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阅读 > 活动资讯 >

李纪元:构建诗化的陕北大地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鲁 源 时间:2019-03-22

李纪元创作的诗歌符号,其作用不仅在于诗歌文本,也在于间接表达内在的情感。在他的许多诗歌里,那些符号是他表现主旨的构成,也是他呈现审美的艺术意象。的确,那些符号不仅具有表象的功能,也有意象的内涵,能传达诗歌的立意。不论从符号学角度,还是结构主义的方面,都为诗歌营造了特别陕北氛围。李纪元的诗歌凝练睿智,意境悠远淡雅,行笔敏捷通透,以意外取胜。诗贵创新,即便丁点的创新,也使诗歌出现特别的生机,诗歌《毛乌素风景》里李纪元把落日比作血红的轮子,这种诗歌符号的构思不俗,也有光彩,既踩出新的脚印,又走出前人对落日俗套的赞颂和认识。《十四日黄昏》短短六句,却又有许多意象,其实意象没有新旧之分,如何应用合适才是重要的。

在李纪元诗歌语言的动静中,在叙述的起承转合中,流露着色彩鲜明的符号意象,凝结着他思想的精华。他以自己的生命感受,诠释陕北人的生命。毕竟我们只能看到有限的人生,无法捕捉更多的方面,李纪元以他的艺术视角,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人生风景,这是如何让人心旷神怡啊!那些色彩有美丽,也有心酸,更有幸福。在平常的生活里,发现、感受、思考并引出诗来,是《与雪共舞》的特点,顺理成章,自然而然,没有拖泥带水,没有节外生枝,把一些老意思老想法说得新鲜些。诗歌叙事逻辑的建构,是他用陕北人的角度,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直面社会,思考人性,在他的诗歌文本里营造了深刻的意象。

在中国当代诗歌深刻转型和整合的时代,陕北的诗人们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转变,在中国当代诗歌的语境里,他们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才华横溢,文笔敏捷,价值鲜明,思想丰沛。在我看来陕北诗人是中国当代诗坛的镜子,他们让虚伪卸去,让诗歌的光芒重现。李纪元的诗歌就是与现实相伴的文本,他的作品以新颖的形式,歌颂了陕北人苦里作乐的坚强品质,以及陕北人内心的广度和深刻。在他的诗歌里你能听到时光的回声,就像原始的阵阵呐喊。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陕北这块土地成就了李纪元的诗歌,造就了他诗歌的魂魄。要写出女孩长什么样不难,但要写出女孩是怎样的姑娘就不简单了,李纪元在《偷苹果的女孩》上选取几个细节,找准开掘的角度,将天真浪漫的女孩活泼形象塑造成功。

语境是诗人为诗歌的叙述,用语言制造出的艺术氛围,也就是诗歌的气场。首先,李纪元诗歌语言很有特点,或长句或短句,有时明朗有时低沉。他的诗歌语言有时口语化,特别简单通俗易懂,有时也风趣幽默,形成了李纪元诗歌的陕北语境,产生了奇特的效果。

“空谷中那一道凄幽的目光/长久地注视着/那一抹狭窄的天空/以及天空里那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几多祈盼欲言又止/古老的唱盘正被/阳光的磁针——勾起/幽咽的歌声/令天地倾听/而此时面对空谷的人是谁?/走向空谷的人又是谁?/一只孤鹰盘旋于空谷之上/任阳光把它漆黑的影子/打入谷底/野兔和蛇出没于草丛之间/肃穆的空谷中有谁在吼喊/喊声一呼百应填满空谷/又融入空谷/空谷啊滋生一切/也融化一切”

诗作《空谷》里那飘忽不定的云,写出了云的几分精神,在这些铺设的基础上,构思成篇。诗歌《雪树》清新明朗,而且有景有趣,景是冬天美好纯朴之景,趣是浓烈的情感,憧憬幸福的生活情趣。“滚烫”和“哆嗦”两个动词,使诗歌灵动活泼。

李纪元的诗歌大都取材陕北人民的生活,文本内容灵动通透,有着自身的艺术品质。质朴的风格和平视的角度,以及他对陕北文化的深度研究,都给人以温暖率直的体会。这些人物形象的建构,以及本土化的叙事手法,都是特别难得的大实话。陕北男人也有梦想,他们灵魂在这片大地上吟唱,也映照出陕北女人的悲伤。这个世界有许多的遗憾,有的一生要隐藏许多的秘密,所以李纪元要立志为陕北大地抒情。组诗《蓝天上的金黄》,全篇仿佛影像镜头,藏地上的太阳,朝圣者的背影,催人思索。

“睁大贼亮的眼睛/伸出两只粗糙而坚硬的黑手/摸着一只只生锈的铁箱/摸遍城市的胳肢窝/将一根根城市的肋骨/捏得咔咔作响”

诗作《拾荒者》整体平静朴素,不加渲染,诗歌的功力恰到好处。

面对现今的市场经济冲击,诗歌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大多是靡靡之音的喧哗,或狂野原始的骚动,在钞票和物欲中沉浮。从李纪元的诗歌集《雪落陕北》和《诗意陕北》中看到,某种意义上讲,他是一位纯粹的诗人,他在探索和追寻,他的淳朴的本性,还有独到的情感元素,体现着陕北诗人的当代价值。他的诗歌有自己的美学追求,意境和思想都很有特点。他的诗歌盛开在天地之间,散发着清新芳香的气息,让人领略到诗歌的美妙。他纵情于笔端,将内心的叹息发泄出来,给我们许多人以慰藉。他沉下心去仔细打磨,产生了篇篇有蕴味有价值的诗歌作品。


编辑: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