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栏 > 新美育 >

让爱国主义教育成为语文课堂的底色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王宗涛 时间:2022-11-11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要通过语文课程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当下的少年儿童,正在幸福安宁的环境里地成长着,他们在现有的直观的认知中感到祖国可爱、人民可爱,可为什么可爱,怎样去爱,他们还是模糊的。要使他们深入了解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时刻准备着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因而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我们强化学生思政教育的中心。语文作为母语课程,传承的是中国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爱国教育的课程比比皆是。作为老师,立足语文文本,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捷径。通过教学渗透,发挥课堂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

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围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个主题编排。主要由《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以及《小岛》这四篇文章组成。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叙述中,详略得当地来表达情感。单元教学重点则是通过不同形式来表达相同的爱国情感。如《古诗三首》中,陆游、林升、龚自珍三位诗人分别通过对愿望的描写、对现实的描绘、对统治者的希望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操;《少年中国说》则通过介绍中国与少年的关系以及少年前途光明、远大,来点明中国也一定会在少年的建设中变得更强大的爱国情感;《圆明园的毁灭》则是通过回忆圆明园的盛况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小岛》通过将军与守岛战士之间的故事,展现了将军对战士的关爱,以及将军和战士对祖国的热爱。



在深入了解和分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及教学目标后,我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次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通过优化作业设计,适度的课外拓展,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厚植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如在教授《少年中国说》一课时,我在小结课文后,进行了拓展训练,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诉说了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的强国梦想,结合今日之中国,你认为他的心愿实现了吗?”“当然实现了!我们的祖国已经很强大了......”同学们立即七嘴八舌地热烈讨论起来,争相举手发言,个个脸上洋溢着自豪之情。我趁机又用课件展示了改革开放、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嫦娥四号、玉兔二号登月等反映出新中国伟大成就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同学们更加兴奋不已,连连称赞,“厉害了,我的国!”火候已到,我自然地引导学生知晓,新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今日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进而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同时鼓励学生应该从小听党话、跟党走,肩负起将来建设祖国的责任,争做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好少年。看到大家激情高涨,似有所悟,我干脆布置了一篇小练笔,写《少年中国说》读后感,让大家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所思所想都用文字表达出来。第二天早上,我一到教室,同学们纷纷把练笔本上的习作展示给我看,整体效果不错,字里行间皆透出浓浓的爱国之情,有几篇我稍加修改便在班级微信平台上推荐发表了。



又如讲授《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当我讲到强盗们肆意毁灭圆明园的罪行时,同学们群情激愤,个个恨得咬牙启齿,嘴里不时冒出“强盗!土匪!无耻!可恨!”等字眼,有的甚至激动地拍响了桌子。见此,我让同学们冷静下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中华之泱泱大国会遭遇如此之大辱,任人宰割?”通过结合课文历史背景资料深入思考,讨论交流,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了同学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随后我又当堂让大家集体喊响“强国有我,请党放心!请祖国放心!”的口号,那一刻,声音铿锵有力,响彻校园。那一刻,强烈的爱党爱国情怀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激荡!

除此之外,本单元学习结束后,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特色作业:利用周末搜集古往今来的爱国英雄的资料,办一期以“爱我中华,致敬英雄”为主题的手抄报,让同学们在查阅资料和动手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再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应成为语文课堂的底色。想振兴中华,首先应该让学生爱我中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面对纷繁的社会环境,强化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国家意识,引导他们把爱国之情,升华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举,身为教师,我们任重道远!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以课堂教学为根本,切实利用好时机、资源、方法,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入学生之耳、动学生之心。(作者王宗涛为安康高新区第四小学教育集团教师) 


编辑:金苗           责编:高思佳           终审:吴汉兴

上一篇:【作文】小小“动物园”
下一篇:没有了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