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活动资讯 >

文学陕军吹响集结号:“百优作家”五年成果展示

来源:文艺报 作者: 时间:2020-12-10

接续传统:承前启后新一代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格局中,得天独厚的陕西作家是最具实力的创作群体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柳青、杜鹏程、王汶石、李若冰等创作的《创业史》《保卫延安》《风雪之夜》《柴达木手记》等享誉文坛,确立了陕西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为代表的第二代陕西作家乘势崛起,相继推出了《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等一批源于生活,极具艺术感染力的精品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时代影响。与此同时,叶广芩、高建群、杨争光、冯积岐、红柯、吴克敬等一批陕西作家的小说共同造就了在中国文坛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学陕军现象,他们在继承陕西文学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形成了更为广泛与多元的文学形态,让陕西文学在持续辉煌的同时,适应了文学在新时代的发展规律。进入新世纪以后,陕西文学适应社会剧烈转型和文学剧烈转型的要求,多文体、多元化创作推进态势进一步明显,在原创性要求极强的诗歌创作方面,以阎安、伊沙、秦巴子、远村、刘亚丽等为代表的一批陕西中青年诗人,持续活跃在国内诗歌创作的前沿,显示了“文学陕军”强烈的原创意识和深层次活力。以叶广芩、冷梦、周瑄璞、王妹英、杜文娟、周子湘、杨则纬等一大批中青年女作家为主的创作群体渐次崛起,在另一个文学维度上开始彰显陕西文坛的丰富与活力。

目前除省作协外,陕西有市作协13个、县市区作协79个、行业作协11个;有省级会员4132人,其中中国作协会员429人,各市、县(区市)、行业作协会员8000余人,网络作家3万多人,全省已经形成4万多人的庞大作家群体。年龄最大的作家为南郑县孙伯和,90余岁仍笔耕不辍,年龄最小的作家为西安高新小学校园小作家群。在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贾平凹同志当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3位同志当选为全委会委员;5位同志分别被选为中国作协相关专门委员会主任或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这是党对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文学陕军再进军的核心任务和目标。

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学工作,历届省委主要领导都力推文学陕军品牌,将文学陕军视作陕西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和宝贵财富,千方百计给予广大作家以政治上的充分信任、政策上的充分保证、创作上的热情支持、生活上的真诚关爱。201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科学筹划、精密安排下,陕西在全国创造性地实施了“百名优秀中青年作家资助计划”(简称“百优计划”),为出精品出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百优计划”的实施,精准地抓住了文学工作的核心,把工作内容放在中青年作家队伍建设上,放在文学人才培养机制上,扶持一大批优秀青年作家专注于文学创作才能促进陕西文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经过五年来的努力,文学陕军新梯队建设初见成效,“70后”有周瑄璞、贝西西、黄朴,“80后”有周子湘、杨则纬、丁小龙,“90后”有范墩子、王闷闷等,各个代际均有重要作家代表。可以说,陕西文学队伍已逐步形成结构合理、梯次衔接的局面,人才队伍不断得到补充,实力作家不断涌现。

政策引领:措施得力谱新篇

五年来,省作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紧扣“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围绕“三贴近”原则,遵循文学创作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呈现出“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机制体制日臻完善、导师队伍实力雄厚、培训活动重点突出、创作精品亮点纷呈、文学环境持续提升”的良好局面,全省文学创作呈现强劲的势头,为全省书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了文学力量。

经过导师举荐、各地推荐、网络公示、群众投票等流程层层筛选,最终遴选出首批74名优秀中青年作家。

遵循作家的成长规律,按年龄、分层次引导入选作家努力创作出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其中,“60后”“70后”作家主攻长篇小说、个人专著,承继陕西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创作的优良传统,打造“陕西制造”长篇小说品牌;“80后”“90后”作家倾力文学期刊,为数可观地发表中短篇小说,逐步走向发表、转载、获奖的良好程序。经实践证明,遴选出的这批作者有理想、有道德、有实力、有激情、有状态,创作出了精品力作,受到了中国作协、广大读者、作家同行、文学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创作成绩:硕果满枝竞芬芳

一、长篇小说:长路与归途。时代的丰富性无形中消解了为一代人的文学主题命名的可能。如果一定要寻找近些年陕西中青年作家长篇创作的些许共同点,“迁徙”是一个难以规避的词语。从传统意义上的背井离乡寻找生路,到现代社会广阔天地的多重性自主选择,“迁徙”,既是作者笔下主人公们的命运转折,也折射出历史架构之外血肉生动、绵密细致的生命之歌。而最终,这些在时代的角落或拼搏、或挣扎的行路者,都用他们的卑微、坚韧、勇气、信念求索命运的归途。

周瑄璞的《多湾》无疑是近年来陕西作家奉献的一部诚意之作。作品2015年年底出版后,在文坛产生持续影响,2016年由西安综艺广播电台录制为长篇小说连播,滚动播放。作者的另一部长篇《日近长安远》则将视角由历史的广度回溯到对生命深度以及命运可能性的探寻。

大气磅礴的吴文莉《叶落大地》讲述民国初期一群遭遇旱灾的山东人结伴西行落脚陕西的故事,他们一路离合悲辛,一生苦难坚忍,在战火、饥饿中为了生存、传承而奋斗。

《得城记》是王妹英继《山川记》之后的又一力作。讲述了以凌霄、艳红、九米为代表的乡村女青年的进城记、得城记,又深刻反思着人间众生的苦与乐、失与得、罪与悔。

杜文娟的《红雪莲》书写一群援藏人在逃离与奔赴中的价值找寻。

冯北仲的《遗园》聚焦现代知识分子情感命运,奏响一曲大学精神的挽歌。

侯波的《流火季》以中国第一口陆上油井建设生产为背景,叙述了一部轰轰烈烈的革命史。

二、中短篇小说:根据地与心理场。与长篇小说宏大绵密的呈现方式不同,中短篇小说似乎更能体现出作者主动建构具有强烈个性标志的主体意识,也更能够呈现出带有隐喻和象征意义的叙事空间。

周子湘以“华人海外打工”系列小说,主动建构起复杂而隐曲的底层视域。将亲历的文化感知、熟悉的生命个体、来自远方、归途乃至未来的心灵呓语,放置在巨大的生存困境背景下,形成超越现实生存的远景探问。

高远用极尽变幻的天才笔墨书写民生变革、司法改革下各类图景,将社会层面的理解对象在文化层面进行大胆解释,对生存本身进行深层透视。

丁小龙向深度开掘,为在“地下室”与“海上孤岛”沉默的共同体发声。精心设计的生活具象指向更为深刻的野心:生命的表达自由与艺术的表达自由。

陈毓从宽泛的题材里建构了向外辐射与广阔中国发生羁绊的“流水镇”,所释放的审美意蕴成为作者专属的美学资源。

范怀智的根据地是生死中间的地带,温柔克制的笔调下产生了野性的破坏力量。

杨则纬的笔墨从咖啡馆的故事发生地,延伸至十字街头的人潮与建设着的城市。

王宏哲的“空场地”叙事意向,附着着他特有的忧郁和明朗的激昂情绪。

三、诗歌·散文:词语及其抵达之处。在完成日常的、功利的、琐碎的交流之上,语言的意义还在于延展出一个别致、丰饶、美丽甚至隐秘的世界,那是语言的世界,也是语言之外,血液、思想、灵魂、情怀以及更多未名事物所栖居的境地。

王琪敏感于现实的匆忙,敏感于细琐的温情和疼痛,用诗句抚摸那些敏感的纹理,就像抚摸河中的石头,让河水从指缝流过一般温柔、低沉。

成路的诗学探索意识是清晰而主动的,长诗《母水》正是这种有意采撷的新收获。

青年诗人左右,天然具备了既源于生命本性,又源自生命升华的深沉精力。他的诗作情感真挚,语感朴茂,意象清奇,以独自深入的生存感知与异质混成的诗性表意。

马语的散文和他的故乡陕北一样,有一种旷然的大气。带有陕北的质朴、厚重、诚恳、灵性,是他生命的史歌,也是这片高原河山史诗的一部分。

梦野以淳朴安静的笔触对准眼下纷繁的世界,展示独自体验里的忧思与隐痛。

马召平以媒体人特有的睿思书写对现实的理性解析与循循善诱式的劝谕。

李育善行踏丹江,在对自然、土地、时序的感知中抵达旷达之境。

四、报告文学·儿童文学:世界的多彩呈现。

杜文娟的写作充满了行走和体验意识,她对生活和生命有天然的热爱,这种热爱又因为西藏经历而被升华,她的文字因此有了力度、温度,也因此有了疏朗的格局和乐观的韧性。

吴梦川的“花朵系列”关注孩子们的个性特征。大多以青少年为成长题材和成长主题,作者尊重儿童,呵护童年,凝结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黄丽用绘画的方式呼应语言,用匠人精神将绘画同文字相结合,完整、柔和而又细腻地传递出文字中的情感和意义。

周公度的《鲸鱼来信》《老土豆》富于想象力,也书写着属于孩子的欣喜和忧伤。

梁慧贤的《老姑母的船形别墅》充满童心童趣,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

展望未来:“文学陕军”再出发

经初步统计,“百优作家”五年来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作品共计1477篇次。其中《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国家级刊物及《当代》《十月》《作家》《钟山》《江南》《作品》《北京文学》《小说月报·原创版》《人民日报》《文艺报》等刊物报纸及重要选刊、有影响力年度选本发表168篇次,重要影响力出版社出版21部,获省级以上重要奖项31次。

经过五年的跟踪服务培训,全方位考核,从“百优作家”中评选出周瑄璞、杜文娟、周子湘、丁小龙、杨则纬、范怀智、侯波、寇挥、王宏哲、陈毓、吴梦川、成路、王琪、梦野、左右15名优秀作家;创作出一批如《我的世界文学地图》《日近长安远》《慢船去香港》《魏紫的春天》《红雪莲》《得城记》等在全国产生影响的精品力作。

“百优计划”的实施,着力造就“文学陕军”新梯队。加强、巩固“60后”“70后”,扶持、鼓励“80后”“90后”,引导助推他们创作出属于陕西,更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作品。“百优作家”的政策优势,管理方法,新人佳作,成为全国文坛亮点,多省作协前来观摩交流,吸取相关经验。

“百优计划”极大地调动了作家积极性,为全省中青年作家树立了标杆。入选作家备受鼓舞,向全国文坛看齐,向名家大腕学习,深入生活,勤于思考,扎实写作,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在陕西文坛形成了奋力追赶超越的可喜局面。

保卫延安

风雪之夜

柴达木手记

平凡的世界

白鹿原

秦腔

创业史

“百优计划”代表作家作品。

“百优计划”代表作家作品。

“百优计划”代表作家作品。

“百优计划”代表作家作品。

“百优计划”代表作家作品。

“百优计划”代表作家作品。

“百优计划”代表作家作品。

“百优计划”代表作家作品。

“百优计划”代表作家作品。

“百优计划”代表作家作品。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