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我做了件“出格”的事:吃火锅。这事在平日是多么普通寻常啊!之所以觉得出格,是与环境密切相关,当下大街小巷都扯着横幅提醒:不出门、不串门、不聚餐。此类标语,集中了群众的科学智慧,深刻而接地气。比如还有横幅说,请客就是吃鸿门宴……一目了然而又生动简洁,震慑效果相当明显。
因为工作原因,我比一般人更懂背后的利害关系,这些标语表面是宣传和发动,实则是要求和警醒,更是劝解和关怀。睡觉也是给国家不添乱做贡献的当下,想出门吃火锅,光这念头就显得任性和不可饶恕。
其实就是嘴馋了。食色性也,宅得莽了,嘴里就清淡出了鸟儿,忍不住对火锅念兹在兹。街上所有的餐饮关门上锁,很多师傅都出来摆摊卖菜,去店子里大快朵颐自然是痴心妄想。但苦心人,天不负,当天听讲座,无意听到海底捞有自煮小火锅,我一下子来了兴趣,趁出门机会,去超市走了一圈,不料没有上货。火锅料和食材倒是琳琅满目,但对我这样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要让我在厨房真刀真枪,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朋友在微信里说:“简单,现在好多商家都开始送货上门,不仅火锅,中餐、汤锅都可以。”办公室的小姑娘热情,得知我有这个念头马上问我要不要商家电话。我突然间笑了,看样子她们平常没少干个这事,而我竟然后知后觉再一次拖了时代的后腿。
细想起来,吃火锅还是渴望一群人围在一起,说三道四吆五喝六,在烟雾缭绕中痛快畅饮方显兄弟情深。说到底,面对面的触碰,才有环境和情调。而环境,恰恰是当下我们最看重的,火锅的味道大同小异,菜品再多也不过如此,没有或古典或雅致或幽静或热闹的环境,如同缺盐少油便无滋无味了。
不过毕竟是特殊时期,必须学着改变。一个电话,商家答应得无比爽快。我告诉商家送到指定地点,然后下楼悄悄灭灭全副武装地去拿——还是担心万一,那就得不偿失罪莫大焉了。
半个小时不到,所有的底料、食材全部送到。拿回家,儿子一阵捣鼓,锅里开始风生水起。拍照,给友人分享,故作风雅地引用了白居易的一首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朋友竖了一个大拇指,回复:君子歌一曲,愿为侧耳听。得意须尽欢,金樽邀月无?
我哈哈大笑——当然是表情符号。但我相信,朋友捧着手机,一定感受到我的得意和真诚牵挂——好久没见面,一年一顿的目标也泡了汤,但友情还在,甚至更为浓烈。微信里“挑逗”那是彼此惯用的伎俩。
想来短短十几天,有人仿佛过了几十年。原来可以自由设定的生活被设定,曾经主宰的“议程”被主宰,如此这般怎么活出精彩?结论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一部手机。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然,商家与客户、父母和亲朋、老师和学生,就以全新的方式链接和呈现,左右皆为村,天涯若比邻。
眼前的火锅让我感叹万千。商家精明,没人上门是吧,那我主动出击,无接触式送达,解除后顾之忧。一大早浏览新闻竟然发现,一个餐饮协会联合“饿了么”倡议:全市餐饮单位开展线上配送。一家蔬菜公司春节期间数百万订单被取消,一夜起来干脆开展“无接触配送”直供社区,一下子便拥有新的利润增长点。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能暂时关住的是身体,关不住的永远是思想。
但我不会感激“危机”中走出的“春天”,正如我不会赞同“破窗理论”。虽然痛能带来反思,但我不能接受过于惨烈的方式。亦如多难兴邦,虽然能激发一个民族空前的团结,但我更希望在平和冷静中走向深远。
扯得有点远,儿子吃得津津有味,差不多在狼吞虎咽。说那么多干嘛呢,吃两筷子要紧。然后,好把自己能够做好的那点小事干好,用一根网线联通外面和明天,把思想和技能卖与买家,让香喷喷的火锅继续能上桌来。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