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铁岭:用文学记录底层文化人的都市生存状态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李虎山 康铁岭 时间:2023-02-13
2020年7月,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康铁岭长篇小说《书院门1991》;两年后,第二部超百万字小说《马道2001》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正在编辑制作;随即,康铁岭又开始冲刺《豫剧2011》。他的计划是写成“古城三部曲”。而这三部小说的素材,则来自于他当年创业过的西安古城城墙一带的生活痕迹。 兔年新春之际,陕西洛南籍作家李虎山,对话老乡、“古城三部曲”作者康铁岭,谈如何记录书写乡村普通人在城市的奋斗故事。 多彩生活是小说的孵化器 书写普通人是作家的责任 李虎山:康先生,您创作的《书院门——1991》出版几年来,在读者中引起极大反响,包括一些著名评论家,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是什么机缘,使您产生了创作这部小说的动力? 康铁岭:说起这部小说创作的机缘和动力,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当初主要是我在书院门开影楼,一两年时间赔了30多万,可以说影楼生意没有做成,但却收获了生活。我这个人呢,性格比较开朗,在体制内待的时间相对长一些,无论走到哪里,喜欢交朋友,什么样的朋友都爱交,通过交朋友来观察和认知人。在书院门生活的那几年,生意没有做成,却结识不少人。以书画为平台的书院门里,什么样的人都有,摆摊的,写字的,卖画的,开店的,卖笔墨纸砚的,南来的,北往的,南方人、北方人都有。尽管我的生意没有做成,但我的门市里人气一直很旺,因为我舍得让大家来喝茶,你不照相可以,你来喝茶我双手欢迎。所以结识了书院门里几道巷子里的人,这些人的话总在我耳边回响,他们的影子总在我眼前晃动。当时并没有在意那些人和事,因为生意失败,我得想办法活下来,得养家糊口。但有时静下来想想,奔波在那几道巷子的人,都很无奈,他们也有梦想,也很勤劳,也在为生活奋斗。那时候我曾经动过心思,怎么能把这些人的生活情态记录下来。但最后还是没有那样去做,因为自己和那些人一样,要生存,从商洛山到西安,我和那些奔波在书院门里以书画为谋生手段的人一样,虽然西安对我并不陌生,但住房、孩子上学、柴米油盐、人情世故得花钱吧。所以在那个时候,并没有想着自己动手写书院门里的故事,但这个事一直在心里装着,用我们商洛话说是“念叨着”。为什么念叨着呢?因为我知道,这些在书院门巷子行走的人,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他们虽然没有挣到大钱,但他们有了追求理想的环境。在我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有许多人曾经向我倾诉,小时候到西安城来,看到人家城里人趾高气扬的神气劲,简直把人羡慕死了,可改革开放后,没想到自己也能成为城里人,也可以抬头挺胸地在西安城的城门里外行走。当时他们给我聊时,我就在心里想,这不就是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可喜变化吗?就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把这段历史写出来,把普通人在改革开放后的真实生活展现出来,同时我想告诉人们的是,让人们知道,在繁华的书院门文化市场,有一批极普通的人,他们也有理想和追求,但是随着时代的大潮起伏,他们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随波逐流,时起时落,有些人不经意间也会被波浪拍在岸边或沙滩上,他们也很不易,他们的目的各不相同,他们所从事的专业也非常艰辛,虽然辛苦,可他们表面上还是那么喜气洋洋的。我们当时开玩笑,给他们下了个定义,说他们的快乐是脸上的快乐。有人笑着对我说,你不装不行呀,你要将字画卖出去,就是你心里再苦,你得在客人面前表现出快乐的一面。我通过观察和分析,当时在书院门玩弄书画的人, 90%的人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想把家人从农村带进城市,或者是从小城市到大城市来生活。但也有极个别有资金有背景的人,在书院门发了大财的。 但我更着重记录的,还是那些普通人,就是想记录在这么一个时期这么一个地方,城市底层这些崇尚书画人的血泪史,我觉得他们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就是这样。放眼城市各个行业各个角落都有奋斗者,都有成功者,但大多人都是失败者。你说哪个成功的人,成了大画家的人,还会固守在书院门,用摆摊的形式构筑书画梦?有时我在想,书院门也是一个书画发展的孵化器,有些基础好的人,头脑灵活的人,在这儿待几年,人家就离开了这个地方另谋出路。有的人彻底放弃了书画梦,有的还在做书画,但人家有了工作室,有了提供资金的人。正因为有了这些积累,我也有了梦想,这就是我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也是机缘和动力。 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 读者才能认可和接受 李虎山:人们都说《书院门1991》是改革开放后, 对文化人在都市生存状态真诚记录的一部难得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饱含城市底层崇尚书画人士的血泪创业史和奋斗史。您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部小说? 康铁岭: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喜爱书画的人,他们走出农村或者从小城市到大城市来,书画就成了他们谋生或者说“移民”的媒介,他们玩书画的目的各有不相同,但他们所从事的,也是为文化市场繁荣做着贡献,他们也是文化自信的实践者和坚守者。窝居在书院门里的奋斗者,更多的人就是为了生存。有人一天能收到一两百元,也很满足。当然也有一幅画在那儿一倒腾,挣上千万上百万的。人处的地位和角度不同,出身情况不同,在书院门发展的情况就不一样。 开始写书时,也有人建议写那些在书院门发了横财的人,说那些人是改革开放以来有胆识的人,但我并没有那样写,我的视角还是定位在角落的小人物身上,就是想通过自己熟悉和亲近的小人物,来反映社会的变化和变化中给人们带来的阵痛,这样写起来相对顺手,读者容易接受,也符合真实。当然,你说主人公的命运,我选择了这样的结果,也是基于真实考虑的。当然我也是抓住了这一个钮,或者说是一扇门的钥匙,门打开了,让人们看到生活在城市芸芸众生的另一个侧面。我就是想告诉人们,在历史厚重的千年古城,一个灿烂的角落,就生活着这么一群人,这就是生活,快乐和痛楚相辅相成的生活,让读者读到了这样的生活,我就满足了。 李虎山:30年前到西安后,书院门也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在那里也有许多搞书画的朋友,对于那里的旮旯拐角相对熟悉。我第一次读过《书院门1991》之后,不但被描写的环境所吸引,同时被男女主人公的故事和命运所震憾,感觉他们就是我在书院门里面以纸和墨描绘人生、追求理想的朋友。特别是男主人公,像极了我的一位朋友,我只知道他简单的经历,您却写出了他的无奈,通过他折射出一批书画崇尚者的无奈,这种创作手法,是有意为之,还是刻意构思和安排? 康铁岭:书中的主人公,有些就是我的同学和朋友,他们就在书院门街上写字卖字,也写了好多年,带上孩子很不容易。说实话,有些人跟乞讨要饭差不多,不是想的都光鲜,也不是书里边写的那个三门峡的老张,那是个案,老张是采取和导游的勾结,通过贿赂还能赚一点钱。这都是改革开放之初,书画市场有所需求。有人要办事,钱送不出去,就送书画。这两年为啥不行了,“反腐败”后字画送不出去了,所以画家的画价暴跌,这就是现实,所以你说通过一本书,把男女主人公拔高或者贬低,不但不符合现实,也不应该。这本书,就是以写实的手法,批判现实,就是说把现实的生活经过提炼沉淀,然后站到第三者的的角度上把它写出来,这就是我创作时的一个大体的构思。目前看来,效果基本达到了。 评论家李星(左)、作者康铁岭 积累是创作的源泉 阅读是创作的动力 李虎山:在陕西作家队伍中,虽然您年龄不算小,但给大家的感觉像是一位从众多作家脱颖而出的新人,或者说是一匹带着独特个性的黑马。一部100多万字的《书院门1991》,使大家认识了您,同时也熟知了书院门这个在西安有着特殊区位优势的文化地标。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学创作,在创作这部长篇小说之前还出版过什么作品?反响如何? 康铁岭:我的创作开始的很早,当年我在商洛地区文化局工作,整天钻在文人圈子里,像李高信、方英文、王宏民等等等等,他们都是有名的作家,他们都很勤奋,写的东西很多,发表了,我就拿来看,我慢慢在想,这样的故事我也能写呀,明面上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在写东西,其实暗地里我就在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 那时候我开小车,机关大院的车在我手里,贾平凹每次回去看望母亲,我就用车拉着他,他也常到文化局院子里来聊天,我就听他谝一些写作上的事,虽然闲谈的很简单,但我都记在心里。就照他们说的去观察去写,但当时我一直没有声张,只是偷偷写,写了许多。多年后,我将自己写的30多万字出了一本书,叫《城里城外》,令我没想到的是,书出来后还有些供不应求。现在我手头上没有了,孔网上竟然有人卖我的书,一本书卖到260块钱。有朋友将信息发给我后,我自己都想笑,证明我的书还是有人看。后来,我在新浪博客上发了六七十篇文章,有小说、散文、杂文,反响也很好,有20多万的粉丝,点击量也很高。这就是我的文学历程。 由于写作基础扎实,训练的时间相对长,写《书院门1991》时,只用了8个月时间,一口气写出100多万字。书稿让著名评论家李星看后,他不但大吃一惊还写了评论,给了很高评价,后来书投放市场后得到了不错的反响,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建军等专家教授先后写了评论。陕西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书院门1991》召开了研讨会。在第十届陕西(西部)丝路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我是第一个举办首发式,国内四五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引起广大读者关注。 要说真正写作,我是60岁后才开始的,不占什么优势,但是我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喜欢冷静思考。我也知道,陕西是文学重镇,成功成名的作家很多,成功的作品也不少,但写农村题材的作品相对多。《书院门1991》之所以能成功,一是它是城市题材,西安是国际大都市,又是旅游名城,本来人们关注度就极高,加之作家写西安这座城市的书相对少,所以我写出来,就引起了人们关注;二是书院门本身具有厚实的历史文化效应,国家提出文化自信、繁荣文化产业市场等,在西安,书院门就是文化繁荣的象征,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本身就具有代表厚实的关中三辅文化,我再写它,引起关注和读者兴趣是自然的;三是在“书院门”后面加上1991这个数字,也是关键的一环,因为六七十岁的读者,进入了回忆年龄段,喜欢回忆往事,年轻人对过往也很好奇。总之,有几个因素吧。 要说我是陕西文坛的黑马,这有些不敢当,那是读者对我的夸奖。我说了,陕西是全国文学重镇,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仅此而已。
作家李虎山、康铁岭
写作讲究自己的个性 坚守才是最终的出路 李虎山:许多读者对您的叙事语言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您的语言接地气,有个性,体现出了陕西人的“灵干”,与读者的距离很近,读起来非常顺畅,平实中彰显出艺术的味道,适合现代人快餐式的阅读习性。您在创作时是如何运用地域语言进行叙述,塑造的这种语言风格,是书写惯例还是有意而为? 康铁岭:很多读者对我的叙事语言给了高度的评价,我认为主要是语言的简洁。在商洛市山阳县和洛南县两家作协召开的研讨会上,作家刘建峰先生就给了很高的评价,他说我这个书是写给内行的,是叫别人写小说当范本用的。原理上,就说是我的语言,精炼接地气,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什么生僻的句子,这与长期在文化单位工作,以及读了很多的文学名著有关。另一原因是与我的口才有关,我平时说话就不爱啰嗦,是个人习惯,我就把平时说话的语言用在小说写作上。另外我还在想,现在的人,时间都很宝贵,喜欢快餐式阅读,不爱绕弯子,如果你写得文文绉绉的,读者不一定喜欢。可以说,这本书的叙述技巧,语言使用,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是想把最好的故事奉献给读者,读者很快进入故事,然后跟着人物行进的节奏往下走。 李虎山:别人退休后,都喜欢过那种真正的退休生活,而您却像一个创业者,60岁后才开始创业,您有没有感到划不来呢? 康铁岭:也有朋友经常这样问我,我的回答是,退休生活没有固定模式,喜欢做自己热爱的事,就是最好的退休生活。我感觉现在这种生活就是我最好的退休生活,把自己的人生积累用文字表达出来,这种状态对我来讲很开心,也很乐意去做,只要还能写动,我就会写下去。 李虎山:您这样做,家人支持吗? 康铁岭:非常支持,无论妻子还是孩子,他们都非常支持,他们看到我开心,他们也开心。 《书院门1991》签名本 李虎山:从人们对《书院门1991》的喜爱中,您获得了什么?您对当下“文学处于生活的边沿”有什么要说的,您认为文学还能回到从前吗? 康铁岭:从人们喜欢这本小说中我有个感觉,一部好的作品,必须要沉淀下来写,写自己熟知的,写人们关注的,在写作时,心里始终要装着读者,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读者认可。另一个感觉是,现在要想写一部好的小说,我感觉还不算难,但是要把它出出来和读者见面就比较难,有些作品不但作者辛辛苦苦地写出来,还要自己掏钱出,这个对作者伤害比较大,所以我感觉现在弄文学,相对难一些,既耗时又耗力,又没有什么收益,许多人都是贴钱玩文学。这是一个怪现象,应该想办法得到改变。现在的书店书也很难卖出去,没人看书,是一种悲哀。 但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文学还能回到从前。因为文学这个东西,人是离不了的,它能延续上千年,有它的道理。我深信,当人们将手机玩烦了,快餐文化玩腻了,会回到冷静思考修心养性阶段,文学就会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我到过许多国家,特别是在欧洲,在机场、火车上、飞机上看书的外国人很多,我很吃惊,但回到国内,人们都是看手机,这是我难以理解的。但我相信,终有一天,中国人还会放下手机,拿起书本,文学还会从生活边沿进入核心,只是个时间问题。 李虎山:您为什么如此喜欢写西安故事? 康铁岭:一是我很喜欢这座城市,不是现在喜欢,从小就喜欢。小时候就有个梦想,自己要是西安人该有多好。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国家的一切发生了变化,我也将自己变成了西安人,我书写它,是一种回报吧;二是西安这座城市既有厚重的历史人文,也有博大的胸怀,用外地人话说,西安人厚道、不欺生,这一点我在书院门生活时深有体会,那时候许多搞书画的朋友就告诉我,西安是个好地方。我问他们哪儿好,他们说西安人厚道不欺生,他们才能在此生存下来。比如今年春节,外地人都到西安来,由于人多,西安人就先不去看夜景,把机会留给外地人,所以,西安在这个春节成为全国接待旅客最多的城市。而因“一碗面”生发的对西安的影响,许多西安人自己站出来对伤害西安形象的面馆老板进行谴责,这在外地是不可能发生的,但西安人就能这么做,受到全国人的称赞,这就是西安人的厚道。所以这也是我乐意用精力去写西安的理由。 李虎山:您一下步还有什么创作计划? 康铁岭:《书院1991》出版后,我又用两年时间写了一部《马道2001》,书稿已经交给陕西师大出版社,正在编辑。估计年底能出版发行,这本书共135万字,分上中下三册。《马道2001》主要以城墙里的马道巷为写作地标,记录20年前生活在马道里的一批人的故事,这本书自然比书院门的故事更精彩。现在我又开始写《豫剧2011》了。 我的计划是写成“古城三部曲”,用那年那月真实的场景和场景里的人物,反映西安这座城市在大变革时期,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和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进步。 附录:“古城三部曲”介绍 《书院门1991》,以古都西安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文化街区书院门为载体,以家庭遭到变故后来西安闯荡的山区小学教师晏子敬的遭遇为主要线索,抽丝剥茧般逐一牵出了改革初期在这条古老街区谋生的五行八作各色人等的生命轨迹和生存状态,通过他们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命运,真实地折射出我国改革初期社会变革不可阻挡的趋势,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阵痛,书画市场的混乱,真与假的对比,善与恶的博弈,美与丑的较量,灵与肉的挣扎,以及大潮之下那些唯利是图者道德的沉沦和人格的嬗变,以粗犷的笔触,绘就了一幅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古都西安市井风情的清明上河图。 评论家李星点评《马道2001》:一幅当代社会文化的《清明上河图》。 世纪之交,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社会历史大背景下的文化反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情,花花世界、男男女女、吃吃喝喝、恩怨情仇;奋斗者、劳动者,奉献者、享受者,成功者、失败者,写的仍然是西京(西安)城墙内外的都市社会、风情,大众日常生活,家庭伦理,饮食男女。有作者自己的经历、见闻,更有个人的独立思考。给我留下当代内地都市人物及命运,文化与风俗,社会与家庭的生动图景,让人有观尝宋代绘画长卷《清明上河图》式的生动与感人情趣!于琐碎之中见本质,于平淡之中见真纯,虽然不无自然和繁杂,但却耐读、耐尝、耐思,有它独特的内在的吸引力! 曾经有一种说法,说某作家是皱着眉头看生活,某作家是带着微笑看生活,铁岭先生却在创作中带着两种表情:痛苦着又快乐着;眉头皱着,却又微笑着,在嘻笑之中却常常露出爱怜与同情,有大悲悯,有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对祖国、民族、江山、社稷,人生、社会有其大爱,更有大哀、大悲、大忧!但作品的总基调仍然是乐观的,有大希望的,尤其是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路线是完全肯定的!甚至可以说《马道2001》是一部弘扬社会正气,鞭挞假恶丑的主旋律之作! 阅读者 李星2022年7月18日记于西安 《豫剧2011》主要写改革开放后,奔波在城市的一批社会底层豫剧演出人员的生活,这些人有的是剧团下岗演职人员,有的是业余爱好者,他们带着对豫剧的厚爱,在城市寻找生存空间,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是通过这些人,反映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二是通过描写些人的拼搏精神,反映他们不同的人生和对梦想的追求。 编辑:金苗 责编:温言 终审:吴汉兴上一篇:叶兆言:中国文坛最有恒心和耐力的“马拉松”选手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