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眉户现代戏 《都市挣扎》结项验收 专家给予好评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魏晓文 时间:2020-08-20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魏晓文)8月19日上午,大型眉户现代戏《都市挣扎》研讨暨结项验收会在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三楼会议室召开。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指导专家孙豹隐、胡安忍、党中田以及《都市挣扎》主创人员、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业务科室、咸阳民众剧团负责人等20余人参加会议。 在结项验收会议上,省艺术指导三位专家分别就题材、主题、剧本、剧情、导演、作曲、音乐、表演、舞美、灯光、背景等方面从专业角度给予点评和指导。专家一致认为该剧题材新颖、舞台呈现有创新、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同意结项。 胡安忍说,《都市挣扎》戏剧题材新颖,时代感强。目前的舞台剧很多,但很少见到现代戏,这部戏令人眼前一亮,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舞台呈现时尚、独特、现代。该剧既仰望星空,也面对现实发出热切呼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舞台表演艺术手法有一定的创新,主要演员都非常专业,演出效果也不错,作为资助项目可以结项。 党中田说,《都市挣扎》调动了很多舞台手段,编剧、作曲、演员都是实力派,题材新颖,时代感强,音乐唱腔大调小调都处理得相当好,令人耳目一新,同意结项。 著名戏剧评论家、原省文化厅副厅长孙豹隐表示,《都市挣扎》总体印象很不错,表现出了都市的现代性。这个戏第一是题材好,现代戏需要这样的东西,这部戏有时代感、时代性、独特性;第二个是文本好,小说本身是一个不错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编剧改编的也不错。一般戏曲都是写农民工进城打工,但这部戏给人感觉很新颖,写的是一代文化打工者的命运和心灵映照。林夕的舞台艺术形象,正如路遥笔下的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之中的人,我们需要柳青、路遥式的作家,更需要千千万万平凡世界里像林夕一样有梦想、有追求的普通人的追梦、圆梦。我认为,这部戏能够激励更多的普通人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该戏不错。 会上,三位专家还就剧情设置、背景运用、音乐创作、矛盾冲突、舞美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演出咸阳民众剧团都表示充分吸收专家的意见,下一步,将集中力量,全力做好剧目的打磨提升工作,以最高的水准参加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为全省人民奉献一台精品剧目。 (链接资料: 大型眉户现代戏《都市挣扎》 在咸阳汇报演出) 附 观众和主创人员评说大型眉户现代戏《都市挣扎》 咸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王薇: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传承以及文化创新的一个作品,因为小说阅读的受众可能是一些文学青年,但是通过这个眉户现代剧,它更多的是把我们普通喜爱传统戏剧也就是我们陕西本土戏剧的这些人,都能够吸引过来。在戏剧创作的情景中,有现代的一些歌舞,还有一些我们Hip hop这些街舞元素在里头,我个人觉得第一这个表现力强,第二还忠于原著,我们现在用街舞这种方式表达主人公内心的那种冲突,那种迷茫,我觉得这个创意点特别的好。 咸阳市作协原主席杨焕亭:《都市挣扎》戏剧在解读原著基础上,对作品中人物故事的线索,人物的性格以及小说语言,都做了进一步的提炼和加工,从而使这个剧本进一步的贴近群众,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对于我们许多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人,如何去认识城市文化,如何不去回头拒绝我们身后的乡村文化,如何在这二者之间作出理想与现实的理智选择,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编剧阎可行:在这次的剧本创作过程中,我始终有三点进行了把握:第一,不离题,不能为了舞台上的情节,离了意;第二,我这个剧本写出来以后将来编排一定要好听、好看、好记,就是在舞台上体现出来以后,广大观众有一个很深刻的印象;第三我也是这个作品的作曲之一,在戏剧创作过程中,使他在舞台上立体起来了以后更好听,好唱好听好记这样就符合广大观众的要求,所以这次从写剧本到排的过程中,也受了不少的艰难,今天搬上舞台,这是咱咸阳一件文化盛事,希望各个方面广大观众看了以后,能提一些宝贵意见。 《都市挣扎》导演王化武:这出戏我设想我们在方向性或思想性以及它的二度空间的表现性上来说,尽可能地做一个新时代的现代戏的眉户戏,为什么叫现代戏,首先从风格样式上希望它出来以后,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回归到戏剧剧场,来感受传统戏曲这种魅力。另外通过它的音乐来表达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我想做到的。同时这个戏属于省上的重点资助项目,那就是希望通过这次首演,通过再一次的打磨,让这个戏先走向全省,再走向全国,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文化打工者奋斗的历程和创业精神,从而受到激励和启发。 《都市挣扎》小说原著韩晓英:排一部好戏太不容易了!戏剧是集体性创作,这部剧是主创人员智慧和艺术水准的整体呈现,创排的过程我也深度参与了,为主创人员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点赞,向所有前台幕后的工作人员致敬。大家说这是当代都市大长今,也挺励志的,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能让观众感受到只要心中有梦想,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实现梦想。今天这个戏搬上舞台距离这本书出版已经有十年时间了,一部作品出版十年以后,还能被搬上舞台,我感到非常高兴,今天看到这么多人来看这个戏,我觉得特别特别的感动,我想唯一能回报大家的就是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希望自己的下一部作品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编辑:张瑞琪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