发展方向、政策的准确把握,是难以成功的。可以说,拥有深厚的出版底蕴和出版文化的精神涵养,是这套丛书成功的重要基础。
  张炜说,“出版资源评估与研究”丛书艰苦而又充满挑战的研究和编辑出版过程是一次理论的升华,更是一次思想的锤炼。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扎根实践,又通过不断的思考和研究提炼实践成果,以理论指导实践,循环往复,孜孜不倦,这是张炜的成就,更是出版界有志之士、有志之群体的成就。
  著名文化大师肖云儒老先生在给张炜所著《总编絮语》一书的序中写道:有两个张炜,性情张炜和职务张炜。性情张炜平和、真诚,骨子里是个文人,带着一点学生气,透出些许天真;职务张炜在繁忙的职场事务中,依然从容不迫地思考,以高视点和大视野对出版业务进行理性观照,创造性的思维不断闪出亮光。
  这就是张炜。也只有这样的张炜,才能带给我们不断的惊喜。
  张炜说:“出版是很崇高的事业。思想常青,与时俱进,做一个真正的文化人,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质朴坦诚,不骄不躁。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样虔诚地一路走来,张炜的思想依然青绿,前行的脚步依然年轻。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刘龙 张嘉懿
  《秦智》杂志社记者 白翎 陈刚


编辑:煜辰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