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为媒 文绿共生:秦岭南麓岳坝镇铺就和美乡村振兴新路径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唐伟 时间:2025-11-24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在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南麓,藏着一座集生态瑰宝与人文底蕴于一体的秘境小镇——佛坪县岳坝镇。这里95%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滋养着全国密度最高的大熊猫种群,100余株“植物大熊猫”庙台槭构筑起全球最集中的珍稀群落,清朝嘉庆年间的江南风格古建筑与35米直径的自然太极古梯田交相辉映。近日,记者采访到岳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肖景峰,探寻这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如何以“生态+文化”为双引擎,走出一条“以文塑旅、以绿生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岳坝的底气在生态,韵味在文化,我们始终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让每一份生态资源都成为群众的‘致富密码’,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成为乡村的‘精神名片’。”肖景峰的话语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珍视与期许。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片区,岳坝镇坐拥524.8平方公里的生态沃土,不仅是野外偶遇大熊猫机率最高的地方,更栖息着羚牛、金丝猴、朱鹮等多种一级保护动物,31.47万亩林地为林下经济与中药材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依托这份生态禀赋,该镇将自然教育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打造熊猫文化驿站、棕色大熊猫“丹丹”发现地等特色地标,构建起生态观光、科普研学、乡村体验联动发展的绿色产业矩阵。其中,“熊猫的呼唤·生态觉醒之旅”研学产品上线首日销量即破2000份,间接带动群众增收80余万元,更让村民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生态导赏员、守护员、农产品销售员的身份转型,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内生动力。
如果说生态是岳坝的底色,那文化便是小镇的灵魂。岳坝镇下辖8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3239名常住人口在世代繁衍中,守护着15处珍贵文物古迹。针对始建于1812年的何氏民居——佛坪境内唯一保存完好的江南风格砖木结构古建筑,该镇摒弃大拆大建,采用“微改造精提升”模式,通过系统性修复、史志编撰、互动文化客厅打造等举措,让百年建筑“活”起来,成为游客触摸历史、感受文脉的重要载体。而自然形成的太极古梯田,阴阳鱼首尾缠绕、轮廓流畅,与仙姑湖、石头城、钟耳山等景观串联成线,形成“一步一景、一景一故事”的旅游格局。“我们要让历史‘会说话’,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成为和美乡村最动人的底色。”肖景峰介绍,该镇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建设为抓手,让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无缝衔接。
岳坝镇以党建为引领,累计美化硬化通村道路49.2公里、通组道路29条38公里,实现100%通达率,彻底打破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在产业布局上,该镇坚持“一村一品”,依托独特气候与土质,培育起香菇、木耳、蜂蜜、山茱萸等特色林下经济和中药材产业,建成标准化生猪养殖场1座、各类种养生产基地8处、专业果蔬分拣中心1座,形成“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农产品产业化水平与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同时,发力第三产业,建成大古坪村民宿、生态小木屋等3处特色旅居载体,辐射带动群众发展农家乐、农家旅馆自主创业,构建起一产筑基、二产提质、三产增效的协同发展格局,让村民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中共享红利,实现“生态有保护、环境有提升、游客有体验、村企有发展、群众有增收”的发展目标。
谈及未来五年规划,肖景峰信心十足:“我们将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力推进3A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镇。”岳坝镇将聚焦“旅居、研学、医养”三大方向,深耕“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壮大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打造全域布局、全季融合的旅游产业体系。同时,持续深挖熊猫IP与历史文化资源,重点推进大古坪熊猫村、草林黄庄太极田等项目包装策划,聚力打响“文化沁心·秀美岳坝”全域全季旅游品牌,让这座秦岭南麓的小镇,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中,持续绘就富有佛坪特色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编辑:西亮 责编:一加 终审:慕瑜上一篇:首个“世界羌年”启幕 略阳以非遗盛宴绘就羌文化传承新篇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