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西安:持续提升防控科学性精准性

——访西安市新冠疫情防控专家胡妮
来源:群众新闻 作者: 时间:2022-11-25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西安市“防输入、防扩散”压力持续加大。结合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西安市的防疫重点有哪些变化?西安市对公众在个人防护方面有哪些建议?对于来返西安市人员,西安市的防疫政策有什么新的变化?为此,记者采访了西安市新冠疫情防控专家胡妮。

记者:结合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西安市的防疫重点有哪些变化?

胡妮: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基于病毒变异特点及防疫实践经验进行的优化,不是放开,更不是“躺平”,而是去掉了一些相对风险小但对社会影响较大的防控措施,保留强化了重要的防控措施。西安市目前的防疫政策按照二十条优化措施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取消了次密接的判定,不再划定中风险区,密接和入境人员隔离期限也采取“5+3”的方式,同时高风险区外溢人员防控等措施也参照执行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持续提升防控科学性精准性。

机关、企事业单位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纽带,要配合属地落实主体责任,配备专人负责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建立从管理层到一线职工的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一要全面掌握员工的人员底数,对和本单位相关人员,如经常到访人员,服务人员,保安、保洁、快递、外卖人员动态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在疫情发生时才能保证各项防控措施在第一时间全面、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个人,避免失管、漏管的情况发生。二要及时将疫情防控措施传达给每一名员工,同时对人、物、环境整体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管,及时发现疫情传播风险,并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和疫情防控部门报告。在疫情发生期间,要严格社会面人员出入管理,倡导员工两点一线工作,有条件时线上办公,最大限度保证员工健康。

二十条优化措施发布后,大量人员由居家隔离替代集中隔离,对社区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防控措施落实的规范性和专业技术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社区(村)要严格卡口值守,落实测温、扫码、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管理措施,防止小区(村)外的隐匿感染者进入。其次对社区(村)要进行深入摸排、网格化管理,了解社区内孕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底数和需求,随时掌握风险区返回人员等需要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动态变化,严格落实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措施,满足重点人群特殊服务要求,做好社区服务保障。

记者:公众要提高个人科学防疫的能力,具体应该怎么做?

胡妮:目前西安市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播速度很快、传染力很强,最短1天即可完成一代传播。流调中曾发现不戴口罩情况下,与病例擦肩而过的市民被感染的案例。对于个人而言,这个冬天应继续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这些物理防控措施始终有效。另外,还没接种加强针的应尽快接种,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家中还可适当储备一些必要的药物。

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家庭成员更要做好个人防护,首先是坚持两点一线,不聚餐、不聚会,减少去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和高风险区域。其次是一旦去过风险较高场所,接到短信提示时要按照要求主动向社区报备并按规定完成核酸检测等。最后一旦核酸检测结果异常,接到流调电话要积极配合回忆活动轨迹并主动告知近期接触人员做好隔离防护。今年西安市已经出现多例病例流调时隐瞒密切接触人员信息,从而导致亲戚朋友后续感染传播的情况。因此尤其提醒市民朋友,接受流调时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要积极主动配合。

记者:对于来返西安市人员,西安市的防疫政策有什么新的变化?公众在出入公共场所时有必要扫场所码吗?

胡妮:当前西安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已经出现多起外省市来返西安人员“落地检”及 “3天2检”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阳性被确诊,同时相关人员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聚会聚餐、进出人员密集场所等社会面活动轨迹的情况。为避免疫情扩散,请外省市来返西安人员配合落实“三天四不”防疫要求。

西安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地检”后2小时内到达目的地,并继续做好“3天2检”(间隔24小时),建议三天内居家不外出,如需外出,不得进入餐饮场所进行聚餐、堂食,不得进入商场超市,不得进入公众娱乐休闲场所(KTV、网吧、酒吧、歌舞厅、棋牌室、密室逃脱、足浴店、洗浴中心、桑拿房、茶馆、按摩店等)、人员聚集经营性场所(健身房、体育馆、瑜伽馆和各类教育、培训、中介机构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室内景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不得进入福利院、养老机构等特殊场所,不得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租车、网约车等除外。未按规定落实造成疫情传播的将承担法律责任。

此外,公共场所由于人流量大、流动性强,扫描场所码不仅可核验健康码,避免持黄码等人员进入场所,还可对出入人员进行自动登记。在场所出现病例时,可以通过扫码记录快速追溯相关人员活动轨迹、及时查找密接人员,为避免疫情扩散争取宝贵时间。市民主动扫场所码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所以扫场所码不是多此一举,而是一举多得。(记者 杨静)


编辑:温言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