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镇巴县苗乡刺绣斩获山西博览会双金奖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谭显琴 时间:2025-10-23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谭显琴)近日,第六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工艺美术博览会与第十届“中国·山西”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同期举办,汉中市培育的“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增收基地——镇巴大巴山绣品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携苗乡刺绣精品惊艳亮相,凭借作品《汉中飞羽诗章》一举斩获两项展会金奖,《柿枝凝韵,朱鹮寄情》《翠枝双语》两件作品亦荣获铜奖,为陕西非遗赢得荣誉。
此次跨省参展集中展示了十余件苗乡刺绣精品,将汉中地域文化与苗绣技艺深度融合,以针线为笔、绸缎为纸,生动呈现了朱鹮、柿枝等自然元素的灵动之美,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陕西非遗的多元魅力与精湛工艺,成为展会期间的“陕西文化名片”。 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镇巴大巴山绣品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贺小绒三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与创新。作为镇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贺小绒虽身有残疾,却以坚韧毅力深耕苗绣领域,并带动30余名残疾姐妹在手工制作领域实现就业增收。她从钻研传统针法、复原古老纹样,到培育近百名苗绣传承人,再到推动苗绣与服饰、家居、文创等领域跨界融合,用针线串联起非遗传承与产业发展的桥梁,先后获评汉中市“十佳励志人物”“创业带动就业明星”“创业创新巾帼十杰”“陕西省自强模范”,成为陕西非遗传承与女性创业的典范。 镇巴苗乡刺绣历经数代传承,早已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色彩上明快艳丽,红如烈火、绿似翠荫,尽显陕南乡土的爽朗气息;纹样上造型夸张生动,花鸟鱼虫皆成灵感,构图对称和谐中暗藏巧思;工艺上针法繁复精湛,平针、盘金、打籽等技艺代代相传,每件作品都需历经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既是实用的手工艺品,更是承载苗乡文化与陕南风情的艺术瑰宝。 如今,在贺小绒的带领下,镇巴苗乡刺绣不仅守住了“老手艺”,更闯出了“新路子”。此次斩获山西博览会双金奖,既是对这项非遗技艺的高度认可,更让“陕西苗绣”的名号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编辑:西亮 责编:一加 终审:张建全上一篇:城固县第二人民医院走进敬老院开展重阳节义诊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