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演艺 >

黄土地孕育出的秦腔筋骨!舞剧《主角》西安演出掀热潮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刘青 时间:2025-11-02

微信图片_2025-11-02_174434_448.jpg

11月1日至2日,作为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重头戏”,茅盾文学奖同名作品改编的舞剧《主角》在西安成功完成中西部首演。两场演出座无虚席,掌声、喝彩声贯穿始终,为古城西安献上了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艺术张力的视听盛宴。

顶尖主创倾力打造  文学巨著跃然舞台 

舞剧《主角》主创团队实力强大,自官宣之日起便备受瞩目。作品不仅由原著作者陈彦深度参与把关,更由编剧罗怀臻精心浓缩原著精髓,在110分钟的演出中,勾勒出“秦腔皇后”忆秦娥从山村放羊娃到舞台名角的传奇人生。

微信图片_2025-11-02_174441_903.jpg

导演王玫以独特的舞蹈语汇,将秦腔艺术的刚劲与现代舞的柔美巧妙融合;作曲家赵博的配乐成为点睛之笔,板胡、梆子等传统秦腔乐器与恢宏的交响乐碰撞出别样的艺术火花。此外,舞美灯光设计任冬生、服装设计阳东霖、造型设计贾雷、多媒体设计胡天骥、道具设计金继峰等业内大咖也倾力加盟,众多主创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碰撞灵感火花,从舞台场景到人物细节层层打磨。

舞台呈现震撼人心  秦腔乡韵引共鸣

演出中,多个场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演员们手持板凳演绎的“板凳舞”节奏铿锵,鼓点与脚步声交织,将20世纪陕西城乡的浓郁生活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当主角忆秦娥身处人生低谷时,一段胡三元与胡彩香的双人舞为其注入信念的力量,真挚的情感表达令不少观众动容。

微信图片_2025-11-02_174426_567.jpg

舞台场景设计同样匠心独运。无论是街头“油泼面、肉夹馍”的叫卖声,还是“物资交流大会”的热闹场景,都瞬间唤醒了观众的陕西记忆;秦腔戏服上的精致刺绣与头冠上的珠饰,仿佛将观众拉入了真实的秦腔戏台。尤其当经典秦腔唱段“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响起,数十条红绸随舞者身姿翻飞,现场气氛瞬间达到高潮。

微信图片_2025-11-02_174438_293.jpg

“太震撼了!没想到秦腔能和舞蹈结合得这么好,听到《三滴血》的片段时,台下很多观众都跟着一起哼唱,太亲切了!”家住莲湖区的观众李女士激动地表示,她特意带父母前来观看,三位“老戏迷”全程跟着节奏轻拍手掌,沉浸其中。

艺术惠民吸引多元观众   传统文化焕发新魅力

为让更多市民共享艺术盛宴,此次演出推出多项惠民举措,陕西文旅惠民7折补贴与西安惠民卡购票通道同步开启。高质量的演出与亲民的票价,不仅吸引了资深剧迷,更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00后大学生小张表示:“以前觉得秦腔离我们很远,看完这部舞剧才发现传统艺术这么有魅力,以后会多关注这类演出。”

微信图片_2025-11-02_174450_065.jpg

作为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路同心 艺术同行”主题的生动诠释,舞剧《主角》以秦腔为桥,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舞台上焕发新生。据悉,艺术节后续还将有多部国内外优秀剧目轮番上演,持续为观众带来多元文化体验,让丝路文明的交融之美在古城西安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刘青

编辑:子墨           责编:王越美           终审:慕瑜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