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舞台、大手笔、大创意——观先锋版《哈姆雷特》有感!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裴成海 时间:2019-12-02
上周观看了由西安话剧院火柴戏剧出品的先锋版《哈姆雷特》。 走进剧场,直接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厨房,好似一家大饭店的厨房操作间,不锈钢的灶台、不锈钢的油烟机、不锈钢的双开门冰箱、现代大街上的垃圾桶,以及灶台上的油盐酱醋、蔬菜、水果、鸡蛋等。这就是由西安话剧院火柴戏剧演出的话剧《哈姆雷特》先锋版给我的第一印象,开演前和一同前去的同事小声探讨:看他怎样把400年前的莎翁经典如何跨界演绎。 在所谓评论前先对剧情做以简单介绍:收到了父亲的死讯后,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匆匆赶回了自己的国家,回国后,哈姆雷特才发现,周遭的一切都发生了剧变,叔叔克劳狄斯继位,母亲格鲁特德则成为了克劳狄斯的王后。父亲鬼魂的出现让哈姆雷特愈加相信,这一切,包括父亲的死,都是克 劳狄斯蓄意所为,为了复仇,哈姆雷特不惜装疯卖傻,以此逃脱克劳狄斯的迫害。一次意外中,哈姆雷特误杀了恋人奥菲利亚的父亲波洛涅斯,奥菲利亚精神错乱坠河溺亡,之后,格特鲁德也死于非命。最终,悲愤交加的哈姆雷特将利刃指向了克劳狄斯。 从服装来说,第一个上场的王后身穿现代服饰入场,是我没有想到的。在我的印象当中,王后应该是以雍容华贵的装饰出现,背景也应该是金碧辉煌的宫殿、高大厚重的城堡,这一改变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给人以亲近感。后来的其他演员的上场,不管是尊贵的国王还是一般大臣都是现代着装。在莎翁原著中或者电影中,我看到的是华服、头套、王冠等。在这一点上该剧大胆的突破,演员的穿着休闲,自由、随性、欢愉的表演让观众很惬意,也很过瘾。 道具方面,刻意营造时代感,用现代厨房作为表演舞台,以生活中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作为道具,展现给观众的是哈姆雷特的丹麦王国就是一群厨师长、厨师、助手,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做饭、吃饭。用食物展现人们回归最初的原始“吃”的基本欲望。众多主要人物的死亡,也都结合到“吃”上,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讽刺性。用锅碗瓢盆交响曲代替了原著中的刀枪剑戟的血腥。同时,把现代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也搬上了舞台,对观众来说,完全接受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感觉眼前一亮,新颖别致。这种道具的运用,不令观众感觉讨厌,因为道具是为剧情服务的。另外,充分利用了道具空间,甚至连灶具下面的橱柜也成为演员表演的舞台,无不表现了导演的匠心独具。舞台本身搭建的厨房样式看似简单、不伦不类,但通过对道具、尤其是灯光和多媒体的运用,让舞台的每一个部分都充分发挥了作用。 演员都是年轻演员,有活力,有创造性。哈姆雷特的饰演者,在台词或念白方面很自然,加上诙谐幽默的语言和许多肢体动作,使观众的理解也随之加深。在表现王子内心痛苦挣扎的方面,把王子那种装疯卖傻、万箭穿心的痛楚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他演员围绕主角的表演也各有特色,在此,不一一赘述。演员对舞台的掌控恰到好处,肢体、眼神和观众的互动,以及走下舞台融入观众席,增加了和观众的互动感、临场感。演员在表演时按照自己的表演方式,从一个角度在创作、诠释角色,但起码没有出戏,我感觉是成功的,能使观众在观剧这一时间空间内,有一种感知——这就应该是我心目中的《哈姆雷特》,个人认为就算是成功的。 该剧结尾的打斗场面,锅碗瓢盆的嘈杂声,蔬菜乱飞,甚至飞到观众席上(至少,前四排的人能感受到),这种结尾太精彩了。既表现了当时打斗的混乱场面,锅碗瓢盆的吵闹声和乱飞的蔬菜,也表现了打斗的激烈程度。古老的剧情和现代手法的相互碰撞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一部老作品的现代演绎不拘泥于原著,绝对是好事,毕竟,时代不再是过去的时代,观众也是全新的观众。对于刻意营造的时代感,应该是导演和演员共同创作的结晶。 在该剧结束时,没有一个观众提前离席,直到把演员送下舞台,掌声、笑声、口哨声、叫好声表达着人们对该剧的热爱和肯定。此时,我四周看了一下,窗外也有不少没进场的观众,也依依不舍,不忍离去。这也许就是该剧的艺术魅力,也是导演李垚的艺术品位和魔力的体现。 导演别出心裁,在舞台上设计出一间厨房,把一个世界性的“宫廷悲剧”演绎的悲中有喜,也是在其他版本基础上的大胆创新,立意新颖独特。莎翁的戏剧,好似陈年佳酿,醇厚留香,李垚导演的话剧犹如出水芙蓉,清新、洒脱。 对于《哈姆雷特》本身的思考,我也不想赘述,只知道导演借助舞台,作者借助剧中人物,观众借助观看来对死亡进行思考、讨论,对生活进行思辨,对是非进行判断。 如何用现代手法、现代思维去表现年代久远的名著,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全新命题。我想该剧的导演,演员做到了,最起码对这一全新命题是有所推动的,最不行也是对这一全新命题的挑战。 相信大家对这部先锋剧充满了期待。稍稍等待,明年1月份,还会与观众见面,这是绝对不容错过的一出好戏~ 编辑:小树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刘昕雨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