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90004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陕西落实防汛措施保障安全度汛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11

陕南地区强降雨过后,无人机如同敏锐的“天眼”,在城市上方巡查易涝点和边坡隐患;

暴雨侵袭前,“13161”预警机制如同精密的“调度中枢”高效运转,逐级叫应、精准调度,确保群众提前转移避险;

每逢预警,防汛督查组便下沉一线排查风险,确保群众应撤尽撤……

今年入汛以来,陕西经历多轮强降雨天气,防汛形势严峻。面对汛情,我省各地各级迅速响应、严阵以待,全力做好防汛工作,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加强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为三秦大地筑牢安全防线。

“空中之眼”

实现动态监控

7月25日,暴雨导致延安主城区发生内涝。暴雨过后,延安市吴起县梨树广场,飞手肖乐乐操作无人机执行防汛巡查任务。

无人机掠过水面、穿行于楼宇之间,实时画面被清晰回传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从空中俯瞰,被淹街道、河流水位等关键点位情况一览无余。

“以前靠人徒步巡查,现在使用无人机,效率大幅提升。”9月8日,省应急管理厅科技和信息化处四级调研员杨宝平告诉记者,尤其在陕北黄土高原地形区,无人机能有效克服山地遮挡的影响,实现对高风险区域“分时段、全方位”的动态监控。

今年以来,为全面提升汛期风险识别与应急响应能力,省应急管理厅在全省建立11个市(区)无人机应急服务工作站,构建起“人机协同、空地一体”的立体巡查模式。在7月15日至8月15日全省两轮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中,这支空中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省应急管理厅科技和信息化处二级调研员马峰表示,从雨前预防、雨中监测到雨后评估,无人机参与防汛救灾全过程,为提前转移群众、高效处置险情争取了宝贵时间。

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全省11个无人机应急服务工作站累计调用15类无人机执行任务196架次,完成170余处河道、山体和居民区等重点区域的巡查评估,为汛情研判和调度决策提供了关键信息支持。

全流程应对体系

织密安全网

雨夜,省防办值班室灯火通明。“人员是否全部转移?危险路段封控没有?”7月9日凌晨,值班员多次拨打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关镇防汛值班电话询问情况。

今年入汛前,省应急管理厅探索建立以“13161”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为先导的降雨全过程应对机制,制定《陕西省临灾监测预警叫应与应急响应联动流程》。省防办工作人员张晋介绍,根据该流程,可实现降雨前1周预测趋势、前3天部署、前1天研判、前6小时和1小时逐级叫应,形成“精准预警—干部下沉—一线响应”高效闭环。

依托专家研判、部门联动和包联督导,该流程将预警精确到县、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预警叫应“最后一公里”有效衔接。

7月初,该机制迎来“实战”。预报显示陕南东部有中到大雨,省防办提前1周发出通知;降雨前3天向商洛送达风险提示,并派出5个督导组;降雨前1天视频调度要求山阳县立即转移群众,前置救援力量。

7月9日5时,漫川关镇板庙村雨势加剧。6时起,省防办4次调度市、县,通过智能外呼系统叫应镇、村负责人,核实转移情况。

万福沟上游水势很猛,8时35分,漫川关镇党委书记与包镇副县长会商后决定扩大撤离范围。20分钟后,靳家河水位暴涨,全镇紧急封路,组织撤离。

9时30分,全镇成功转移2006户3561人;9时40分,洪峰过境,无人员伤亡。

经省防办复盘,成功避险得益于精准预警、及时调度、督导落实和基层果断处置。

目前,“13161”机制已在全省推广,构建从预报预警到转移避险的全流程应对体系,筑牢汛期安全屏障。

一线督查

筑牢责任堤坝

“是否做到应撤尽撤?撤离人员有没有擅自返回?”8月9日,西安降雨在即,省应急管理厅西安督查组负责人张喆在周至县应急管理局查阅撤离人员台账,了解管控措施。

今年汛期,陕西强降雨频发,防汛压力陡增。省应急管理厅组建多个防汛专项督查组,并配备专家力量,赴各地地质灾害点、切坡建房区、低洼易涝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实地督导。

督查组通过现场检查、电话调度等方式,核查预警响应、转移避险等落实情况,推动防汛责任体系向基层延伸。

在西安,督查组实地查看了周至县沿山河道、鄠邑区甘峪水库、石井镇纸房村安置点等关键点位,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检查、电话调度等方式,全面了解区县本轮雨情、水情和灾情防范应对进展。

“行洪通道必须保持畅通,夜间巡查更不能松懈。”张喆提醒属地部门,应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劝离危险区域群众。

入汛以来,省应急管理厅累计派出89个督查组,在每轮强降雨前赴重点区域督导防灾工作。截至9月5日,全省共发布预警提示213期、预警短信4.1万条,实施智能外呼180次、点对点叫应1761次,督促转移群众19.38万户43.73万人,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群众新闻记者 苗雨蒙)


编辑:北月

 
 
文化艺术报客户端下载
 
视频
 
特别推荐
 
图片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我们| 招聘启事|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单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陕西人民出版社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报 联系:whysbbjb@126.com
电话:029-89370002 法律顾问: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晓云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涉企举报专区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ICP备16011134号-1
Copyright 2012-2025 文化艺术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