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活动资讯 >

白先勇:追忆我们的似水年华

来源:理想国imaginist 作者: 时间:2018-07-27

理想国按:


 

这个时代,坏消息总比好消息来得迅速而猛烈。

假药、假疫苗、性侵、自杀……刚走进社会的同事慨叹:最近感觉能长这么大特别不容易。

负面情绪多到冒泡的我们,靠什么生产爱呢?

今天主页菌特别推荐一篇文章给你,或许显得不合时宜,主题谈论的竟然是“情”。

“人之大患患于有身,人之大患也患于有情。”

这是白先勇的最新文章,今年六月写成,距离他八十一岁的生日还差半月。大概了解过白先勇历经战争、患难、离散、同性运动、文学思潮,大起大落的数十年人生故事之后,再看他的笔尖流淌出这样的文字,会不会对人性,多一分意味复杂的微笑?

“两个老友日暮相逢,偶而忆起遥远的当年,狂歌当哭,放浪形骸之外的青春岁月,不禁莞尔,终至呵呵。”


 

追忆我们的似水年华

——记奚淞与我的文字因缘

文:白先勇

原发:“书·人生”专栏

算算我跟奚淞结缘已有五十年了,半个世纪前第一次见到奚淞时,他还是个二十刚出头、神采飞扬的年少书生,那时他看起来眉眼高挑,有几分孤标傲世的模样,可是几句话下来,我就发觉他原是个善解人意、一点就透极端敏感的人物。

我们一开始结的应该就是“文字因缘”。那时我正在写《台北人》的系列,那是我的《哀江南》,写的是江山崩裂后一群外省人流离失所、落魄飘零的悲剧故事。

大概那些故事中一些愁绪触动了奚淞,所以他放心将他的第一篇小说《封神榜里的哪咤》交到我手里。

那是一颗璀璨发光,文采灼灼的宝石。哪咤“割肉还父、剔骨还母”的一则寓言故事,是一篇“天问”。谪落红尘的三太子,仰问苍天,生命的终极意义到底为何?

这篇小说是以极为抒情诗化的文体写成,形式完全现代,我把它发表在《现代文学》上,马上引起当时文艺圈中议论纷纷,都在揣摩这位青年作者到底想讲些什么。

事隔多年回头看来,奚淞与哪咤太子原来有这么深的宿缘。他在塑造封神榜里的哪咤时,恐怕下意识竟把自己代入了哪咤这个角色里了,他一生中不是一直在“天问”,追溯生命的神秘意义吗?哪咤最后化身成“一朵端丽的莲花”,这不也正是奚淞最后向往的涅槃境界吗?其实奚淞很年轻很年轻时已写下了自己的生命寓言了。

奚淞在《现代文学》上一共发表了三篇小说,另外两篇是《盛开的扶桑花》及《吴李锦凤的礼拜天》。奚淞的小说不多,可是每篇他都在寻找一种有创意的艺术形式,探索人生一些终极的问题。《盛开的扶桑花》是我看过对于“生”与“死”有着最敏锐探究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奚淞注入了极深厚体贴的情感,应该是自传性的。

如果奚淞的小说写作继续下去,我相信他会写出更多深刻动人的作品来。那个时节是奚淞的“蓝色文学时期”,我们在一起谈论得最多的也是有关“文学”这个牵涉人生最深的题目。

那时台湾的文艺思潮,西方的现代主义当行,我们很自然的就谈论到一些现代主义的作家作品了。

乔伊斯的《逝者》,最后那一幕大雪纷飞的场景:只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人的七情六欲一时冰消。

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大导演威斯康堤把这篇小说改成了一部凄怆无比的电影杰作;衰老病危的音乐家阿申巴赫在海滩上临终的那一刻,伸出绝望的手,想去捕捉美少年达秋,指向天涯的青春幻影,青春与暮年,那一幕是一则摧人心肝的人生寓言。

奚淞与我都深爱李商隐的诗,尤其是他那首《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常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人之大患患于有身,人之大患也患于有情,这首诗写的是人生亘古之恨。就在这些闪闪的文学灵光照耀之下,奚淞与我便渐渐建立起一段终身不渝高山流水的情谊来。

因为信任,彼此“交心”,常常在酒过三巡之后,半醉半醒,互相道出了心中一些平日不愿也不敢碰触的密语,有时诉说到深夜,一直讲到天明,恨不得一夜间将平生心事都掀了出来,因为好不容易遇见一个听得懂自己话的人,所以尽情倾吐不能自已。“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这是晏殊的词。

奚淞也出身于大家庭,兄弟姊妹多。大陆撤守,兵荒马乱,幼小的奚淞被寄养在亲戚家,这与父母骤然的割离,似乎造成了他永恒的童年“创伤”(trauma),他青少年时的“落寞寡欢,乖僻离群”恐怕都是根源于那道无法愈合幼年时的伤痕。

不要小看这些小时候受过的伤痛,这种幼稚心灵上的“创伤”,可能像幽灵一般紧紧跟随你一辈子,摔也摔不掉的。

几年前我和奚淞一同到香港,他在香港大学开画展,他回忆四岁时从台湾到香港迢迢寻亲,我们找到他住过的那栋楼房,他亲生父母的住处。我看到他面上惊喜过后那淡淡的一丝怅然,大概他又忆起他那孤独的童年来了。

我在六岁染上肺病,被家里隔离以前,据母亲说,本是个活泼好动,还有点霸道的孩子。那一病将近五年,有时我一个人被“囚禁”在半山上,有时被“放逐”到郊外独栋的房子里,远远离开我那一大群兄弟姊妹,因为抗战期间,肺病在中国几乎是等于绝症,极易传染,大家谈痨变色,没有人敢亲近,我的玩伴是几只捡来的流浪狗。

失去童年的欢乐,使得我变得孤僻不群,过度敏感。我在中学的青少年阶段,是“寂寞的十七岁”,不爱理人,同学们误以为高傲,事实上外表的孤傲只是在掩饰内心的慌张。

这种青少年时期离群的孤独,奚淞是了解的。

奚淞在《姆妈,看这片繁花!》的散文集中,有一篇文章写到:有一次亲戚背着幼年的奚淞逛街,奚淞看见路旁电线杆下蹲着一个孩子在嚎啕大哭,哭得十分伤心,他从亲戚背上挣脱下来,跑到那孩子身边,也陪着那个孩子痛哭起来。那个孩子可能也是一个患了肺病无人理睬的弃儿。

小小奚淞便有着闻声救苦的菩萨心肠,所以他日后注定要走上礼佛修行,普度众生的道路。因为世人的苦痛,他体验最深,怜悯也最甚,他手绘的观音佛像不知曾经给过多少人带来心灵上的安抚与慰藉。我在美国及台北的家中,也各迎回一幅奚淞的观音菩萨。

似水流年,五十年间如反掌,“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奚淞古稀,我亦耄耋,奚淞早已修行得慈眉善目,我的一腔“幽怨”也都写进小说中去了。两个老友日暮相逢,偶而忆起遥远的当年,狂歌当哭,放浪形骸之外的青春岁月,不禁莞尔,终至呵呵。

奚淞手抄唐诗赠送予我,我将之悬挂案头,是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的后半首:

行色秋将晚

交情老更亲

天涯喜相见

披豁对吾真

二〇一八年六月十八日

奚淞(1947年-),生于中国上海市,幼年逃难经历影响甚深,国共战乱后,迁居台湾。台湾画家、作家,以手艺人自居。国立艺专美术系毕业后留学法国巴黎习画。回到台湾后,任《汉声杂志》编辑、《雄狮美术》主编,在本土文化的努力及耕耘。后潜心修佛,以白描观音像和佛教艺术绘画闻名。着有《封神榜里的哪咤》、散文集《姆妈,看这片繁花!》等、小说《夸父追日》。

【推荐阅读】

“美到极致,都有些凄凉。”永远的白先勇,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当代文学的经典。在台湾的图书馆,白先勇的书属于“核心收藏”,因为从他的作品里,能看到近百年中华文化的时空流转和社会延迁。故而人们管他叫“永远的白先勇”。

本套“白先勇小说经典合集”收入白先勇创作的所有小说作品,具体包括三部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和一部同性恋者题材的长篇杰作《孽子》。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