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6月10日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与秘鲁文化部联合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和秘鲁14家博物馆共同承办,上海优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秘鲁驻华大使馆鼎力支持的大型引进展览“消失的文明——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在陕历博开幕。
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明非,秘鲁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马尔科·巴拉雷索等双方代表共同出席开幕式并剪彩。开幕式由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贾强主持,秘鲁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马尔科·巴拉雷索、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秘鲁印加博物馆馆长莫埃尼尔·朱利尼奥·萨帕塔·罗德里格斯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双方工作人员代表及观众百余人参加。
印加人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印加文明崛起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齐名的印第安三大古老文明之一。曾在15世纪至16世纪统治了包括今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三个国家和哥伦比亚、阿根廷和智利国土的一部分。其绵延万里的王室道路、巨大坚固的石头建筑、巧妙设计的灌溉系统、连片成群的山区梯田以及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等遗迹遗物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它的鼎盛仅仅维持了百余年,随着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和征服,印加文明在16世纪遭受了毀灭性的打击而趋于消亡。幸运的是,通过百年前开始的考古发掘,曾经辉煌过的印加文明得以重现天。
此次“消失的文明——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展览内容分为:“精彩的前奏 公元12世纪前的安第斯文明”和“辉煌的顶峰 公元12世纪至16世纪的印加帝国”两大部分。展出的168件(组)精美文物来自秘鲁印加博物馆等14家博物馆,文物类别丰富,有骨器、陶瓷、金属、石器、木器、纺织品、绘画和木乃伊等,都是反映印加帝国和安第斯文明的重要物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印加文明没有文字,没有留下任何书面的历史记载,其他形式的证据都被殖民者系统地销毁了,现在对印加文明的了解依靠的是考古发现。但由于秘鲁和国际考古学界对考古资料的解读不尽相同,关于印加历史文化仍然存在很多争议和模糊之处。此次展览向中国观众介绍印加帝国国家形态、社会组织、文化制度以及印加人和自然之间的多重关系,旨在让公众了解印加帝国的独特运作模式,感受印加文明的辉煌、中西文明的差异以及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消失的文明---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展览是对习近平主席2016年访问秘鲁期间观看“华夏瑰宝”展览时讲话精神的积极响应与认真践行,也是中秘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缔结10周年之际,加深中秘两国文明交流互鉴与对话合作的重要实践。
开幕式上,罗文利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和秘鲁同为世界文明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共同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古代文明。两国重视开展人文交流,倡导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此次展览为我们搭建了一座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桥梁,让中国观众能够有幸深入了解来自遥远南美洲的古安第斯文明,是中国和秘鲁文化交流交往的高光时刻。
马尔科·巴拉雷索表示,本次展览开幕适逢中秘建交52周年和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缔结10周年,展览跨越万里重洋来到中国展出,既彰显了中秘两个世界文明古国之间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悠久历史,也预示了两国不断深化双边关系,加强多领域合作的巨大潜力。相信展览将成为两国人民增进了解、巩固友谊的催化剂,培育出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共同进步的强大纽带。
莫埃尼尔·朱利尼奥·萨帕塔·罗德里格斯表示,本次展览从孕育繁荣安第斯文明的秘鲁库斯科等地来到中华文明历史上最鼎盛王朝建都之地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举办,是中秘两国文化交往的一件盛事。作为秘方参展博物馆的代表见证展览开幕,深感自豪与欣喜。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表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未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将继续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理念,在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同时,通过展示传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文明成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