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千金方》何以撼人心 来源:铜川日报 作者: 时间:2023-09-14
三问《千金方》何以撼人心 本报记者 张梦焕 7月13日晚,夏风微凉,铜川剧院内却人山人海,耄耋老人、垂髫小儿比比皆是,原创大型音乐剧《千金方》谢幕时,观众全体起立,现场掌声雷动,观者久久不愿离去。 2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气势恢宏、引人入胜的剧情和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呈现出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让人近距离感受文化铜川的魅力。 “编排这部剧时我们力求精益求精,细抠每个动作,甚至改变一些灯光,为的就是呈现出最好的效果。结果,观众也很满意。”铜川市演艺中心总经理毕江波说道。 铜川,一个陕西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如何能创作出如此重体量的音乐剧,其背后又有什么密码? 一问:为何一票难求? 以“朝圣”的心理进行创作 音乐剧《千金方》的创作历程,要追溯到2016年前后。当时毕江波接手铜川演艺中心不久,作为地方国有艺术院团负责人,他力争要排一部“招牌”大戏,既要能代表地方,还要能“叫响”全国。 铜川是“药王”孙思邈的故里。彼时,以孙思邈为题材创作一部剧目,擦亮城市“名片”,助推铜川康养城市建设的呼声很高,这也与毕江波的初心不谋而合,他认为,用舞台艺术讲好本地历史文化名人孙思邈的故事,既是一份荣耀,也是一份责任。 主题定下了,剧本是灵魂。毕江波带着编剧谢艳春等主创团队走进药王山,并在此连续采风数日,让大家了解山上的每一处文化遗存和孙思邈的经历、民间故事传说。 “后来,我把药王山采风称为‘朝圣’之旅,大家都被孙思邈的精神所感动,怀着一颗敬仰的心,以朝圣的心态来创作这部剧。”毕江波说,作为该剧的总策划与总监制,他的想法是先把孙思邈请下神坛,让其成为一个鲜活立体的人,然后汲取历史记载、传说,丰满人物形象。 最终,剧本给主人公孙思邈的角色定位是: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 整部音乐剧通过华原抗疫、拦棺救妇、拒官不就、别妻远游、寻访药方、苦心著书等多幕情节,生动演绎了“药王”孙思邈悬壶济世、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的高尚品德。 该剧在音乐方面,唱腔按照现代歌剧的标准打造,在完成抒情、叙事、心理刻画与性格塑造的同时,又渗透着浓浓的秦腔韵味,体现独特的地域风格。在舞蹈方面,将中西方音乐剧舞蹈与陕西民间舞蹈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个既独一无二、又符合剧情和人物的精彩舞段。 这部剧于当年9月在耀州区首演。有评论称:这是一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仁心仁术、大医精诚职业操守的扛鼎之作,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创新作品。 二问:如何以“一”谋“多” 品质化、品牌化的突围战 “悬壶济世,扶危救难;倾其一生,著成长卷,只愿苍生永安康,只愿苍生永安康……”5月28日晚,作为2023年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的迎宾剧目,《千金方》在铜川剧院重新上演。 演出结束后,作为剧目总策划、总监制的毕江波突然感觉走不动路了。“压力一旦卸下来,整个人就瘫了。好比过去农村盖房子,房子盖起来了,主人的乏劲一下子上来了。”毕江波解释说。 2017年,《孙思邈》首演成功后,有人催促他重新排演新剧,毕江波却不着急,“做剧目,不讲究多,而在精。” 此后,这部剧又九易其稿,经过数十次打磨,2021年,经主创团队反复推敲,剧目正式更名为《千金方》。但因疫情原因按下“暂停键”,今年3月,为献礼2023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尘封了几年的道具服装箱再次打开,《千金方》涅槃重生。 “真正的好剧,历经时间捶打,是能够流传下来的,也是需要几代人来传承的。”在毕江波看来,好剧是品牌化和品质化的结果。 从定好上演时间,铜川大剧院排练场就一直“火热”着,多名剧组成员排练时发生骨裂,筋骨拉伤、外皮擦伤是家常便饭,演员张国栋做完手术在病床上躺了8天,第9天就坐场看戏,孙思邈的扮演者宋猛更是晚上做梦都梦到在排练。 “如果说第一版好看,那第二版就是走心。”从2017年的首演,到2023年的重新上演,一直扮演剧中人物长锁娘的演员杜新会对《千金方》有着自己的看法,“7年来,排练不下100遍,我对人物的理解越发深刻,越演越动情。” “复排这段时间,毕总几次落泪,他给大家说,只管拿出最好的状态。孙思邈是我国中医药文化里程碑式的人物,我们更需精益求精,演绎好他。”在剧中扮演孙思邈妻子玉凤的贾倩文娓娓道来。 酒香也怕巷子深。7年来,如何让孙思邈大医精诚的精神通过这部剧走向全国,迈向世界,成为剧组的心愿。 三问:如何以此剧实现铜川文艺创作的突破、繁荣?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在近2个半小时的演出中,这台沉浸式、穿越感的“大戏”,将文化元素融进视、触、听、演交互体验中,润物细无声,观众的体验感爆棚。 事实上,作为一个地级市,铜川的艺术创作并不是强项,无论是艺术人才、资金支持与其他地市相比,并不占优势,在此状况下,铜川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文艺创作的突破、繁荣? “难,确实难,但再难,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不能因为难就放弃。再难,还能有孙思邈当年寻方问药难?”在复排动员会上,毕江波流泪了。不仅是因为这部凝结着心血和希望的剧目将被重新搬上舞台的百感交集,还有对即将面临的各种困难、压力的真情流露。 摆在他面前的突出问题是,由于经费紧张,加之工作档期问题,原来的外地主创团队来不了,怎么办? 为了将这部铜川籍的音乐剧踏踏实实地留下来,市演艺中心班组决定,大胆启用新人,所有演员均由本单位职工出演,重新挑选男女主演和部分演员。 经过一番考核,宋猛饰演孙思邈、贾倩文饰演玉凤……本土剧组团队演员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60岁,很多演员都是第一次参演,在近100天内夙兴夜寐、早出晚归,每天排练时长高达14个小时,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 在复排到上演的这段时间,毕江波既是总监制、总策划,还顶替导演、灯光、舞美,一个人几乎承担了整个主创团队的活儿。 近100天的排练时间里,整个剧组加班加点,白天排群场,晚上加班给男女主演“拉架子”“安调度”“扣情感”,同时抽时间整理排练中发现的问题,修改剧本、整理进度清单……因长时间“定光、定景”,灯光师走出剧场时视物模糊,眼前几乎是一片蓝光,视力受损严重。 最终,5月28日晚,《千金方》完美呈现,7月12日、13日,该剧返场归来,又掀起新一轮观演热潮,成为铜川文旅的一张“烫金”名片。 “从人物精神到风格样式、从创意融合到舞台呈现,都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感动。”7月13日晚,带着孩子观看演出的铜川市民李璇边看边抹泪。“作为铜川人,第一次如此深切地感受到孙思邈悬壶济世、大爱无疆的博大精神,他永远会被世人铭记、怀念!” 在铜川,不光是《千金方》,《唱支山歌给党听》《红色照金》《风吹唢呐枪声响》《炉火千年》等剧目坚持走品牌兴艺之路,主动适应观众观影和审美需求,努力从“看好”向“好看”转变。 “不论是《千金方》,还是其他艺术作品,想要原创性、颠覆性创新,不仅依赖‘器’的精进,更考验‘人’的决心。”说起铜川文艺创作的突破和繁荣,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娜道出了根本。 作为上级主管部门,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完善艺术创作长效机制、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打造文艺精品剧目,重塑城市文化IP,通过沉浸式文化创新表达,激活发展新动能,让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发扬,真正实现从爆红到长红。 编辑:七夜上一篇: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