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潭长篇小说《天滋》 分享会在咸阳成功举办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成艳妮 时间:2025-09-17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成艳妮)9月16日上午,“文韵交融 共话《天滋》”——董小潭长篇小说《天滋》分享会在咸阳图书馆举行。来自江苏泰州与陕西咸阳两地的文学界代表、评论家及广大文学爱好者近百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咸阳文联(作协)三级调研员秦力主持了当天的活动。 泰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曹茂良,泰州市文联三级调研员、《天滋》作者董小潭,泰州市作协秘书长、泰州广播电视台首席编导戴中明,泰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严勇,江苏省“333”工程第七期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作家陆秀荔,咸阳市文联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赵冲,咸阳市文联作协三级调研员秦力,咸阳市图书馆馆长杨岳、副馆长郭旭晔,《天滋》责任编辑杨婧,中国作协会员、原咸阳市文联副主席李春光,中国作协会员、原咸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杨焕亭等嘉宾出席活动。 泰州市文联三级调研员、《天滋》作者董小潭。 董小潭,本名叶慧莲,中国作协会员,泰州市文联三级调研员。曾担任《金陵晚报》《泰州晚报》专栏作家。2019年起在《广州文艺》《黄河文学》《扬子江诗刊》《散文》《散文海外版》《小说月报》《大家》《人民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作品。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纠结》《傍妆台》,散文随笔集《本色·爱》,长篇小说《谁是谁的救赎》等。 《天滋》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以泰州母亲河——天滋河为纽带,讲述了跨域百年的泰州盐米油柴四大家族的风雨里程和兴衰故事。深挖了泰州城市的文化富矿,对盐税、粮食等国计民生,以及地方古乐、戏曲、餐饮、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的文学表达,生动展现了泰州百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风云际会。 作者董小潭在分享环节中谈道:“我用八年多的业余时间创作了这部作品。一座城市的历史,其实是若干个像模像样生命史的交织。《天滋》,正是一部由个体生命史交织的城市史。”随后,严勇、陆秀荔、杨焕亭、杜晓辉和李春光、董信义、许海涛、陈年红等八位作家分为两组,从多个维度对作品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作协会员、原咸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杨焕亭点评作品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咸阳文联(作协)三级调研员秦力对作品进行点评时表示:“咸阳是秦都故地,骨子里刻着“赳赳老秦”的“拧劲儿”——坚韧不拔,敢闯敢拼。读《天滋》,我惊奇地发现,这股子“拧劲儿”,在千里之外的泰州运河盐工身上,同样闪闪发光!书中那些面对风浪不低头的船工,那些在盐场辛勤劳作的盐丁,他们在生活的重压下,那种“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的韧劲儿,与我们咸阳历史上手持旌节、北海牧羊十九载的苏武何其相似!也和我们纺织厂“赵梦桃小组”一代代纺织女工“好好干,干就干好”的那股子拼劲一脉相承!” 中国作协会员、原咸阳市文联副主席李春光对作品进行点评 中国作协会员、原咸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杨焕亭指出:“作品以学人的视野,艺术家的笔触,隽永而又灵动地展示了早在中华文明之初就在《禹贡》中成为“九州”之一的海陵文化的历史延展,突出地铺叙了明清以降天滋河两岸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戏曲文化以及民情风俗的人文荟萃和璀璨夺目。” 活动现场,董小潭向咸阳市图书馆捐赠了500本《天滋》 董小潭为现场读者签名赠书 活动现场,董小潭向咸阳市图书馆捐赠了500本《天滋》,馆长杨岳代表馆方接受捐赠并颁发收藏证书。分享会结束后,董小潭为现场读者签名赠书,交流气氛热烈。 编辑:梁飞燕 责编:思羽 终审:赵梓希上一篇:“长安新篇”全国文学名刊名家走进西安财经大学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