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活动资讯 >

“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歌精选”系列诗集出版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倪尧 时间:2019-03-15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倪尧 通讯员 曹甜)近日,“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歌精选”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系列诗集共有七部,前六部为《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歌精选》,分别精选六位打工诗人在诗歌界影响广泛、最有代表性的精品诗作,包括:《炸裂志》(陈年喜 著)、《坐井观天》(老井 著)、《吊带裙》(邬霞 著)、《所有归来的日子都是彝年》(吉克阿优 著)、《铁月亮》(许立志 著)、《沉默的歌者》(铁骨 著);第七部《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我的诗篇>六人诗选》(秦晓宇 杨炼 编)则集结了《我的诗篇》纪录片中的精品诗歌。

中国的工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工人诗歌就是当代活的中国、真的中国、体现在文字里的中国。我们将诗歌创作、影视创作与文艺出版相结合,向众人展现一个阶层的生活,而这个故事亦攸关人类的未来。本套诗集所选的六名打工者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他们背着生活的褡裢,背对城市的浮躁和浮华,紧紧抓住赖以生存的土壤一路挣扎着。当他们出现在镜头里,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当他们的诗歌发表在刊物上,被越来越多的人阅读,他们是和宏大的社会相连的,他们的诗歌是沧桑的,那些漂泊、乡愁是发自他们内心的,是他们真诚的诉求和浓烈情感的表达。在这些诗歌里,可以读到底层工人的生存现状,他们的苦难和诗意令人震撼、引发共鸣。

工人诗歌是普通民众的诗歌。这些真挚、热烈、现实的工人诗歌难能可贵。他们是我国21世纪有生命、有社会价值和时代烙印的一个诗歌群体和流派。他们坚持用诗歌记录生活,用诗歌改变生活,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坛对诗歌和文学的一种坚守,这不仅是对文化的坚守,更是一种“社会良心”的坚守。


作品评价辑录:


我感到鼓舞的是,邬霞、陈年喜、老井等一些诗人的作品,起步很高,已经出现了克服粗糙和狭隘的努力,比如《吊带裙》描写的,一个不幸者居然表现出对幸运者的美好祝福,十分揪心,让人动容。作为个人,他们将来是否能够成为大诗人?能不能长成一棵棵大树?这当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作家韩少功


一套前所未有的诗集,搅动了某种悬置已久的情感,那份工友的亲切。但,仅仅把“工友”理解为我们(曾经)共有,或共通的身份和经验就太狭隘了,我更愿意将其认同为以一技之长谋生,却从未放弃为心灵工作的朋友。由于他们的工作,“工人阶级”不再是一个意识形态符号,而被还原为个体生命当下的鲜活存在;其发出的声音也不再是任何源自“国家主人公”的历史幻觉且被导演的“云中戏剧”,而是真实的生存境遇中有关生命觉悟的不泯记忆和想象。它扎根于自《诗经》以来“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悠久传统之中,而又因敞向急剧变化的当代语境而赋予了这一传统以新的活力,进而超越了自身。在某种意义上,这部诗集可以被视为一部集体书写的当代工人心灵史。 

——评论家唐晓渡


编辑:文平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