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绘就黄河“几字弯”生态新卷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25-09-16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娟娟 通讯员 张紫怡 李佳)黄河在府谷甩出一道苍劲的“几字弯”,正以一幅“城在林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绿色生态长卷重新标注自己的坐标。巨变背后,始于府谷把“生态立县”写进发展总纲,更成于十年如一日建设绿水青山的执着长跑。 五年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府谷被确定为晋陕蒙“能源走廊”绿色转型试点。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府谷分局二级主任科员贺小燕介绍,当地布设24套智能监控,与晋、蒙两地联防联控,十四五以来,黄河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今年1-2季度达到Ⅰ类水质,优于国家考核标准,绝迹多年的鳑鲏鱼重现。沿黄废弃矿山同步完成生态修复,创面覆土植绿、坡面喷播、沟道蓄渗,实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 有人担心树多了,煤还能挖多久?府谷用事实证明:把煤炼成“青山”,才能把资源之路走宽、走绿、走久。截至目前,全县多座煤矿已完成智能化改造,井下5G+数字孪生让工人坐在地面调度室就能精准采煤,回采率显著提升,吨煤能耗持续下降;“我们矿区已累计种植杜松、油松、樟子松、侧柏、云杉等各类树木200余万株,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道沟煤矿矿长梁伟锋表示,昔日渣山,今日松涛阵阵。 更彻底的变化发生在产业链,煤制乙二醇、可降解塑料、高纯度金属镁等下游生产线昼夜运转,实现“按吨卖煤”到“按克卖材料”的华丽转身。泰达煤化公司运营副总经理王卫峰介绍,公司生产的Mg99.95A级镁锭占全国产量的60%,Mg99.99级高纯镁产能占全国产量的40%,“品质提升,来自于科技赋能,得益于公司持续开展的校企合作,这属于先进生产力质态,这正契合习近平总书记‘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的殷切期望。”一块煤的附加值大幅提升,新型煤化工产业链年产值已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三分之一,煤越挖越精,山却越绿越浓。 一系列数字背后,是府谷人在黑色资源上嫁接绿色产业的决心。在三道沟采煤沉陷区,每年输送约1.19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等效利用小时数达1494.9小时,可减耗标准煤3.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58万吨;板下套种黄芩、板蓝根等药材,实现土地二次收益,带动周边村民户均年增收数千元。全县清洁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风电、光伏、储能、氢能一体化的新型能源体系已现雏形。 都说黄河拐过“几字弯”向西一甩,臂弯里便是西尧沟。十年前,这里还是府谷最典型的采煤沉陷带,地表裂缝像老人额头的沟壑,雨水一冲便成泥浆。如今的西尧沟,400亩寒富苹果顺着等高线铺展,春披花、夏滴翠、秋挂金,成为黄河岸边最亮眼的“坡面调色盘”。村民守着果园鼓起腰包,“过去守着煤窟窿叹口气,现在守着满园果子数票子。” 从西尧沟400亩寒富苹果采摘园到泰达煤化先进产业链,府谷用十年时间证明:黑色煤炭与绿色山水并非天敌,只要肯把乌金炼成青山,就能在黄土高原最北端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民更富的时代答卷。 “十四五以来,我们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青山保卫战创成‘两大样板’,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成效显著,绿色发展闯出‘零突破’新路径,新能源、新煤电、煤层气、镁合金深加工等一批转型项目落地,氢能产业实现从无到有。”府谷县县长武静表示,下一步,府谷县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久久为功抓好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 面向未来,这座黄河岸边的千年古县将继续以“美丽陕西建设”为卷,以“双碳”时代为笔,让黄河因府谷更清,陕西因府谷更美。(张紫怡 李佳)
编辑:夏雨 责编:林夕 终审:张建全上一篇:府谷:20万字“温情档案”敲开困境儿童幸福门
下一篇:没有了 |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特别推荐
|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
![]() |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