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骥:方寸年画扮靓百姓人家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青 时间:2025-01-24
王骥展示最新创作的《蛇来运转》 孩子们体验木版年画拓印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青)“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年三十清早,当家家户户贴上承载满满祝福的春联、红底金字的大福字以及驱邪纳祥的门神年画,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钟馗、秦琼、敬德等“门神”曾在无数人家大门上轮流“值班”,为大家护佑平安。你知道这些寓意吉祥的年画是如何诞生的吗?记者近日采访到了陕西省非遗项目“终南山钟馗信仰民俗”代表性传承人王骥,让他来为读者解密年画背后的故事。 “别看小小一张年画,里面的学问可多着呢!”王骥表示,木版年画在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均匀地刷在上面,再用宣纸覆盖在版画上进行拓印,在经过几次套色印制后,一张色彩明丽的木版年画便新鲜出炉,最后再根据需求装裱即可。它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无论是木材的选择、加工,还是刻版、套印、上色,每一步都考验着匠人的耐心与技巧。 “这其中,刻版是制作的核心环节,也是最难最见真本事的,特别考验雕工。我能达到现在的水平。”通常,王骥差不多一周就能完成一个小型作品,大点的则需要数月,题材多为钟馗相关的民俗和传说。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西安市鄠邑区人,王骥表示,自己的家乡是传说中的钟馗故里,当地百姓深受钟馗信仰民俗的影响,加之爷爷与父亲都从事相关工作,在这种浓厚氛围的熏陶下,他自幼便开始学习钟馗画像和钟馗木版年画雕版。 在80后王骥儿时的记忆里,印刷年画早已经取代手工木版年画了,他依稀记得那时家里存着一些旧的板子,但却很少用它们来印年画。直到近年来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木版年画也逐渐重回人们视野之中。王骥抓住这个机会,积极参与各类非遗宣传活动,每次活动现场,他都会自备宣纸,供市民和游客免费体验年画拓印。 “在乙巳蛇年到来之际,我带来的最新作品《蛇来运转》将‘蛇’这一元素融入其中,画面采用游戏‘贪吃蛇’吞掉一年12个月份的巧妙设计,既是年画,又是日历,寓意新的一年中不断前行、成长与突破。此外还推出迷你版钟馗和财神爷年画文创,在最近几次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中反响很好,深受大家喜爱。”展望未来,王骥说,自己将继续探索,创作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时代感的作品,让小小的木版年画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编辑:林夕上一篇:王蒲芳:巧手扎花灯 年味共传承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4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