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访谈 >

让有内涵的展览活起来:专访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王珏 时间:2018-11-01

近日,首届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大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担任首届联盟主席。在国内博物馆建设快速发展、博物馆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的潮流下,国博如何发挥引领作用?中国博物馆如何更好发展?王春法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记者:此次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大会希望在哪些方面取得进展?

王春法:本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举措,也是贯彻落实第二届金砖国家文化部长会议精神的重要成果。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包括金砖国家博物馆将在联盟框架下深入开展展览交流与合作,通过每2年举办一次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大会,举办金砖国家博物馆联合巡展、博物馆专业人员学术交流及培训、建设联盟门户网站等活动,合力宣传金砖国家文化遗产,讲述更多精彩动人的金砖故事,使金砖合作永葆活力。

记者:当下国博发展的着力点在哪?接下来有何看点?

王春法:一是通过工作格局重塑、流程再造和组织重构,进一步健全组织制度基础,强化收藏、研究、展览、教育等博物馆主责主业;二是通过为年轻科研人员创造条件、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发挥老专家作用等,加强人才培养;三是按照不求所藏、但求所展、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进一步开辟最新考古发现展、地方文物精品展、历史文化展等,使展览结构更加均衡;四是实施智慧国博项目,提升工作智能化水平;五是把收藏征集的重点转向中国近现代和当代历史文物藏品,发挥好国博在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方面的独特作用。

国博的展览大体可分为四大类型:一是大型主题展览,比如今年举办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展览,目前正在筹备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等;二是基本陈列,包括“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以及“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等;三是专题展览,如钱币展、瓷器展、玉器展等;四是各种临时展览,比如正与相关部委机构合作筹备的“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成果展”“中国名片——人民币发行七十周年纪念展”等。

记者: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王春法: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一要选得准,从馆藏中挑选出与时代、与主流价值观、与观众期盼相吻合的文物精品,不是越老越好,而是越有内涵、越有故事越好;二要研究得透,对文物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等进行综合研究,把文物与中华文化精神标识之间的关系研究透。三要讲得好,文物故事的呈现形式可以是讲解、电视节目、微视频等;电视节目既可以是娱乐性的,也可以是严肃性的;展览既可以是常展,也可以是临展。

建好国家文化客厅

记者:国博如何发挥好“头雁”引领作用?

王春法:现在,国内博物馆建设快速发展,人们对博物馆的关注参与程度显著增强,博物馆工作不断创新,博物馆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种形势下,国博要发挥好“头雁”作用,既要站得高、看得远,又要干得实、做得好。站得高、看得远,就是要清醒认识国博的功能定位,准确把握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职责任务,自觉从中央重大战略决策中找位置、选题目、做文章。干得实、做得好,就是要积极运用博物馆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自觉把博物馆资源优势、当代科技发展提供的丰富手段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有机结合起来,推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更具影响力和引导力的高水平展览,把国博作为意识形态阵地、国家文化客厅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让博物馆“转”起来、“智”起来、“动”起来、“融”起来。“转”起来,要跳出博物馆来看博物馆,按照文物保护法和博物馆条例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馆际文物交流合作机制,促进藏品借展和重要展览巡展常态化制度化,做到常展常新;“智”起来,要大力推进文物资源的数字化,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建设智慧博物馆,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满足群众参与文物研究、文物鉴赏的多元化需求。“动”起来,要运用新兴技术让文物展示从静态转为动态,通过移动端、二维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使展览展示获得更多途径和方式,让观众与文物互动起来,力求使古老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融”起来,要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文物的精准开发和联合协作,促进博物馆与其他业态有机整合,鼓励博物馆与社会力量开展多形式合作,推动社会资金与文物资源结合,拓展开发投资、设计制作和营销渠道。要充分发挥国家大馆的引领作用,打造更多的创意品牌,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

记者:未来希望带给观众怎样一个国博?

王春法:国博是代表国家珍藏民族集体记忆、传承优秀文化基因的国家大馆,负有特殊使命,发挥独特作用。

我们希望未来的国博是一座充满活力、亲近民众、国际化智慧化的世界一流大馆。首先,有形态丰富、规模庞大的馆藏文物,涵盖中外、古今、文物藏品和美术作品。其次,有理念先进、手段多元的展陈方式,及时应用最新科技手段把文物蕴含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呈现出来,发挥展览展示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行业导向作用。此外,有学术地位高、影响力大的研究队伍,专业人员中既有从事文物和理论研究的,也有从事展览实务研究的;既有从事历史文物研究的,也有从事艺术探索创作的。最后,我们还应该有一支能讲会讲故事的社会教育人才队伍,一支能把历史文物元素通过不同手段转化呈现出来的文化创意人才队伍,一支保持运维设备高效智能运转的运维保障队伍。这样的国家博物馆,才能够真正称得上世界一流大馆。


编辑:张瑞琪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