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籍秦腔老艺人武招弟:平凡的舞台,不平凡的艺术人生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赵智宝 时间:2024-03-15
文/赵智宝 阳春三月初的一天,笔者电话采访了定居西安的岐山籍秦腔老艺人武招弟,她虽已年过八旬,说起话来依然铿锵有力,中气十足,思路敏捷,不减当年风采。 武招弟,女,1942年出生,宝鸡市岐山县青化镇南武村人。中共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57年8月加入岐山县人民剧团,主工武旦,任剧团团委会委员。曾担任剧团青年学生教练,演出队队长。她在几十年的秦腔表演艺术生涯中,以主演武旦见长,其功力、台架、声嗓、表演融为一体,扮相俊美,美妙绝佳。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她就多次在省市获奖,盛名西府,誉满三秦戏剧界。 武招弟出身于马戏世家。她的父亲武耀文与母亲王玉娥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在河南省唐河县创办了初名为德胜的马戏团,辗转西安、兰州、平凉等省区活动演出。1955年,该马戏团由岐山县接管,更名为岐山县大众杂技团(属集体性质)。所演剧目有《蹬里藏身》《就地抓金钱》《一马三跨蹬》《双目灌耳》《八步赶蟾》《开砖打石》以及蹬技、武术等多种艺术门类。1960年上半年参加陕西省文艺汇演受到与会领导、马戏行内艺术家们的一致好评。同年9月,岐山县大众杂技团被陕西省文化局接收,并入陕西省魔术杂技团。 小招弟一生下来,就随父母生活在马戏团,马戏团走在哪里,父母亲就把她带到哪里,走南闯北,过着风雨飘摇的生活,四五岁时就开始练童子软功,因为她聪慧好学,练就了各种马戏硬功夫,12岁时登台表演童子功,把拉顶、顶碗、高竿高空各种花样动作表演得淋漓尽致,随心所欲;独轮车转碟、翻筋斗、前滚翻、后滚翻、连环空翻、倒翻弹跳,直至方桌上表演柔术、软功倒翻、口叼鲜花旋转十多圈。马术表演方面,如马上拉顶、马背托身、平身马项、倒挂金钟、金鸡独立、海底捞针等。这些马术特技,对幼小的招弟来说都是娴熟自如,都能在紧锣密鼓的配乐声中及快马行进中独立完成演出任务,广大观众看得心惊肉跳,满堂喝彩。 但是,从事马戏这种长期艰辛劳作,飘摇不定的生活,不仅带来体力的疲惫,也贻误了女儿的文化学习,父亲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有了让女儿放弃马戏职业的念头。这时父亲又想到,把女儿长期练就的扎实杂技技能功底丢了,实在可惜,如果让女儿进剧团学戏,把马戏艺术与秦腔舞台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兼备,对于发挥女儿潜能,发展女儿秦腔艺术大有益处。于是,招弟的父亲去岐山县人民剧团找到时任县剧团戏剧导演的张德明老艺人说明来意,得到支持赞同。几天后,团里派员李建成去青化南武村家里把小招弟领回县剧团,从此武招弟被招录成为一名秦腔演员。 从杂技马戏到秦腔舞台艺术行当的转变,这对于武招弟来说,不仅是行当的一个大转折,也带来了表演艺术角色的转换,更是一个人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个新的挑战。当一位杂技马戏演员艰辛,当一名戏剧演员同样非常艰苦。进入剧团后,练功、吊嗓子是初进剧团学员的必修课。武招弟认识到,过去自己虽然练就了扎实干练的杂技功底,但秦腔练功与杂技练功要求还有所不同。为了适应秦腔戏剧舞台表演要求,武招弟从头学起。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每天天不亮,她就一个人偷偷地去县城附近的土窑洞里练嗓子。每天早上剧团集体练功,还不等老师到场,她就早早地开练,踢腿、劈叉、拉顶、下腰、小翻,一丝不苟,刻苦练功。她是一名武旦演员,与文戏演员要求不同,除完成剧团要求的常规练功外,还增加了翻跟头、打小翻、转身、翻身、练靶子功、练刀枪等项目。她经过整整3年的苦练,练就一身秦腔表演艺术的硬功夫,在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下,她上戏路很快,凭着她天赋条件好,容貌端庄秀丽、身材苗条,特别是身段的妙用,第一次登台演出了秦腔折子戏《打孟良》,饰演剧中主要角色杨排风,舞台演技惟妙惟肖,气质出众,嗓音宽厚透亮,很有穿透力,更能传情达意,把杨排风性格表演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一炮打响,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许,这出戏也成为她的成名之作。 1960年,团里推荐由武招弟、朱进财两位青年演员参加陕西省专业青年演员汇演,同台演出秦腔折子戏《十字坡》,由武招弟饰演剧中人物1号角色孙二娘,朱进财饰演剧中2号角色武松,他们俩配合默契,武艺超群,唱腔唱功完美,表演到位,各自把主人公孙二娘、武松的人物内心世界表演到了极致,赢得评委们和戏剧名家的一致好评,他们双双获得全省青年演员汇演最佳奖,还获得汇演纪念章一枚,为岐山县人民剧团争得了荣誉。 武招弟从艺数十年,以演武旦见长,还擅长演老旦,盛名于艺坛。她演出的戏很多,如传统历史剧《白蛇传》中的白素贞、《黄河阵》的三肖、《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十字坡》中的孙二娘、《打孟良》中的杨排风、《档马》中的杨八姐等主要角色。 她在现代戏《沙家浜》中扮演阿庆嫂、《红灯记》中扮演李奶奶、《红嫂》中扮演红嫂、《杜鹃山》中扮演柯湘、《三世仇》中扮演虎儿妈等。她塑造的这些性格各异又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至今还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被戏迷们街谈巷议,津津乐道。 武招弟不仅是一名出类拔萃的秦腔武旦演员,而且是一名秦腔艺术事业的热心传承者。1974年,岐山县为培养秦腔后继人才,经县政府批准,成立了岐山县文艺班,为一个独立的事业单位,学制设置四年,设立文化课、戏剧表演、秦腔音乐等课程,配备有专职文化、音乐课老师,编导、教练等师资力量,地址设在县城塔寺庙区内(今太平市内),面向社会招收学员50余名。为办好文艺班,县上从教育、县剧团抽调精兵强将办学,组织知人善任,理所当然地从县剧团调任武招弟为文艺班专职教练,她从上任那天起,与其他几位老师齐心协力,一个心眼扑在教学工作上,经过几年的严谨施教,1978年7月,岐山县文艺班第一期全班学员经过严格的文化考试、技能考核全部合格顺利结业,绝大部分学员被岐山县剧团招录,解决了剧团演技人才青黄不接的燃眉之急。 同年8月,因工作需要,武招弟被调入远离县城的蔡家坡文化馆工作,主要从事文化艺术普及工作。在此期间,蔡家坡公社岐星生产大队是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农业先进单位,大队党总支书记冯德玉是全国劳动模范,该生产大队集体经济实力雄厚,而且大队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文化艺术事业,村上兴办有村业余剧团。村上领导闻讯武招弟从县剧团调任蔡家坡文化馆工作,冯德玉亲自登门拜访她,请求她借鉴县上兴办文艺班的经验,为村上办一所戏曲学校。这一请求立即得到文化馆领导的赞许和支持,如期如愿办起了村办戏校。戏校属村上集体事业单位,任命本村业余剧团演员王江湖担任戏校校长,聘任武招弟为专职导演兼教练。学期两年,每期招收五六十名学员,至1989年,共招生3期,培养戏剧人才200余人。结业后的学员不少被周边的眉县、扶风、太白等县专业剧团招录,还有不少学员输送到甘肃平凉、兰州、天水等专业剧团供职。后来他们中有不少人成为当地秦腔艺术界的名角、表演艺术家、导演、领头人。著名秦腔文武须生,现任甘肃省兰州市戏曲剧院副院长的王鸿斌,就是从岐星戏曲学校走出去的佼佼者。岐星村办戏校的这件事,被编入《岐星村志》,武招弟功不可没,她的名字及事迹当然被收录其中,载入史册。 不仅如此,武招弟始终把做好文化艺术普及宣传作为己任,坚持经常走村串巷,不遗余力,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那时交通不便,她克服重重困难,有时骑自行车,有时徒步上原、下川、跋山,下乡搞好文艺普及宣传工作,用几年功夫,跑遍了文化馆下属的蔡家坡、麦禾营、马江、枣林、五丈原、安乐、落星、曹家八个公社文化站,百余个大队文艺站指导工作,为基层文艺宣传队辅导编排节目,受到当地领导及群众的普遍赞扬。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993年,武招弟从工作岗位上光荣退休,与家人一起定居西安市。她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位文艺宣传的热心人。为了传承秦腔艺术,她积极参与省市老干办组织的各类文艺活动,主动融入陕西草根艺术平台之中,挑起了导演、艺术总监的担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尽职尽责,满腔热忱地为秦腔爱好者排导剧目。 她在排导节目中,从审腔、审调入手,从不怕麻烦,对每一位秦腔爱好者做到一字一句,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吐字换气,一个身段,包括唱、念、做、打等方面,都是亲力亲为,反复示范,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搞好传帮带。甚至对每一位演员从唱腔表演技巧,特别是对各类戏剧人才不同形象的化妆、着装,再到舞台场面及背景的不同设计都做到严格要求,严谨细致,从不马虎,效果俱佳,成果出彩。 就是这样,武招弟老艺人在退休后的30余年里,她所在的陕西草根艺术工作室,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先后拍摄了300多段秦腔节目,在电视、微信、抖音等平台播放,深受广大戏迷朋友的欢迎和青睐,为弘扬秦腔艺术,传承本土秦腔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此,我衷心祝愿这位大名鼎鼎的秦腔表演艺术家身体永远康健,青春常在,艺术长青! 编辑:金苗 责编:高思佳 终审:慕瑜上一篇:大型红色主题演出红秀《延安 延安》2024年演出季启幕!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