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世界羌年”启幕 略阳以非遗盛宴绘就羌文化传承新篇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唐伟 时间:2025-11-24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农历十月初一,是羌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传统新年。2024年12月,“羌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2025年农历十月初一成为首个意义非凡的“世界羌年”。恰逢此时,11月19日至21日,以“古羌新韵 华彩非遗”为主题的2025年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区域交流暨羌历年传统文化展示展演系列活动在陕西略阳圆满举办。这场为期三天的文化盛宴,不仅串联起民俗、非遗与文旅的多元魅力,更以“可看、可玩、可品、可体验”的沉浸式表达,让千年羌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彩。
作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略阳坐拥3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2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旅资源,为此次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活动由略阳县精心筹备,吸引了汉中市文化生态保护建设服务中心、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及文县等六县区文旅系统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专家团队,以及汉中市兄弟县区嘉宾齐聚一堂,与当地市民、游客共同见证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天时间里,十大特色活动轮番登场,亮点纷呈。11月19日,东门楼浮雕墙片区率先拉开序幕,非遗大集与保护区建设成果展同步亮相。羌绣的精美纹样、麻编的匠心巧思、罐罐茶的醇厚香气,20余个非遗展位与农特产品展台前人头攒动;图文并茂的建设成果展、摄影作品展,直观呈现了略阳在羌文化保护领域的坚实足迹。当晚,东门楼广场的羌族服饰走秀惊艳全场,传统羌服与汉服、旗袍同台演绎,丝线间流淌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1月20日,活动进入高潮。上午,由锣鼓队、舞龙舞狮队、羌族服饰方队组成的巡街队伍从羌文化广场出发,沿狮凤路、八渡河桥等主干道巡游,雄浑的羊皮鼓声与欢快的笑声响彻街头,点燃了全城的节庆氛围。夜幕降临,5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夜空变换出灵岩寺、五龙洞等景区轮廓,“羌”字logo与“嘉陵羌韵·康养略阳”等醒目图案依次呈现,光影交织间点亮了略阳的夜空,引发全场阵阵欢呼。紧随其后的民歌音乐汇上,原生态羌歌与新创民歌交替上演,陕南、陇南民间歌手联袂献唱,悠扬羌韵让观众沉醉其中。
11月21日,活动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温情的交融中圆满收尾。上午,12对新人在羌族释比的主持下,依次完成“敬咂酒”“拜天地”“挂羌红”等传统礼仪,一场热闹的羌族集体婚礼,既见证了浪漫爱情,更传承了民族礼仪。婚礼结束后,羌文化广场摆起羌家土席,腊肉炖菜、粉蒸肉等传统蒸菜香气扑鼻,道德模范、环卫工人与新人代表共同品尝羌家美食,席间穿插的羌文化非遗展演、羌寨迎亲花轿体验,让现场氛围持续升温。夜晚,篝火燃起,社区群众与游客手拉手跳起萨朗舞,欢快的舞步与嘹亮的歌声中,羌历新年庆典落下帷幕。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略阳羌文化保护传承的生动实践。活动期间,嘉宾们深入调研城关幼儿园、高台小学的非遗进校园情况,实地考察灵岩寺摩崖石刻等文化遗址,进一步深化了对羌文化“活态传承”的认知。正如略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崔丹所言:“我们举办羌历新年庆祝活动,就是让羌文化火起来、传下去。此次系列活动串联起民俗、非遗等文旅元素,是想让更多人了解略阳、走进略阳,推动略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作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略阳通过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羌文化保护建设成果,深化了区域间的交流合作,更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未来,略阳将持续“保护优先、整体保护”理念,推动羌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这一承载着华夏民族文化根脉的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彩。
编辑:西亮 责编:一加 终审:慕瑜上一篇:中国·青木川第八届千人百桌辅唐宴开席 非遗与羌年共绘文旅新图景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