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栏 > 书法艺术 >

第五期寻觅真经书学堂系列报道之十

来源:卜里书院 作者: 时间:2019-08-23

教学内容

陆柬之书《文赋》

1、陆柬之简介;

2、陆柬之书《文赋》在书学史中的意义;

3、临摹陆柬之书《文赋》。

(1)临摹“浮天渊之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一行,原大、放大临摹。

①关注点画的起行收处;

②体会手势对点画形态的作用;

③注意上中下部字距关係,并通过自然书写完成;

③关注手势对行气摆动的影响。

(2)临摹“曈曨而弥鲜……浮藻联翩”一页,原大、放大临摹;

(3)四尺对开横式,原大临摹。

古典诗词常识

1、基本句式;

2、关于入声字;

(1)凡b、d、g、j、zh、z六母的第二声字(阳平),都是古入声字。

(2)凡d、t、L、z、c、s等六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3)凡k、zh、ch、sh、R五母与韵母uo拼合时,不论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4)凡b、p、m、d、t、n、L七母跟韵母ie拼时,无论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只有「爹」die字例外。

(5)凡d、g、h、z、s与韵母ei拼合时,不论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6)凡声母f,跟韵母a、o拼合时,都是古入声字。

(7)凡读ue韵母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只有嗟(jue)、瘸(que)、靴(xue)三字除外。

(8)一字有两读,读音为开尾韵,语音读i或u韵尾的,也是古入声字。

3、诗词写作相关问题。

太极拳练习

心得体会选编

甘肃 张琪洲

第二次来到卜里书院寻觅真经书学堂,聆听张国朝先生阐发晋唐古法之微言大义,体悟自然书写之妙道。伴随古典诗词知识的学习和《声律启蒙》的诵读,以及每天雷打不动的太极拳晨练。徜徉在传统文化“师法自然”的这种氛围中,整个人有一种从市井喧嚣中脱身出来,回到武陵桃源中的悠然自得之感,身心顿觉安静宁谧。说到底,自己其实是喜欢这样一种学习的氛围,才不止一次来到这里来的。

重庆 汪强

带着一颗诚挚的心第一次踏上了寻觅真经的征程。开始认为来学习就是来写写字而已,但通过几天的学习,我逐渐认识到正本清源、回归晋唐、学术兼修、德艺并进的意义。写字,就是写心,就是写人,书之为学,书者为己。从赵孟頫《三门记》到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以及陆柬之《文赋》,我不仅感受到了自然书写的妙用,更懂得很多为人处事和做学问的道理。同时,彻底颠覆了我对临摹的认识,更让我充分认识到以前在学书中的理念、方法和习惯等存在的诸多问题。

学员作业选

新疆曾轶临摹作业

新疆张任远临摹作业

广西锺雪亮临摹作业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